APP下载

分析两头 搭建支架 支持幼儿建构能力 向更高水平发展

2018-03-15卞慧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积木建构

卞慧

一、分析两头,理清材料特点,把脉幼儿发展

(一)分析游戏材料

炭烧积木和万能工匠从外形上分析属于柱状及块状建构材料,从玩法上分析分别属于堆砌类及拼插类材料。这两套玩具虽各有不同,但都具有综合性、多元性、丰富性、低结构性等特点。

(二)分析幼儿游戏发展的顺序

根据相关资料,儿童的游戏是按照功能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顺序发展的。也就是孩子是先了解这个建构材料怎么玩,了解清楚每一个部件有什么功能,之后再进行建构,最后再进行角色扮演。对于中大班之前的孩子来讲,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具有阶段性。0~2岁的孩子玩游戏材料是探究其有些什么功能(敲擊物体、将物体从高处向下扔,以此探究物体的声音及外形等);2~3岁的孩子开始对材料进行建构(建构的过程还伴随功能性游戏,如堆高后将物体推倒);3岁以后的孩子能先建构后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如用积木插枪、射击),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功能一结构一角色游戏的发展会在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段中“微观发生”。

1.先探究再建构

通过观察、触摸等感官,感知炭烧积木、万能工匠材料每一个积木块的外形特性(形状、大小、长短、宽窄、厚薄、等量关系)、功能(连接方式:插(多孔、单孔)、堆(平放、竖放、侧放)。边建构边探究,充分发掘材料的多元功能。

2.先建构后游戏

炭烧积木:将炭烧积木通过平铺、堆砌、架空、对称等方法建构好作品后,孩子可能会将其作为角色扮演背景(如建构的马路、建筑可以玩开车、购物等游戏)或道具(如椅子可以坐,堡垒可以躲藏)。

万能工匠:通过拼插的方式建构作品,一方面可以作为角色扮演背景,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运动游戏材料。

二、循序渐进,适宜搭建支架,支持幼儿游戏

(一)环境支持,搭建支架

1.提供搭建对象资料,获得物体外形

将主题搭建的对象通过模型、图片或绘本的方式,展示在幼儿搭建的环境中,丰富幼儿对生活物体外形特性及其结构的认识。

2.提供基本建构方法,发展建构能力

幼儿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开展好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建构过程中,教师环境上的支持是提高建构水平的有效方法。如针对平铺、堆砌、架空、围合等基本技能,教师可以运用简笔画的方式绘制图示,也可在自己建构后拍摄照片,利用墙面或各种利用式支架呈现在环境中,支持幼儿建构。

(二)引人书写,支持建构

随着年龄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中大班幼儿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自主游戏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而且他们的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在教室可以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订,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建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建构计划、建构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订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也可以在建构现场投放纸笔,供幼儿修改或调整设计稿,或用来记录建构故事。

(三)增减材料,生发游戏

1.减少积木数量

教师可以以“以积木为媒介”创设问题情境,减少或增加积木的种类、数量或改变积木的呈现方式。例如,减少四块积木的数量,促使幼儿思考其他积木与四倍块之间的等量关系等,以此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包括形状及其关系、数量关系、模式排列、空间感知、部分与整体等。

2.增加辅助材料

在建构游戏材料中增加其他游戏材料,能极大满足幼儿角色游戏的需要。

(四)呈现过程,看见发展

将幼儿每一阶段的建构过程用照片的方式配以幼儿自主绘制的建筑设计、建构日记等多元表征材料呈现在墙面或移动支架上,以供孩子自主交流,让孩子的发展看得见,激发幼儿持续建构的兴趣和愿望。

三、结语

建构游戏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老师们在幼儿建构的过程中通过持续观察,动态把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动态调控建构材料,提供辅助材料,支持幼儿建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三井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积木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建构游戏玩不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有趣的积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