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使科学课更精彩
2018-03-15郭建军
郭建军
一堂优秀的科学课应该是怎样的?是课堂井然有序,教学环环相扣?是把教师或课本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给了每一位学生?还是师生共同经历了激情澎湃的40分钟?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公开课等,教师为了充分展示其坚实的教学功底,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从课的设计到课堂的教学简直是顺风顺水,完美无缺!这就是优秀的科学课吗?
科学课——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它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共性,更有其独特的一面。我们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课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教案?是知识?还是学生?在以往,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在研究课、公开课上,害怕节外生枝,有时候,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么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所以,正因为有这些课前老师无法预见的课堂生成的存在,才使得科学课变得那么精彩。
一、简洁的教学设计是“节外生枝”的前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因此,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所以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以往,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喜欢环环相扣,教师只要按着设计流程一步步地往下走,到时候该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播放课件;等等。有的老师甚至为了使课堂教学不出差错,不但把教案设计得“密不透风”,还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上课,教师显然比较轻松,更不会遗漏什么知识点。但是,在这种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事先的安排,每一个活动得以开展的时间是绝对有限。
笔者以为科学课堂上,教学环节不宜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老师的精力应该放在关注学生的思维上。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做什么,而不是考虑接下来我教什么。
因此,我们提出设计教案时,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要太注重细节,只要把课的知识结构设计成板块状,且板块的数量一定要少,这样就使课堂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中进发出意外的知识火花。在《蚕的生长变化》这一课中,我只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有着共同的实现目标,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的独立性。
(一)小组合作,讨论蚕宝宝在哪些方面有所变化
1.谈话引入:蚕宝宝从出生到现在,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大家一起来观察哪些方面有变化?记录你们的研究结果。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观察、研究并及时做好记录。
3.教师深入到每一小组进行巡视,听取学生的发言,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记住要点。
4.全班交流。
(二)个别交流,说说你的蚕宝宝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1.再仔细观察你的蚕宝宝,有与别的同学的蚕宝宝不同的地方吗?
2.学生继续观察蚕宝宝,并做好研究记录。
3.汇报学生的研究结果。
(三)全班交流,其他动物的宝宝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进一步感受动物的发展变化。
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才会有自己思维的空间,才会有合作的机会,才会有选择的权利,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怎样应对课堂教学出现的“节外生枝”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科学学习是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像科学家一样实验验证的探究情景。只因为是学生的经历,注定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意外的事件”就会经常发生。面对这样的教学突发事件,我们也就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動之中。
在教学《蚕的生长变化》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自己的蚕宝宝除了大小、颜色等与别的蚕宝宝有所不同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学生再次仔细比较观察,突然有学生发言。)
生1:我的蚕宝宝脑袋的下面有一块黑斑。
(有好奇的学生马上伸过头来看,我颇感意外,也走了过去。)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蚕宝宝确实有一点黑斑。
生1: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呢?
师:很抱歉,老师也是第一次养蚕,没有见过蚕宝宝身上有黑斑,不过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是什么或是怎么回事?
生4:我们人身上有痣,也许这块黑斑是它(蚕宝宝)的痣。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一种可能,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生1:我要好好地养着蚕宝宝,看看到底是什么?
生7:我让我哥哥到网上去查一查。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堂也因此被打断。当学生提出了连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时,怎么办?是充耳不闻,不加理会,还是应付几句,草草了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我想,当我们遇到了有实在价值的“节外之枝”时,原本的教学的流程应该即时“变奏”,探究的主题也可适时“替换”,可以锲而不舍地去做意外生成的探究活动。
三、将“节外生枝”进行到底,使课堂更加精彩
由于这种“节外生枝”是因学生的观察发现而产生,他们迫切希望解决那个问题。这时候我们如果引导孩子围绕他们的问题去探究,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的质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进射,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成倍提高。
在《蚕的生长变化》一课中,因为对一只蚕宝宝身上的黑斑是什么,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我就引导学生依据自己设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在后一节课中,又进行了讨论。
师:上节课中提到蚕宝宝身上的黑斑是什么呢?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知道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问了我爷爷,他说这黑斑是蚕宝宝给一种叫蚕蝇的虫子咬了后所留下的,那蚕蝇很可恶,它专门挑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刺破蚕的皮肤,把自己的卵产在蚕宝宝的身子里,以后蚕蝇的卵就在蚕身子里孵出来,蚕就死了。
(其他学生听得很入神,我也一样。)
这样,我就抓住这次意外的事件,在以后整整四个星期中,和学生一起探究事情的发展情况。那身上有黑斑的蚕宝宝在吃了大约一星期的桑叶后,开始吐丝结茧了。又过了五天,在养蚕的纸盒里,有一条米白色的虫子在爬,那虫子比家里苍蝇的幼虫要稍大,但比较短,看上去团乎乎的。又过了四天,那虫子变成了蛹,暗红色的,但没有茧。钟丹把这个蛹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看它是否会变成蚕蝇。在两个星期后,从暗红色的蛹中果然蜕化出一只模样像家蝇、但个儿比家蝇要大得多的苍蝇来。于是我让研究小组的同学带着这只苍蝇去询问了学校旁边小舜江移民村的几位养蚕专业户,他们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蚕蝇。
为了完成这个探究任务,我挤掉了好几节正规的教学课时间,但这不是白费的。因为这个探究任务是学生提出来的,他们很乐意去做这样的事,也一定会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通过这个探究任务,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探究的历程,使他们明白在生活中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因为蚕蝇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和蚕宝宝是一样的),同时,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知道了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不同的繁殖方式等)。这种教学资源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课本知识的价值,我们何乐不为呢?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科学课更是“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不妨在预案设计时“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應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夏丐尊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