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新方法研究
2018-03-15张宏宇
张宏宇
地震等自然灾害在近些年频繁发生,无数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和家庭,国家因此遭受巨大的考验。这些自然灾害目前还无法准确地预测,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预防。作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他们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对于他们的科普教育是一场持续性的教育和战争。对此,本文就从中小学防震减灾出发,以新方法为研究对象,从地震等其他灾害的危害、地震等其他灾害科普的意义、地震等其他灾害科普的新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四十一年前的唐山、九年前的汶川、青海玉树、四川芦山、美国的卡特里娜,这些名字的背后是无数条生命的逝去,多少家庭的破碎,多少的血与泪。甚至于美国的新奥尔良至今有些地方依旧是一片狼藉。我们在悲伤过后还要继续生活,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在下一次灾难来临之际如何保全自己;而作为我们明日之星的中小学生,他们还很年轻,他们需要用正确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来面对未知的灾难。
一、地震和其他灾害的危害
(一)地震等其他灾害
地震、海啸、台风、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我的抒发,它在运动、生长、变化,毕竟它是有生命的,但是,这些自然灾害对我们人类的伤害却是巨大的。例如,地震是地壳在运动,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台风是大气的极端现象;海啸是大海的咆哮。这些种种都是自己的原理,但是目前的技术手段却还无法做到精确预测,我们只能在灾害来临时尽可能保护好自己。
(二)对中小学生的危害
中小学生,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在地震等灾害面前的他们却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力。汶川地震就是一个血的教训。由于地震发生时正是学生们的午睡时间,再加上年龄小、惶恐、慌不择路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数的生命在一瞬间就消失了,多少家庭在经受住地震的天灾后却无法承受丧失子女的悲伤而支离破碎。而中小学生不仅仅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发展、要壮大、要走在世界的前列,人才是我们的根本和底气,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的意义
面对无数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避免,我们不能精准预测,再加上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地球上自然灾害一直在发生着。意识到问题的出现,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首先认识他的真面目。科普就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对科学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只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在灾难来临之时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如果我们不能够在中小学中进行科学普及,以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和人生阅历是很难去辨别。错误的知识是会带来致命的后果的。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他们所处的环境几乎一直是于人口高密度的状态,这样的环境在灾难来临时危险性是骤增的。
三、科普防震减灾知识的新方法
(一)纠错
过去的部分知识,在今天,在灾难来临时,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无法真正发挥到作用的,再加上目前有些无视法律法规,为了成为所谓的“名人”的人,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上发布虚假的不真实的信息来误导大众。所以,政府必须进行解决。首先,出台一套系统、权威的、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防震减灾的知识手册,让民众在大方向上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权威的依据,而不是五花八门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同时,对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设立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发现、删除、辟谣,对敢于将生命视为儿戏、敢于触碰法律底线的人进行处罚,并在网络上通报,让其无藏身之地。
(二)多种媒体的利用
新媒体在我们人类社会中的出现是一个新时代的事物,而今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更是将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无论真假。既然网络中会出现虚假的信息,那也可以出现真实的信息,所以,政府有关机构可以对此大力发掘。从微信公众号到微博认证号再到QQ浏览器的头条,都进行科普宣传,毕竟,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他们日常沟通、交流的必需品;同时在比较权威的大众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在午间新闻结束后,有一个几分钟的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讲,对于住校的学生而言,食堂的午间新闻还是会关注的。在学生的习题册、教辅书上也可以在不占用主要空间的前提下进行知识印刷、宣传,高频率的出现总是会引起注意的。总之,让科普知识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
四、結语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综上所述,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这个主题,从地震灾害基本概念,对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新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并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震局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