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英们的春节没过好:“我没有加入3点钟社群!”

2018-03-15

音乐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佬痛点比特

有一种焦虑叫:我没有加入3点钟社群,会不会错过区块链!

1

3点钟焦虑

春节这几天,本来喜庆洋洋的,却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焦虑,叫做“我没有加入3点钟社群”,翻译一下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区块链,我会不会错过!?

3点钟社群是一个区块链微信群,据说是集中了币圈和链圈最牛逼的大佬们,更有佟丽娅、高晓松等娱乐圈人士加盟其中。“3点钟”据说是一个口号,在区块链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睡觉都是浪费时间,大佬们也是每天纵横论战到3点钟。

而这个3点钟社群的聊天记录更是有意无意地不胫而走,成为在各个公众号和群聊中刷屏的病毒。这一看,大佬们的画风都是这样的:

于是,没加入3点钟社群的人们开始焦虑了:大佬们都在聊区块链,我没加入他们的群怎么办?我不懂技术,弄不来区块链怎么办?我不懂金融,弄不来区块链怎么办?好多人一夜之间发财了,眼下是不是就是末班车了……

区块链,比特币,就像一个幽灵,漂浮在中国大陆之上。

你看,今天大家面对区块链、这种又不安又兴奋的感觉,与前几年传统行业企业家小老板们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反应,何其相似……只不过这一次首先不安的,是上一波的受益者、互联网人。

想当年,真是一个收割智商税、焦虑税的好时代,有些人只要包装一句“互联网思维”,就能让小老板们乖乖掏钱,赚得盆钵满溢。

那么请问,现在焦虑得要死了,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看历史。

2

还记得dos吗?

80后小的时候,有一种焦虑,叫:我不会计算机,长大以后怎么办?

那还是286、386的时代,电脑绝对是未来的浪潮,是大势所趋,几乎每个人都确信这一点,但是……

还记得你上机练习的第一台终端吗,当你启动电源,看到黑压压的屏幕上一堆字符串向你袭来,记得那一刻窒息的感觉吗?还记得最早学五笔,背输入法吗?还记得最早学basic语言吗?

在那个时代,电脑是要“学”的,懂电脑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

直到后来win95出现了,你是不是忽然眼前一亮:这才是我想象中改变一切的电脑呀!

前一种体验,是不是像极了今天,你听到各种区块链的讨论:分布式、去中心、共识、智能合约、矿机……

上班头几年,09年的时候,电信人都很兴奋,因为我们终于有了3G牌照,可以向市场推出比移动更领先的3G手机。于是我们大张旗鼓,向用户一遍遍宣告。

可用户根本不买单:3G是什么,我们用不着那么快呀。

也难怪,那时的3G手机很多都是诺基亚、三星的功能机,实在看不出3G有什么不得了。

直到苹果问世了,安卓出现了,HTC流行了,当触摸屏的智能机摆在面前,再也没有人说3G有什么用了吧?

大众不在意3g手机是什么,你强调的特性他都懒得去懂。直到苹果安卓出现了,手机上网使用软件居然比电脑上网还爽,于是很多的碎片时间无聊不知干什么的痛点被解决了。

大众也不在意互联网是什么,大众只在意互联网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痛点。在早期,就是解决信息饥渴、可以搜无数信息(甚至不太好的……)和便捷沟通的问题。

我们看很多问题,还是要从技术和功能的炫耀中跳出来,回归到产品用户的常态,用户究竟能用你做什么,解决什么痛点?

这才能让人心悦诚服的明白,你有什么了不起,而不是就会说几个概念和理念。

而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应用则往往停留在b端,解决行业特定需求,如同电脑和网络早期的情形,都是政府军方在用。

眼下的区块链呢?体验如同调制解调器的网络、功能机的3g、dos系统的电脑,讲很多东西还早。

区块链缺一个国民级的交互,有如微软的视窗、苹果的触摸屏。

从这个道理說,你现在就担心被区块链时代淘汰,就像调制解调器时代就担心错过互联网一样,是不是太早了?

我觉得不必太急、太恐慌错过,从现在开始关注就好。今天移动互联网起来的后起之秀,很多并不是从最早就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一个事情讲方向,也讲时机,讲先进,也讲切入。

3

为什么没人说比特币是郁金香了?

经历了1到2月间的大瀑布、比特币跌到6000美元、又高歌猛进的历史,现在几乎没有人说比特币是郁金香了。那些畅谈比特币大血崩的公众号纷纷被打脸,现在看起来异常低智和拙劣,应该都是被“空军”买通了吧?

前头说,区块链的大众体验还很早期、根本无法普及,但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炒币”倒是确实普及了。

因为击中了大众的痛点:对于资产缩水的恐慌,如果再加一点,就是渴望财富上升通道却无门的苦恼,所以币一定是首先火起来的。

这个痛点非常明确清晰,只要金融危机仍在,只要政府增发、通货膨胀的危险还在,只要中心化的权力仍然可以巧取豪夺,炒币就是为了保护资产而做的必然补充。

更不要说,比特币已经应用于所有跨境灰色交易的场合。只要“对冲政府增发风险”和灰色交易两个明确的需求场景还存在一天,你就很难看到比特币的倒下。

只有那些借着ico的空气币是郁金香,比特币和区块链都不是。

当然,你对区块链的初体验完全可以从适可而止的炒币开始。不要一提炒币就觉得low,谈区块链不谈炒币就像谈陌生社交不谈约炮一样。

当然,区块链的创业者们得小心,当年约炮是陌生社交的一记春药,也往往最终毁了社交平台,炒币对区块链一样。

说实话,我用了半年思考比特币彻底玩完归零的可能性,大概只有几种:

1、全体国家一致反对,同步清理矿机,而不是有些国家禁止、有些国家趁机赚钱。这是一个囚徒困境,对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不禁会有法币被压缩的风险,禁止会有错过整个新时代的风险。别忘记,今年是戊戌年。

2、这些国家进一步把比特币交易入罪,买卖等于吸贩毒。

3、比特币系统出现不可逆转的巨大漏洞,黑客瞬间窃取无数或者在交易所清盘,导致所有人对安全性彻底失去信心。

以上三者全部发生,才真的有可能彻底重创比特币,但是这个概率几乎低到看不见。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可能,威胁来自内部,一种比比特币、以太坊先进很多倍的区块链加密货币系统崛起,把他们赶出历史舞台。

也有人说,等所有人都买币,韭菜不够用了,就会崩盘。且不说这个逻辑对不对,现在真正在买币的人群全世界加一起也就几千万,国内也就几百万,这个所有韭菜都进场、不够用了还早得很吧。

只要金融危机持续发生,越来越多的钱进来,则上涨从长期看都是必然。

至于现在,伴随着币圈的规范化,出现一个中国版防火墙式的币市是完全可能的,加密货币更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持有增值的资产,闪电般的拉盘砸盘会逐步减少,渴望迅速爆发的热钱或许会失去耐心。

4

哪 些 是 忽 悠

1

现在颠覆bat?

至于创业者们,在互联网的基础层,我们真的可以用分布式的模式重塑一个bat?

一个区块链的信息内容库?

一个区块链的社交平台?

一个区块链的电商交易体系?

那只有两种可能:

1、bat模式下,用户体验仍有明显的不可逆转的痛点。

2、区块链在某方面的效率比bat好上十倍,这个方面恰好大众足够关注。

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中心化的bat太好了,好到可以满足我们在搜索、内容、社交、商务领域的绝大多数需求,以致看不到痛点了。

在痛点已经被中心化产品们高效满足、体验和效率没有10倍提升的情况下,说这些都为时太早。

这更像是一次雄心勃勃的画饼做市,因为之前所有的赛道最后都被腾讯阿里的跟进和投资了,但是这次你可以说:这是全新的形态,他们的基因适应不了,就像微软跟不上谷歌、诺基亚跟不上苹果一样。

2

区块链思维

还记得前几年,什么互联网思维特别流行吗?单点、极致、快……

没准过两年,又会有区块链思维:去中心、诚信第一、价值数据化、token模式、极客思维、利益共赢、不可篡改……

到时候,新一轮的忽悠又会开始。

3

去中心化的革命?

记住,警惕任何一个和你说去中心的人,因为他十之八九都是自己想当新中心。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还少见吗?

去中心化是个噱头。

在币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没有了政府这个中心的监管,更多是币圈的庄家割韭菜、结果回到了最原始的弱肉强食。

4

区块链效率太低,不可能成事

现在很多人说,区块链各方面的效率体验都远远不如中心化网络,根本不可能赢。

对于这种说法:我只想说“你应该重新读读《创新者的窘境》了!”每一种破坏式创新出现时,效率性能都往往远低于主流产品,而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远远胜出。从这个角度说,区块链哪怕只是实现“记录价值、关键大宗交易不可篡改”,其特性已经足够撑得住的。

不是每件事都要效率高,结婚未必要效率高,关键是仪式庄重。

至于效率会不会一直不高,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5

迷信3点钟,才不叫“去中心”

现在很多人,把3点钟群里大佬们的言论奉若神明,好像他们已经忘了,区块链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反权威、去中心的极客思维。

事实上,大佬们确实有更牛逼的资源、经验、信息、人脉、眼光……这毋庸置疑。如果说他们会有什么局限的话,那可能是多年以来的成功历程,会让他们有某种思维惯性和定势。

不要小看这一点,你如果没有这种慣性和定势,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更丰富的角度,你就有机会。

乔布斯、比尔盖茨崛起之前,并不是最有大佬优势的人,甚至技术也没有绝对优势。扎克伯格、贝索斯……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前一个时代的大佬。

正如《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懂区块链》一文说的那样: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完全可以站起来,不卑不亢地面对所谓的大佬,别一看什么传统领域的牛人、大V说点啥,就叫着干货膜拜之类,上帝给了你一次和他们处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有机会反超的千载难逢之机遇。”

各位,该学的学,该讲的讲,该早点睡觉还是早点睡觉,别学我。

来源:辩手李慕阳 作者:李慕阳

附加阅读《区块链“时代号”列车驶来,碾碎了精英们的春节》来源:一本财经 作者:零和

对于精英们来说,这个春节有点特殊。

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他们被区块链搅动得燥热难耐,在兴奋、焦虑、恐慌、质疑中度过一个漫长春节。

在这个焦虑群像中,有一线投资人、有土豪、也有刚赚得盆满钵满的现金贷老板、还有一帮蠢蠢欲动的媒体人。

仿佛一辆名为“时代号”的区块链列车,轰隆而来,裹挟着浓密硝烟,带着碾压一切的气势。

列车上的人,意气风华,仿佛站在了时代潮头;

列车下的人,焦虑恐慌,生怕错过了抵达未来的机会……

01 三点钟无眠

区块链的狂热,在一轮轮的炒币浪潮中,被彻底激活。

从未有一个新生技术,如此接近金钱中心。

春节期间,一个大佬云集的区块链群建立,因为有蔡文胜、薛蛮子、徐小平等人的参与,群被封上了“市值万亿”。

这个名为“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的群,搅动了一池春水。

“‘三点钟变成了第一区块链社区,成千上万人如醉如痴每天干到夜里三点。为什么呢?因为她抓住了一个刚需一个高频的痛点,所以一瞬间人们几乎本能地拥抱了区块链。”薛蛮子称,大家是真的几乎不睡。

众大佬们在群内兴奋的区块链讨论,被有意无意传阅,并被媒体反复报道而刷屏。

△高晓松等一些名人纷纷入群

接下来,关于区块链的热情,飙升至巅峰。

此成千上万个“三点钟区块链”分群建立,每个人,都在疯狂地拉自己的朋友,一个群只需半天,就能爆满。

02 被碾压的春节

本来安逸的春节,也被这辆列车碾压殆尽。

度假、归家的精英们,丝毫没有享受到放松。

某一线天使投资的合伙人罗先勇春节期间出国度假,却因为突然而起的区块链讨论热潮,搞得心弦紧绷,度假尽毁。

“时代号”驶来,谁最焦虑?

无疑是投资人们。

投资人可是“弄潮儿”,他们用资本控制着时代浪潮。

但猝不及防地,区块链崛起,ICO等新式融资形式出现,并叫嚣着要“革他们的命”。

“ICO通过发币直接融资,根本不需要VC,这是个可怕的改变。”罗先勇在ICO这个形式出现后,就倍感焦虑。

而身边很多看好的项目,直接放弃通过VC融资,而改为简单粗暴的“发币”。

“周期短、退出快,VC的功能正在被取代。”罗先勇称。

在三点钟群爆红之后,一如罗先勇的投资人们,都百般焦急,“没入群的,是不是都该被淘汰了?”

“当地的信号不好,一有WIFI就连上,赶紧看看有什么最新消息。”

但币圈一日,人间一年。

即便是他24小时不间断地看新闻,也觉得自己追不上“时代号”列车。

就在度假期间,他每日倒时差和团队召开两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会议讨论做出了一个决定——年后就成立区块链的投资团队。

除了投资人,嗅觉也颇为灵敏的,无疑就是媒体人。

“朋友圈里,10条里有7条都是区块链。”科技媒体人陈晓斌称,整个春节他都在刷朋友圈,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丝“干货”。

“就算你再忙,再勤勉,在家人眼中,你不过是在玩手机。”陈晓斌因此被父母训斥多次,春节完全裹挟在抱怨与焦虑中。

“5个月时间,关于币和链的自媒体,就出现了数千家。”自媒体数据监测平台的负责人称,其中每日更新的,也有上千家,“就算是自媒体黄金时代,也没看到如此火热的崛起浪潮”。

“身边有不下10个媒体朋友,自己出来创业,准备做一个区块链自媒体。”陈晓斌称,这已让他无心干活,分分钟都想自己出来,“打一片天下”。

一时间,自媒体和内容创业项目泛滥。

这其中,有一些毫无背景,只靠一杆笔;也有一些,会拉上币圈大佬,“让他们投资或控股。”一币圈自媒体的创始人钱思言称。

而春节期间,自媒体还在挑灯夜战,“春节放假了,币圈可没有放假。”

团队5个人,钱思言沒有时间回家过节。而其他4个,都窝在老家写稿。

除了更新稿子,钱思言还在忙于和币圈的大佬们“勾兑”,为了年后能拿到一笔融资。

但让钱思言郁闷的是,媒体只是这条产业链的“配套设施”。

尽管币圈多金,但分给媒体的,只有“残羹冷炙”。

“大一点的自媒体,一篇文章只给一个ETH(以太币),和其他行业的自媒体广告报价,并无区别。”钱思言称。

自媒体数据监测平台的负责人称,现在大多的区块链自媒体,除了广告,无非就靠培训等传统方式变现,因为竞争太激烈,僧多粥少,“活得并不好”。

媒体永远是一个寡头行业,行业只会认第一梯队,而其他参与者,大多沦为陪跑。

03 焦虑与恐慌

在恐慌群像中,刚赚得盆满钵满的现金贷老板,无疑是最为焦急的。

眼见着“时代号”呼啸而过,却无论如何都搞不到一张车票。

2017年最大的风口,无疑是现金贷。

在这波浪潮中,诞生了诸多身价上亿的土豪老板。

已有不少现金贷企业,投身到传说中的下一个风口“区块链”中。

比如掌众金服,已宣布区块链征信联盟LinkEye达成战略合作;拍拍贷也计划成立区块链研究中心。

在一些项目的背后,也闪烁着现金贷老板们的身影。

在项目ShareX的“成功募集完毕”的宣传图里,第一个就是小赢理财的创始人唐越。

“其实很多现金贷老板都在炒币,我们的饭局里,前半场聊监管,后半场就聊炒币。”某现金贷的创始人赵子宸说,“聊监管时,大家都觉得黯淡无光,但聊炒币,大家两眼放光”。

但大多数人,却上车无门。

“我到处去接触币圈的人,但是这个圈子有门槛,不是说你有钱就带你玩。”赵子宸手握数亿资金去“敲门”,却无人应门。

这个圈子从不缺热钱,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赵子宸从未有这种挫败感。

春节期间,他都没有消停,四处找关系,希望有人能带他入圈。

当暴富的捷径近在咫尺时,没有人还会循规蹈矩。

这波炒币浪潮,正在“蚕食”实业。

“厂子拿去银行抵押了,贷款500万开始炒币。”从事灯饰生产的老板卢延夕称,刚入行的时候交了点学费,半年时间,500万已翻翻。

“而现在灯饰生意竞争大,小厂的毛利只有10%,也就是是说,我需要卖力干10年,公司才能翻翻。”卢延夕称。

而卢延夕在春节期间,一边在紧盯币价,一边鼓动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加入炒币浪潮。

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大家不再进行物质和价值生产,而全面转向投机的时候,经济何来支撑之力?

04 反抗式冷静

狼狈与仓惶中,春节结束。

“精英们”火急火燎地回到城市,撸袖铆劲,准备抢上“时代号”。

除了急着上车的,还有一群人在冷眼旁观。

很多人都在坐等崩盘。

他们并不看这波浪潮,并将其与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做对比研究,称“两者何其相似”。

“现在所谓的币圈大佬,很多都是草莽出身,并非精英,而对区块链的理解,极为粗浅。”罗先勇并不客气地点评,这个领域中,实际上并无真正的“大佬”。

没有专家,没有权威,这是一片早期而草莽的江湖。

尽管有不少投资人在紧锣密鼓布局,但绝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区块链落地之难,难于上青天。”

“区块链就是去中心的记账系统。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来说,就是反中心,反垄断,是一种自由意识的体现。”罗先勇认为,这一波区块链浪潮的崛起,除了金钱的诱惑,很大程度上,源自全球自由意识的爆发。

将被区块链革命的,有所谓的“BATJ”等巨头,也有银行等金融中心媒介,而还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国家”。

而目前,自由意识和自由形态,到了落地开花,并成为主流的时代了吗?

“土壤可能并不具备。”罗先勇和很多一线的投资人都讨论过这個问题,结论是尚不成熟。

首先,“中心”必然反抗。

不论是银行、巨头、还是政权,都不会允许“被革命”。

其次,行业真的能在现阶段脱离监管吗?

比如说金融行业。

钱依附于中心流动,一个核心的目的,就是用于“监控”。

如果钱完全脱离中心,自由流动,毫无监管,会怎样?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某种意思上,就是经济过度自由的结果。

狡黠贪婪的华尔街人,包装了一个华丽泡沫,对全球经济进行了洗劫。

“金融领域缺乏监管,必然导致精英层对底层人群的掠夺,因为人性贪婪,无人幸免。”罗先勇称,金融的完全自由化,一定会走向这一结果。

当然,不能因为困难重重,就要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追求。

自由意识的崛起,毕竟还是未来趋势。

音符

未来已来,只是不能低估了抵达未来之路的曲折。

“越是狂热,越要冷静。”罗先勇称,在集体情绪的渲染下,人很容易偏离航线。

透过狂热,去看本质,布局真正的价值投资,才能占据未来。

猜你喜欢

大佬痛点比特
尾巴帖
它们才是拍照界大佬吧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彭博》比特币有多贵?
比特币分裂
藏在“抱怨”背后的商机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贴膏药不能只贴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