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

2018-03-15周娅纳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融资结构中小微企业

周娅纳

[摘要]中小微企业作为川东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根据川东经济区内各州市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及资产状况,分析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其融资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融资结构 川东经济区 中小微企业

川东经济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进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五大经济区之一,包括遂宁、广安、达州、南充、巴中和广元六个城市。该区域不论在自然环境还是经济环境上,都存在一定共性。特别是关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六个城市都显现出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资金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故优化该区域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成为促进其发展的新思路。

一、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概况

(一)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概况

据调查,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川东经济区企业法人的重要经济群体。在川东经济区所包含的六个城市中,中小微企业的数量都占到其全部企业法人数量的95%以上,表1为各州市小微企业的具体数据:

从总体上来看,该区域小微企业总量规模较小;但从川东经济区内部来看,各州市小微企业的数量都占到其全部企业数量的90%左右,部分城市此比例高达94%,如若加之中型企业的数据,其比例还会上升;这意味着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从资产方面,除了遂宁市和巴中市小微企业资产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的比例分别达到69%和55%之外,其余州市该比例均未超过50%。说明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的中小微企业在资产总量上却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缺乏资金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目前,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主要呈现出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占比极为微弱的状态。

第一,内源融资占据该区域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绝对主力。据数据显示,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依然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其比例高达90%以上。而欧洲国家普遍不超过50%,美国的内源融资占中小企业总融资比例也仅有45%。故川东经济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大,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第二,外源融资极为缺乏。在外源融资中,金融机构由于总体资金规模较小(见表2),导致其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也较小,加之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故各个企业能获得金融机构资本的机会和资金量都较小。

从金融机构人名币存贷款总量来看,川东经济区内各州市较之四川其他发达州市的规模均较小,故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数量也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该区域内部,除了遂宁市和南充市存贷比超过50%以外,其余州市均为达到50%,故存款利用率不高。同时在发放的贷款中,仅有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所以整体来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不强。与中小微企业的对该区域经济的贡献不成正比。

二、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成因分析

目前,融资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一些企业能够基本维持经营,但若要实现长期的发展,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发展规模小。习惯于依赖内源融资

受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制约,川东经济区经济发展存在天然的缺陷;川东经济区位于四川省的东部,由于其地形复杂,交通相对不便,使得该区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一方面信息闭塞,另一方面发展落后,延续了传统的小企业模式,故各中小企业习惯于使用内源融资资本,并认为自身的经济资源能支撑其发展。有些中小微企业则认为若依靠外源融资,则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将承担一定的额外成本,会增加自身的财务风险。

但若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全面开放,竞争激烈,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不仅将面对国内各先进企业的压力,还将面临世界企业的竞争,加之目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前些年已经有些放缓,经济增长也面临巨大压力,这几方面因素使得中小企業急需资金,以实现转型来抵御风险。

(二)大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金融机构融资的条件

从现有的制度上来说,川东经济区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不能满足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同时还面临较繁琐的手续和较长的等待时间,所以其外源融资的比例较小。各商业银行出于本身利益的考量,为了维持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产生“惜贷”,“慎贷”等现象。故中小微企业较难通过各商业银行获取一定的融资。

(三)中小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目前,川东经济区经济还不发达,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延续了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同时,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之初,由于制度约束较少,导致企业失信行为较为普遍,整体信用较低;进而难以获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外源融资比例自然较低。

三、优化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途径

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若需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融资结构,提高外源融资比例,减少内源融资(将其比例降到60%~70%),充分发挥市场闲置资本的价值。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进行更有力的宏观调控,从而带动相关金融机构的积极改变,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遇。

(一)企业应转变经营方式。为提高外源融资比例创造良好的条件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增幅巨大,故企业若依靠传统的方式经营,则极可能面临较大的潜在危机。所以,企业应转变经营方式,需了解市场需求,以“让人民生活更便捷”为主要思路,提高产品质量,不再盲目以“低价”为竞争要求,开发新产品,以减少亏损的风险。同时,企业内部应加强内控机制,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融资规划。保证企业以较小的自我投资实现较大的利润,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地方政府引导川东经济区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以一个或两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与大量相互联系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一定区域内集合所形成的地方产业系统。由于川东经济区在四川范围内经济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中小企业属于信息弱势群体,很难仅通过自身的力量形成产业集群。而作为当地政府,可以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有效的统计资料等),引导中小企业根据当地特色发展相应的产业集群。

美国经济学家M.Poter认为,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富有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高效率、有效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川东经济区各州市成立相应的产业集群,可提升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将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同时政府可介入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比如,在成立之初拟定各中小企业应遵守的规则,以保证集群内各个成员企业的行为不损害产业集群的整体信誉。故经历长期的发展之后,该产业集群可积累较为完善的市场信息,形成较为良性的经营模式,减少企业亏损或破产的概率,积淀一定程度的信誉,进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以优化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减少内源融资,获得更多渠道的外源融资。

(三)金融机构完善贷款制度,以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

目前,国内各类金融机构都逐步进入川东经济区,并在一定范围内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区域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首先,金融机构推出的优惠政策并未惠及到大多数中小企业,故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还是处于融资艰难的状态,毕竟向金融机构贷款所需的成本是外源融资成本中较低的一种。故金融机构在推出贷款政策和贷款方式上,应根据各个州市中小企业的具体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第二,金融机构应调整川东经济区中小微企业的授信模式,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以独立企业的方式经营,科学地评估企业的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在原有的制度下对一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给予支持,促进该区域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结构中小微企业
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可得性和融资结构影响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浅谈企业融资行为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