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一朵花,请春到我家做客
2018-03-15
中国式插花贵在相宜、得趣。
《瓶花之美》
作者:徐文治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2018.1
定价:68.00
“宜称”就是合适、相宜。从瓶花的角度讲,宜称指花插成什么样子才是适宜的。中国瓶花是没有固定如日本花道的格式的,并且日本人对中国瓶花的认识也是如此。高濂在《瓶花三说》中也提出了瓶花是没有格式的,而是“以意巧取裁”。
我理解的中国插花有两个重要的原则:首先是趣,生趣、意趣、艺趣;其次是适,适其境、适其趣、适其道。宜称就是要解决“趣”与“适”的问题。
关于“宜称”,高濂在《瓶花三说》中提到:“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插花要有俯仰高下、疏密斜正,要达到“各具意态”的效果,也就是要有生趣——将植物生长的状态表现出来。“各具意态”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一件完整的瓶花作品,要像一幅折枝花一样。宋代的花鸟小品中有很多折枝花,我们都可以借鉴,将其用在瓶花里。除了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甚至现在的摄影照片,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并用于瓶花。
袁宏道的《瓶史》这样说:“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意思是插的花要像画家精心布置画面一样经营才好。
张谦德在《瓶花谱》中提到小瓶插花时说:“小瓶插花,宜瘦巧,不宜繁杂。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如果插一枝,枝条选择就非常重要,枝條要奇特古朴、曲折斜袅。
如果插两种不同的花材,要“凑簇像生”,将花丛聚在一起,像自然生长的一样。最终要达到“一枝生两色方妙”的效果。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花,通过巧妙插贮,仿佛是一根枝子上开出来的。我在日本就看到一枝梅花开出红白两种颜色的花。
不管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花,无非是三种状态:一种是挺秀,就是往上长;一种是垂露,就是往下长;一种是平出,就是横着长。这三种状态里还有三种情况:交叉、分歧、回折。在插花时,能不能真正做到取法自然,就靠挺秀、垂露、平出、交叉、分歧、回折这六个词。
挺秀,不可无娇柔之态。往上插的枝条不能只是直直的,要倾斜曲折才美。垂露,要有偏反之势。枝条往下垂的时候要有回折,不能一泄到底。平出,要有参差之致。枝条不能直着伸出去,要有高低,要有动感。插花一定要“顾盼生情,俯仰得宜”。不同的花之间要有呼应、互动,不能互不相关,没有交集。
明代三位瓶花大家高濂、张谦德、袁宏道,都认为插花要像绘画,其中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的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里面体现出来的景、情、趣,被画家借鉴到绘画中。因此,瓶花艺术到明代发展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借鉴绘画的精神实质,也就是中国的诗画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