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磨床消费数据分析与趋势研判

2018-03-15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杜智强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磨床进口额轧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信息统计部 杜智强

近几年,国内磨床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显著的调整变化。随着市场需求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磨床消费市场总体呈现需求层次不断升级的趋势。磨削技术与磨床产品是制造技术和金属切削机床产品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业的制造品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分析和研究磨床产品消费情况变化对掌握国内机床消费市场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有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下面根据近几年来磨床产品领域的行业运行数据和海关发布的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综合分析和研判磨床消费情况和下一步的走势。

一、磨床进出口情况分析

1.磨床进口情况

2017年1-12月,磨床进口额约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0.4%;数控磨床进口额约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磨床进口产品的数控化率为77.5%。图1是2014年以来磨床产品进口额、增速及数控化率的趋势变化情况。近几年受国内经济动能转换和需求升级的共同影响,磨床进口呈现总额小幅下降和结构波动提升的趋势。特别是经历2015年磨床进口额显著下降后,近两年虽然进口额仍呈现小幅下降状态,但数控化率持续升高,反映磨床消费向中高端提升。

从磨床细分产品看(见图2),2017年1-12月进口额排在前五位的磨床产品分别是:工具磨床(2.5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外圆磨床及轧辊磨床(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他磨床(1.3亿美元,同比下降24.0%),珩磨机及研磨机(1.2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平面磨床(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1%)。细分磨床产品的进口增速情况也反映出近期国内磨床消费结构正在升级,进口额最大工具磨床和外圆磨床(含轧辊磨床)呈现显著同比增长,两者合计占全部磨床进口额的49%。

2014年以来主要磨床产品进口走势如图3所示,作为磨床进口额中占比居前的细分产品,工具磨床和外圆磨床(含轧辊磨床)的进口额增速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经历2016年下降后,2017年再次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2017年磨床及主要细分产品领域的进口回升幅度十分明显。

从进口来源情况分析(见图4),位居前四位的国家或地区比较稳定,是磨床进口的主要来源,2017年分别为:德国(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日本(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瑞士(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中国台湾地区(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从2017年的数据看,各主要进口来源中,除德国进口额呈现小幅增长以外,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均呈现明显增长。

图1 2014年以来磨床进口数据

图2 2017年进口磨床结构

图3 磨床进口趋势

图4 磨床主要进口来源

图5 磨床出口情况

图6 2017年磨床出口构成

2. 磨床出口情况

2017年1-12月,磨床出口额约为2.2亿美元,同比下降0.4%;其中数控磨床出口额0.4亿美元,同比下降20.8%,磨床产品出口额的数控化率17.3%。从图5磨床出口情况看,近期磨床出口额降幅进一步收窄,但非数控磨床仍是出口的主体。这反映出目前国内制造业需求升级促使低端产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将会拉动更多的磨床产品出口,出口结构也会不断提升。

从磨床细分产品看(见图6),2017年1-12月出口额排在前五位的磨床产品分别是:外圆磨床及轧辊磨床(0.2亿美元,同比下降9.1%),平面磨床(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9.1%),数控工具磨床(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他磨床(0.1亿美元,同比下降25.0%),内圆磨床(0.05亿美元,同比下降21.8%)。从磨床细分产品构成不难看出,与进口磨床相比,磨床出口结构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出口去向情况分析(不考虑砂轮机和抛光机等低值机床), 2017年1-12月出口去向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越南(8.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6.3%),印度(6.9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2.0%),德国(6.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3.2%),美国(5.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9%),韩国(5.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1.7%),。从出口去向变化趋势看,东南亚的工业化和美欧的再工业化对我国磨床出口增长具有刺激作用(见图7)。

图7 磨床出口地区

图8 消费指数模型

图9 与磨床相关的制造领域投资情况

综上所述,磨床进口变化反映出国内消费层次的升级,近期中高端磨床消费市场呈现回暖趋势;磨床出口情况反映出目前磨床出口层次较低,提升空间较大,国际相关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二、磨床消费趋势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工业品产量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构建磨床消费量和消费额预测指数模型(见图8)。从磨床消费需求数量和金额指数变化趋势看,2010年前磨床消费需求主要表现为数量增长推动消费额增长;2010-2015年磨床需求的数量下降幅度大于消费额下降幅度,反映低端磨床是需求下降的主体;2015年以后磨床消费额回升的幅度要大于数量回升的幅度,反映磨床消费需求结构在快速升级。因此,未来五年国内磨床消费将呈现消费数量总体稳定,消费金额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中高端磨床(主要指具有高精度、高效、复合加工、智能化特征,及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磨床产品)消费需求更将呈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趋势。

由于磨床消费需求和实际消费存在一年左右的滞后,根据上述磨床消费指数预测,2018-2021年磨床消费量年平均增速在6%左右,磨床消费额年平均增速在10%左右。其中,中高端磨床消费增速将高于磨床整体的增长速度,低端磨床产品需求加速收缩。对照磨料磨具的消费量变化趋势,也可以侧面印证磨床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虽然2010年以后磨床消费需求量呈现下降,但磨料磨具的消费量并未下降,这反映出磨削加工的需求并未消退,磨床保有量和开工率都还不错,同时中高端磨床对磨料磨具的消耗量要大于低端磨床,中高端磨床正在成为磨削加工的主要装备。

未来磨床消费需求增长的实现将主要依赖磨床供给能力的升级和支撑,即“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拉动新供给”。因此,提升磨床供给能力是促进未来磨床消费需求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比如,国内正在酝酿的新型手机3D玻璃的高效高精磨削加工技术与设备;节能减排中对传动零件加工精度的更高要求带来的磨削需求;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去低端产能和产品结构升级产生的技改需求拉动中高端数控轧辊磨床的消费;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对高精、高效、复合化、智能化磨床(内外圆磨床、平面成型磨床等)的需求等。而国内磨床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进口磨床品牌方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入、更高的性价比、市场开拓和服务能力等;二是国产磨床品牌方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可靠性和产业化能力的提升、细分市场研究、客户工艺研究和掌握等。上述两个方面供给能力的提升将会使得不断升级的国内制造业对磨床消费的潜在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磨床市场发展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磨床产业的手里。

从2017年国内主要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情况看,与磨床相关的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变化情况表明(见图9),通信电子、汽车、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金属制品领域处于投资最活跃的地位,与之相关的高精度内外圆磨床、平面及成型磨床、数控坐标磨床、凸轮轴磨床和曲轴磨床等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有色和黑色金属领域处于中等水平,与之相关的高精度外圆磨床、平面及成型磨床、轧辊磨床和数控坐标磨床等会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化学纤维、仪器仪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造纸等领域虽然投资比重不高但增速存在较大空间,与之相关的高精度内外圆磨床、平面及成型磨床、数控坐标磨床、轧辊磨床等具有一定的增长机会。□

猜你喜欢

磨床进口额轧辊
弹性夹具在轴承磨床中的应用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浅析曲轴磨床的可靠性改进
超硬翅片滚刀加工在CNC磨床上的实现
钼棒轧机的轧辊表面凹陷、断裂分析与改进
冷弯成型生产中的轧辊消耗控制
MZ208全自动液压磨床PLC程序改进
2015年中国原木和锯材进口额下降25%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