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2018-03-15廖江荣王黔宇
廖江荣,王黔宇
(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贵州遵义 563003)
肺癌(lung cancer,LC)是病死率极高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LC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现时绝大部分患者都已进入中晚期,不宜再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1]。对于错过手术时机的中晚期LC患者临床上多采取化疗和放疗,但收效甚微。以周围型LC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认为外科切除仍是治愈LC的有效手段,局部热消融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新兴的微创技术,包括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 wave ablation,MWA)两种,其中MWA应用于早期LC治疗,其消融体积更大,复发率低的特点已被众多文献所证实[2-3]。随着CT引导下MWA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范围的扩大,本研究对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或伴有心、肝功能差不能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LC患者尝试采取MWA,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先后收治的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中晚期LC患者114例,其中腺癌61例,鳞癌34例,腺鳞癌17例,未分化癌2例;肿瘤最直径2~6 cm,平均(3.4±1.7)cm,包括中央型64例、周围型41例、弥漫型7例、胸膜型2例。入选标准:(1)经CT、病理检查确诊患LC,且参照文献[4],TNM分期在Ⅱ期以上;(2)心、肺、肾功能差和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及拒绝接受手术治疗;(3)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预期存活期不足6个月;(2)患凝血机制异常,不能接受放化疗;(3)不同意参与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签署接受相关治疗同意书后,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消融组,平均年龄(62.2±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灶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只单纯进行化疗,化疗方案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确定,一般而言,腺癌患者采取DP方案,即第1天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1~3天加用顺铂40 mg/m2;鳞癌患者则采取CP方案,即第1、8天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3天加用顺铂40 mg/m2。均以21 d为l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
1.2.2消融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先肌肉注射杜冷丁2 mL×100 mg,以西门子Sedation 16排螺旋CT机扫描确定穿刺点、进针角度及深度,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KY-2200型双源微波消融治疗仪[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生产,产品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250570号],根据CT所确定的进针角度将微波穿刺针插入,深度达到从肿瘤长轴穿入至肿瘤远端外侧,在皮肤接近处固定穿刺针,连接微波管和生理盐水进出管行消融处理,微波消融治疗仪的功率设置为40~80 W,根据肿瘤情况、功率大小设定相应的治疗时间,一般为12~20 min;消融完毕,让患者屏住呼吸,边拔针边辅射微波凝固针道,消毒后包扎伤口。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必要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抗感染、镇痛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化疗或微波消融治疗结束1个月后行CT扫描,观测瘤体直径,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和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并参照影像引导下肿瘤消融国际工作组制订标准[5],分主要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评估并发症程度,评价和记录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12~36个月,计算不同随访患者生存率。
1.4评价标准 通过CT观察评价疗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肿瘤病灶分类及疗效评定标准[6]分为4级。(1)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CT显示肿瘤消失或较治疗前或体积缩小大于70%;(2)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CT显示瘤体缩小大于或等于30%或病灶中央出现坏死或有液性囊腔形成;(3) 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 :CT显示瘤体缩小小于30%或病灶仍为实性、中央无坏死或囊腔形成;(4) 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CT显示瘤体体积增加且肿块仍呈实性并侵犯周围邻近组织。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近期疗效 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消融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晚期LC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生存率 随访中,消融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7%、37.5%和20.3%,中位生存时间19.2个月;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0%、22.0%和12.0%,中位生存时间1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27),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生存随访曲线图
2.3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发热,乏力、咯血、气胸、胸腔积液、胸痛、骨髓抑制等并发症,但程度普遍较轻,两组均无主要并发症。消融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胸痛和骨髓抑制为轻微并发症,其余均为不良反应,在采取给予非甾体类解热止痛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胸腔插管引流、常规止血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各并发症症状均已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未出现临床死亡患者,见表3。
表3 两组中晚期LC患者并发症比
#:P<0.01,与对照组比较
3 讨 论
LC起病隐匿,确诊时大多数都已进入中晚期,一旦失去手术良机,治疗重点只能在于控制病情,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上。治疗手段只能选择治疗化疗、放疗和(或)微波消融,其中以化疗最常用[7]。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尤其第3代化疗药物的推广应用,化疗中晚期LC患者的疗效有了较大提高,本试验中,采用多西他赛与顺铂(OP)、吉西他滨与顺铂(GP)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达到了28.0%和52.0%,虽然这一疗效仍不令人满意,但与文献[8-9]报道的中晚期LC治疗效果相比,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都有了显著改善。
微波消融术是新兴的肿瘤热疗技术,原理是依靠影像技术引导,将微波天线经皮肤穿刺进入肿瘤内,在微波电磁辐射场作用下,肿瘤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极性分子和钾、钠、氯离子等带电粒子高速转动,产生摩擦生热效应,肿瘤组织迅速达到70~160 ℃的高温,造成肿瘤内蛋白质变性,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10-11],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与RFA相比,MWA需要消融时间短,高温持久,热沉积效应少,消融体积较大,治疗肺部肿瘤优势更大[12]。本试验中,在对照组基础上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消融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80.7%、37.5%和20.3%,中位生存时间19.2个月,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也高于其他文献[13-14]报道中微波消融术治疗LC的疗效。有报道称,MWA易导致并发症,尤其是气胸发生率较高[15-16]。本观察中,消融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比较轻,不需要临床处理或经对症治疗很快得以控制。而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实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晚期LC有较高的安全性。也与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对并发症的防治,严格控制微波频率和治疗时间,增强患者耐受性不无关系,笔者认为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晚期LC选择2 450 MHz微波频率最为适宜。
有报道称,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晚期LC,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0 cm与大于3.0 cm间疗效存在较大区别[17-18]。需要指出的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试验中入选对象的肿瘤直径大多在2.5~4.0 cm,肿瘤直径差别不大,因此未进行肿瘤直径大小对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对照组患者都选择了化疗,因此,也未进行适形放疗联合MWA的疗效探讨。本研究中,一些疗效较差者是否因肿瘤体积过大、形态不规则,未能适形杀灭全部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残留[19]。这些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究。
总之,在CT引导下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中晚期LC,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针对不能行手术治疗的LC患者探索推广这种新型治疗方法。
[1]宋华勇.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152-153.
[2]王涛,王伟峰,黄立军,等.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量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2):2283-2288.
[3]叶欣,杨霞,郑爱民,等.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5):396-397.
[4]张用,毕建平,皮国良,等.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第八版国际肺癌TNM分期修订稿解读[J].肿瘤防治研究,2016,43(4):313-318.
[5]王强,刘瑞宝,张立成.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78-81.
[6]舒晓莉,单光莲,叶欣.肺癌局部热消融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1,38(4):282-285.
[7]李优义.CT引导肺穿刺活检联合细胞学的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37-38.
[8]ERARDI A M,FLORIDI C,FONTANA F,et al.Microwave abla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Radiologia Med,2013,118(6):949-961.
[9]卢强,李小飞,韩勇,等.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2,7(5):557-559.
[10]邹建平,谢旭平,蔡联明,等.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79-81.
[11]范卫军,叶欣,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26,
[12]仲楼,曹飞,史加海,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6例[J].交通医学,2014,28(6):675-677.
[13]SCHNEIDER T,HEUSSEL C P,HERTH F J,et al.Thermal ablation of malig-nant lung tumors[J].Dtsch Arztebl InT,2013,110(22):394-400.
[14]杨霞,叶欣,韩晓颖,等.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Ⅲ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1):9431-9435.
[15]陈科,朴勇瑞,谢国明,等.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20-2421.
[16]郭亚,孙亚红,宋鹏远,等.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7):640-643.
[17]黎升,王薏淇,董军,等.经皮微波消融与肝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15,18(4):301-307.
[18]王高举,王清,兰永树,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57-60.
[19]徐娟,赵晔,付晓丹,等.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5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