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

2018-03-15沈萃萃吕萌

山东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荨麻疹维生素血清

沈萃萃,吕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慢性荨麻疹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主要为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真皮或皮下组织短暂性血管扩张或水肿[1]。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发现其发生、发展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2]。Th1细胞、Th2细胞是Th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分别分泌干扰素(IFN-γ)及IL-4;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Th1细胞/Th2细胞功能失衡的情况普遍存在[3]。本研究观察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V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旨在探讨维生素D缺乏在慢性荨麻疹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4]: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的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②病程>6周;③几乎每日会发生皮肤风团;④既往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类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⑤入院前3天内未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病因明确的荨麻疹;②妊娠期妇女;③伴有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以及湿疹等一系列过敏性疾病者;④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BMI>25 kg/m2的肥胖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50(36.7±11.1)岁,病程(2.3±0.5)年。另选同期于体检健康的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0(36.3±10.8)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25HVD、IL-4、IFN-γ、IgE检测 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25HVD、IL-4、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北京诺亚杰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析观察组血清25HVD水平与IL-4、IFN-γ及IgE水平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25HVD、IL-4、IFN-γ、IgE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25HVD、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IFN-γ、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观察组血清25HVD水平与IL-4、IFN-γ、IgE水平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25HVD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0.711,P<0.05),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683,P<0.05),与IgE水平无关(r=-0.241,P>0.05)。

表1 两组血清25HVD、IL-4、IFN-γ、IgE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25HVD是维生素D的中间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循环系统中表达水平较为稳定,是临床判断维生素D水平的可靠指标。本研究观察组血清25HVD、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FN-γ、IgE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李兆凤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慢性荨麻疹患者维生素D相对缺乏,且同时存在Th1/Th2细胞功能失衡[6~9]。但究竟是慢性荨麻疹导致了维生素D缺乏,还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了慢性荨麻疹尚不明确。IL-4是由Th2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其血清水平升高反映Th2细胞功能亢进[10~12]。IFN-γ主要由Th1细胞分泌,其血清水平增高通常反映Th1细胞功能亢进[13~16]。另有研究报道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其Th2细胞功能亢进会刺激B细胞合成IgE,从而参与过敏反应[17,18]。本研究观察组IL-4水平降低, IFN-γ水平升高, IgE水平升高,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Th2细胞功能抑制和Th1细胞功能亢进,进而导致B细胞功能亢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25HVD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提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与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存在密切相关。25HVD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的原因可能是25HVD可促进Th2细胞增殖。而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降低,Th2细胞增殖不活跃,故血清IL-4水平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的原因可能是25HVD与其配体VDR形成复合体,进而与IFN-γ基因启动子区25HVD反应成分结合,对IFN-γ基因表达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19]。血清25HVD水平降低导致对IFN-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IFN-γ分泌增多。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与血清IgE水平无相关性。但有研究发现,治疗儿童哮喘时补充25HVD可降低血清IgE水平[20]。因此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与IgE合成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25HVD缺乏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过程,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可能为其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不足为样本量较少,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倚。

[1] 冉春涛.左西替利嗪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对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7):1015-1017.

[2] 陈耿明,黄国强,黄亿平,等.自血疗法肌肉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376-1379.

[3] 王朵勤,徐金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25-28.

[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免疫学组.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9(7):388-390.

[5] 李兆凤,史同新,王君,等.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9):653-655.

[6] 涂宏伟.自体全血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血清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80-83.

[7] 牟萍,郑罡.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和Th1/Th2分化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3(24):4589-4592.

[8] 祁正红,林先耀,许如菊,等.西替利嗪联合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5):731-733.

[9] 孟祖东,盛晚香,王恒,等.慢性荨麻疹患者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和33水平的变化[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1):22-24.

[10] 杨鹏飞,孙晓慧.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4和 sVCAM-1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5):77-78.

[11] 刘丽娟,杨晶,尚元元,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42-45.

[12] 种玲玲,袁永革,徐益明,等.慢性荨麻疹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IL-4、IL-10、IL-25、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55(45):81-82.

[13] 丁黎,杨景煜,郝雁杰,等.地氯雷他定片与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及IL-4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169-5171.

[14] 胡剑白,刘俊波,游永强,等.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和IgE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6,16(5):691-693.

[15] 柯娅楠,陈月明,余泳,等.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早期疗效及依从性观察[J].广州医药,2016,47(5):79-81.

[16] 胡卫彬.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4):40-41.

[17] 许芸,谭凌玲,汪凯,等.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LRs、Tespa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0):1445-1448.

[18] 唐静,李惠,曾丹,等.维生素D与皮肤相关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6,45(31):4443-4445.

[19] 朱奕绮,唐慧,王朵勤,等.维生素D与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43(4):223-226.

[20] 马一平,李诚让,吴建兵,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维生素D和部分急性时相反应物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6):339-341.

[21] Akashi R, Ishiguro N, Shimizu S,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chronic urticaria and prurigo chronica multiformis: effectiveness of eradication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J]. J Dermatol, 2011,38(8):761-766.

猜你喜欢

荨麻疹维生素血清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