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芒硝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2018-03-15胡吉富陈秀金徐静刘袁洪孙曼彭一然

山东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芒硝乌司淀粉酶

胡吉富,陈秀金,徐静,刘袁洪,孙曼,彭一然

(1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0;2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病情进展快、患者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1]。乌司他丁及中药大黄、芒硝均已用于ANP的治疗[2],但尚未见乌司他丁与大黄芒硝联合应用治疗ANP的报道。研究发现,IL-2、IL-6、TNF-ɑ等炎性细胞因子均与ANP的发病有关[3]。2017年1~8月,本研究观察了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芒硝对大鼠ANP的治疗效果及血清IL-2、IL-6、TNF-ɑ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ANP模型制备及分组干预 取清洁级SD大鼠90只,体质量270~350 g,用普通大鼠饲料喂养2周。术前12 h禁食不禁水。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及联合组,各15只。空白组常规饲养,不干预;假手术组开腹后关腹,不用药干预;另四组采用开腹胰腺多点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ANP模型,观察到胰腺肿胀及点状出血后关腹,术后禁食而不禁水。造模完成关腹后乌司他丁组,静注乌司他丁0.001 mg/g;大黄芒硝组予大黄、芒硝各0.015 mg/g灌胃;联合组静注乌司他丁并予大黄、芒硝灌胃(剂量同前)。

1.2 相关指标观察

1.2.1 对外界反应的敏感性及摄水行为 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各组大鼠对外界反应的敏感性及摄水情况。

1.2.2 血清淀粉酶及IL-2、IL-6、TNF-ɑ水平 干预3、6、12 h每组各处死大鼠5只,取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及IL-2、IL-6、TNF-ɑ。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各组对外界反应敏感性及摄水行为比较 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对外界反应灵敏,能自主摄水。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随时间的推移,对外界反应敏感性降低,其中模型组最为明显。模型组初期大量摄水,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摄水行为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相对稳定。

2.2 各组血清淀粉酶及IL-2、IL-6、TNF-ɑ水平比较 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均<0.05)。干预6、12 h,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P均<0.05)。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IL-2、IL-6、TNF-ɑ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均<0.05)。干预6、12 h,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血清IL-2、IL-6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血清TNF-ɑ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干预6、12 h,联合组血清IL-2、IL-6水平均高于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P均<0.05),血清TNF-ɑ水平均低于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干预后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IL-2、IL-6、TNF-ɑ水平

3 讨论

ANP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胰酶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致病途径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中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胰腺自身消化。病理情况下各种原因导致胰管阻塞,胰腺腺泡仍可持续分泌胰液,可引起胰管内压升高,破坏胰管系统本身的黏液屏障,使导管上皮受到损害。当导管内压力超过3.29 kPa时,可导致胰腺腺泡和小胰管破裂,大量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进入胰腺实质,胰分泌性蛋白酶抑制物被削弱,胰蛋白酶原被激活成蛋白酶,胰实质发生自身消化作用,引起胰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出血及坏死。胰腺损伤过程中,一系列炎性介质起重要的介导作用,且各介质之间相互作用,通过不同途径介导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对ANP的治疗主要是抑酶和抗炎两种途径。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属于蛋白酶抑制剂,不仅对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有抑制作用,还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3]。大黄可抑制酶活性、维护肠黏膜屏障、恢复胃肠功能、保护胰腺细胞、松弛Oddi括约肌及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等作用。芒硝是含水硫酸钠的一种天然矿物的结晶体,有止痛和消炎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肠蠕动,松弛Oddi的约肌,使胰胆管压力降低。本研究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对外界反应的敏感性及摄水行为观察结果证实ANP模型制作成功,且乌司他丁及大黄芒硝对ANP均有治疗作用,但其联用的效果更好。

血清中的IL-2、IL-6及TNF-α均是体内重要的炎性因子,急性炎症时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4]。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ANP早期TNF-α水平升高能对IL-2、IL-6和其自身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诱导作用,促使级联反应的发生,促使炎症介质出现失控性的释放,但因机体具有自我清除的机制,TNF-α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降低[5]。IL-2和IL-6是由Th2细胞所分泌的,有潜在的抗炎作用,其随着机体炎症反应的加重而明显上升[6~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12 h,血清IL-2、IL-6水平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均高于模型组,联合组均高于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符合上述研究结果。干预6、12 h,血清TNF-α水平乌司他丁组、大黄芒硝组、联合组均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均低于乌司他丁、大黄芒硝组。干预6、12 h TNF-α升高幅度不大,推测可能与机体已经开始自我清除有关。卢岩松等[10]研究显示,ANP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 IL-2水平和IL-6水平表现升高。叶永红等[11]报道,乌司他丁与大黄和芒硝联用有助于降低血清TNF-α与IL-2、IL-6的比值。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芒硝治疗ANP的疗效确切,其机制为抑制炎性因子分泌,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1] 陈占峰,陈启龙.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4):461-465.

[2] Protective role of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i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 saccharide[J]. Exp Biol Med (Maywood), 2005,230:281-287.

[3] 刘纳新,刘存丽,施红旗,等.M-CSF乌司他丁、地塞米松对急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10 和GR的影响[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5):336-339.

[4] 黄佰曙,王洁.乌司他丁加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急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0,22(10):22-23.

[5] 刘纳新,曹晓鹏等.乌司他丁、地塞米松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10和GR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30(3):184-186.

[6] 姚建平.芒硝在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缓解症状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19-20.

[7] Ma T, Kang CS, Shao HW, et al. Protectiv effects of ulinastatin on 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release of splenocytes from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s[J]. Eur Surg Res, 2006,38(5):445-450.

[8] 胡滢,周咏梅,陈幼祥.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9):88-90.

[9] 邸瑶,何丽英.细胞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6):529-532.

[10] 卢岩松,张占飞,吴新民.TNF-α、IL-10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1,32(3):176-178,191.

[11] 叶永红,周煜.大黄及芒硝联合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级护理[J].海峡药学,2010,22(2):136-138.

猜你喜欢

芒硝乌司淀粉酶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