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木家具视觉感减量化设计研究

2018-03-15詹秀丽戴向东ZhanXiuliampDaiXiangdo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3期
关键词:轻量线形家具

■詹秀丽 戴向东 Zhan Xiuli & Dai Xiangdong

(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住房资源日趋紧张,人均家庭住宅面积普遍较小,使用简单、轻巧、体型小的家具,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减量化”概念源于绿色设计中的“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生(Regenerate)。实木家具的减量化,简单来说,就是对家具进行“简化”与“减化”设计,以实现家具外观轻巧、材料减量、重量减轻、装饰简化、制造工艺优化与包装运输环节减化,来减少资源和人力的消耗,进而实现家具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并达到低碳绿色制造的要求。

家具产品的外观造型是家具功能与审美形态的整体呈现,决定了家具的物质性与功能性。而家具产品的外观主要通过形状、色彩、比例等来表现,对家具外形减量化设计的研究可以通过装饰减量化、外观尺寸减量化、视觉感减量化等方面开展。其中,家具视觉感减量化设计是指家具视觉上体量感的减量,带来心理上更为直观的轻巧感,这可能不一定直接对家具的重量减量化产生影响,但这亦是家具减量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虚实感

家具的造型往往是多种形态要素的综合组成。这些不同的形式要素通过有机组合与设计,构成了家具的形状特征,它们不仅赋予家具实际功能,也是家具审美的体现。

视觉的轻量感首先来自于形态的轻盈感。从形态上要表现轻盈的感觉,就要避免形态“体块化”,而采用了线、面造型的家具,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则追求线形更纤巧、表面更简薄。一般说来,体块造型给人以沉闷的感觉,而纤细的线形形态和简薄的面形形态能表现出更强的张力。不同线、面、体之间交错结合设计,会带来有视觉上的“虚实对比”,从而使得家具在呈现轻盈的感觉[1-2]。

1.1 虚实结合设计

一件家具在空间中存在的形体可分为两种:本身的实形与家具物体之外的虚形。具体来说,形体所限定的空间,也就是形体占有的实际空间区域,称之为“实空间”(实形),也就是家具形体本身;而对于造型实体所占空间之外,又与形体相关的空间区域,称为“虚空间”(虚形)[3]。举例来说,一把圈椅实体部分所占即为“实空间”,而椅圈和座面所包围的区域即人就坐的空间及椅面下方与椅腿构成的容腿空间等即为虚空间,也是这件圈椅的虚形部分。

而本文所述“虚实结合”的设计,就是将家具中的虚体和实体部分以合适的比例和分割进行设计,在保证家具实际使用功能和宜人性的前提下,虚体部分使用越多,其整体造型视觉的通透、轻巧感越明显。如明式家具常使用点、线、面之间虚实结合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有矮老、卡子花、帐子等,这些设计让整件家具摆脱死板拘泥的形式,变得通透、灵活、轻巧起来。

在设计时,当虚形与实形大致相等,即各占一半时,虚实之间的关系就会显现出来,成为造型中重要的因素[4]。下面以三幅不同虚实比的实木书柜为例,来说明“虚实结合”对家具视觉轻盈感的作用。从左至右的虚实比依次增大,虚形所占比例约为10%,50%,80%(图1)。

通过图1的比较可以看出,家具虚实比越大,其视觉的轻量感越显著,并直接反映在材料使用上的减量。当然,一件家具进行“虚实结合”的设计时,不能仅仅为了实现减量化而不顾家具实际功能和美感的体现,需要虚实结合相宜,考虑合宜的造型比例、分割方式以及家具具体功能实现等更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让虚形占比越大,家具就越好。

1.2 使用线形造型

点、线、面、体等几种形态是构成家具形体的主要要素。而这其中,线本身具有多变的形态且丰富的表达形式。家具材料以“线”的形式出现并构成家具形体,若其整体或大部分由线型零件构成,则称为“线构成家具”[5]。这样的家具具有轻盈活泼、富有韵律的外形特征,同时,线形的设计与使用,其疏密变化、与面形和体形造型的结合使用亦是对家具“虚实感”极佳的呈现方式。

如明式家具使用“虚实结合”的一个特征便是以线形来造型,由线材而不是块材来制作家具,并留下了大片的空间,如中国古典绘画讲究远近、虚实对比相类似,这种使用线形来表达虚实变化的方式不仅带来了家具形体和视觉轻盈感,还能引发无限的遐想。

图2是原创东方家具品牌“自在工坊”曾获国际大奖的“禅椅”。从减量化设计角度分析,便是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具体体现在造型上,即大部分零件都是线形形态,并具有合宜的虚实比例。虽其体量较大,似乎不符合减量化设计理念,但考虑到禅椅的实际使用方式是:供人盘腿上坐,两腿要盘放在椅面上,因而坐深坐宽较普通椅子大许多。

另外其视觉轻量感效果主要表现在椅圈及靠背部分线形的构造上,尤以椅背的曲线设计为胜。“禅椅”椅背线条(图3)从正面看十分纤细、轻盈,但是从侧面看,线宽较宽,这样的设计在节约珍贵材料、实现视觉感减量化的同时,也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因为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虽然这件家具体量不小,但整体虚实比合宜,显示了家具通透、简明的视觉感。且“禅椅”高度不高,重心较低,其稳定感亦佳。由此,这件家具所体现的减量化设计理念是值得肯定与借鉴的。

类似的,在2017年9月的上海家具展上,亦有多家研发新中式系列家具的公司设计并展出了几款以“线”为主、强调虚实变化的新中式家具。如图4所示这两套家具的视觉感都非常轻巧,不似传统中式家具较为沉重、壮硕的体量感。

■图1 虚实比依次增大的实木书柜的视觉轻量感■图2 原创东方家具品牌“自在工坊”的“禅椅”■图3“自在工坊”的“禅椅”靠背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4 以线为主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的“东方新语”(左)与“可矣”家具(右)■图5 以线构为主的“GENNY”扶手椅及其在室内空间中运用的效果■图6 色彩的轻重感■图7 家具色彩的不同带来的视觉轻重感差异■图8 物体重心的稳定与轻巧在家具中的体现

表1 色彩的轻重感影响因素

此外,在国外的设计中亦不乏以线形设计为特点的实木家具,如由Centro Ricerche MAAM设计的“GENNY”扶手椅,其整体造型以线为主,背部用一组“放射状”的线条进行结构,显得通透、自然,变化的线条使得这把椅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和虚实感。在长沙君悦酒店的餐厅内,使用的也是这把椅子(图5)。“GENNY”扶手椅简洁的造型与现代的装饰风格相得益彰。

使用线构成的家具形体,不仅在视觉感上具有轻快简洁的造型特点,并可直接节约大量材料、装饰及加工工时,其带来的虚实变化亦给人视觉上的轻巧感。而且线形的使用在实现了家具减量化的同时与现代的装饰风格十分相配,可以说是实木家具进行减量化设计的一种易行且有效的实现方法。

2 轻重感

通过设计,使物体在视觉上具有比实际自身重量更轻的感受,便是所谓的“轻巧”,即有意削弱物体视觉的重量感,这也是家具“减量化”的方式之一。不同于实体材料上直接的减量,而是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以优化造型物形体的外部体量关系来减轻家具的视觉重量感。具体可以通过使用“轻量”色彩、改变物体重心和视觉中心等方式实现。

2.1 色彩的轻重感

我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里,色彩能通过抽象的形态与人的心理产生共鸣,在产品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形象因素艺术它。冷、暖、轻、重、乐观、消极、冷漠、积极等各种人类的感觉都能通过色彩表现出来[6],当一件家具出现在我们眼前时,首先捕捉到的信息就是色彩。色彩的轻重感,是指色彩形成的厚重感和轻飘、浮动感的传达(图6),首先取决于色彩明度的变化,其次是纯度的影响。一般认为白色最轻,黑色最重;冷色与暗色系色块,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和重力感,具有沉重、下坠的强硬感;而明色调、明灰色调和亮度高的纯色调具有相对轻巧、轻飘的色彩特点[7]。

色彩的轻重感有以下特征[8]:

①主要影响因素

物体的明度是色彩轻重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

低明度--重感;

高明度--轻感。

②明度相同,纯度越高越显轻巧;

明快色--轻感;

灰暗色--重感。

③色相较冷的色彩具有轻感,如天蓝、浅黄、乳白等颜色。

根据表1,针对人们对色彩不同感受来实现视觉感的减量化总结了以下几种色彩使用的方式:

2.1.1 使用明色调、明灰色调或亮度高的纯色调

当无法就家具的外观造型进行减量时,可以考虑通过改变家具的颜色给人造成视觉上的“轻量感”,来达到视觉感减量化的目的。

2.1.2 色彩轻重的视觉平衡

把明亮的色彩放在产品的下部,暗色居于上部,以显示出产品的轻盈和动感;同时,可以选择在家具表面大面积使用轻感色彩,而局部小面积可用重感色,使得家具整体呈现轻盈的色彩感并增加对比和变化。

2.1.3 色彩搭配的统一

在整体色调上应使用单一的主体色,减少过多配色。

当一件家具产品上使用的颜色过多,会造成色彩纷乱难以统一、给人带来繁乱的感觉,同时也会加大家具涂饰工艺的难度,增加生产成本和工时,不符合减量化设计原则。

如图7所示中两件家具,其款式、造型、材料均相同,唯有色彩上的区别,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左边黑色的这件家具更为沉重,而右边的家具相对而言视觉感更显轻巧,其大面积使用白色色调,在局部小面积使用了深褐色装饰及古铜色的金属拉手,使得家具表面富有变化。这件家具没有使用过多的装饰和色彩,体现了视觉轻量感和工艺的减量化却做得了不令人感到单调乏味。

色彩和亮度的变化决定了人的视觉表象;色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产品外形的直观感受。实木家具通过良好的色彩设计,能给在给人视觉上的简洁感和心理上的轻量感,这也是家具减量化设计中需要研究的一方面。

2.2 重心和视觉中心的改变

物体重心一般与产品的尺度有关,尺度较高的物体重心也较高,带给人轻巧感,所以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师一般通过提高产品重心来获得轻巧感;而尺度较低的物体,其重心也较低,给人以稳定感。因此,适度地提高重心,可以使物体显得轻巧并具有“向上”的张力,当这种张力随着重心进一步提高或轮廓线条的倾斜、弯曲而产生向上或向外扩张的趋势时,其形态就会表现出上升、轻盈的感觉。同理,视觉中心偏向产品的下部,可产生稳定感;视觉中心偏向产品的上部,则可产生轻巧感[9]。

以图8所示这两件家具为例,其造型相近,为同一系列,左边的家具重心高,在视觉上更有轻巧感;右边的重心低,显得稳重。

此外,还可以通过直接将结构件融入家具造型和装饰形态,成为视觉中心的一部分,以简明扼要地表现出造型的轮廓,在减化装饰部分的同时提升家具所在空间的流动感,让家具更为简化,视野更加通透。

比如,台面边缘既是家具结构件又是可设计的造型部分,其结构线型的改变也能调节家具的体量感。在零件的断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或棱边倒角半径大的零件视觉感受体量较小[10],因此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也常用在台面边缘下侧倒圆或斜面的方法,来达到厚台面视觉上的减量化设计。

3 结语

产品形态设计的简洁、纯粹是现代工业产品鲜明的特色,也是时代的特征,实木家具外观造型的减量化设计正是实践这样的理念。通过改变家具的颜色、使用虚实结合等设计方法来实现家具视觉上的轻盈感也是对家具减量化的一种实际表达。当然,应该指出的是通过色彩以及视觉感的轻量化来表现家具的减量化是一种造型设计的手段,但一味地追求轻巧的视觉感,可能会造成家具轻浮、漂浮不定且过于跳跃的感觉。因而,在稳定中有轻巧、轻巧中有稳定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稳”中求“轻”,才是家具视觉感减量化的合适尺度。

[1]戴佩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包装工程,2005,(06):200-201.

[2]戴向东.创新驱动 务实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05.

[3]黄嘉琳.家具设计中的“虚空间”[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07):18-19.

[4]东野.家具设计中的虚实关系[J].家具,1987,(04):11-13.

[5]刘文金,邹伟华.家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王毅.产品色彩设计[M].北京:北京化工出版社,2016.

[7]陈小清.色彩构成与设计[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8]杨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谢庆森.工业造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10]关惠元.现代家具结构讲座第三讲:传统实木家具结构及结构的现代化[J].家具,2007,(03):48-53.

猜你喜欢

轻量线形家具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弯曲连续梁拱桥梁结构线形控制关键技术
轻量新能源汽车应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匹配的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我对轻量型并继竿的看法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外出的最“重量”武器是最“轻量”化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