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菜蛾对蔬菜的为害及高效防控

2018-03-15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330700敖礼林江西省奉新县老科协330700宋孝才

新农村(浙江) 2018年2期
关键词:苏云金十字花科小菜蛾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330700) 敖礼林江西省奉新县老科协(330700) 宋孝才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日趋严重的害虫,发生广泛而普遍,为害大,还可为害番茄、马铃薯、生姜和板蓝根等。近些年,由于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快速发展,食物源全年不断又丰富齐全,为其提供了更为多样又理想的越冬场所,致使危害日趋严重,加大了防控难度。蔬菜从苗期到开花结实等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它的为害,对其防治无法“速战速决”,应坚持综合、有重点的持久战,否则防效有限。

1.生活习性及为害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有很大不同;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江苏和江西等,一年发生10~14代;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一年发生3~6代;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一年发生3~4代;海南、台湾和广东的部分地方,一年发生17~22代。长江流域,它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各虫态终年可见;在长江以北地区,则以蛹在寄主茎枝和野外越冬植物的枝杆内越冬;在海南岛和台湾等地,一年四季可不停为害。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小菜蛾的为害高峰期是4—6月和8—11月;长江以北地区,为害高峰期是4—7月;广东和福建等地,为害高峰是9—11月。小菜蛾成虫昼伏夜出,羽化当天雌、雄蛾即交尾,交尾当天多数在傍晚产卵。成虫飞行力较弱,白天受惊后才会起飞,远距离迁飞要借风力。成虫黄昏后开始活动,对黑光灯等有强趋性。当平均日气温10℃以上,如果晚上又无风、无雨,7~10点可达扑灯(点灯诱杀时)高峰。成虫喜在白菜和甘蓝上产卵,多产在叶的背面近叶脉处,卵多单产;冬季卵产于叶基部;卵适宜孵化的温度是25~30℃。温度适宜和蜜源较好时,雌蛾产卵也多。适宜小菜蛾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0~30℃,它可耐0℃低温和42℃的高温;降雨适中和温暖宜人的天气为害尤烈。气温35℃以上时,卵的死亡率超过90%以上。连续阴雨、高湿或大雨等,易致幼虫染病死亡或直接杀死。复种指数高、十字花科蔬菜间作套种、周年种植和野生食源植物多的地方,小菜蛾会多发和重发,有时甚至猖獗发生。孵出不久的小菜蛾幼虫会钻入叶片组织内部,取食叶肉,仅留下透明的表皮;成熟的幼虫取食叶片成小洞和缺失,严重时食成网洞样。十字花科蔬菜苗期,幼虫为害心叶、嫩茎和较嫩的荚果等。老熟幼虫在叶背或老叶上吐丝结茧化蛹,有的也会在野草上结茧化蛹。保护地蔬菜发展多的地方,小菜蛾的发生和为害明显加重,有的为害极重,造成的损失超过70%~90%,绝收的也不鲜见。

2.农业防控

(1)十字花科蔬菜尽量不要一年四季连作,也不要间作、套种。最好与水稻、豆类蔬菜等轮作,可压低虫口基数,控制为害。

(2)条件许可时,可实施夏季或秋季休耕,斩断桥梁寄主源,可大大减少虫源,有较明显的控管作用。

(3)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要及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和野草等。

(4)油菜要与白菜等隔离种植,如利用山、河、水库等阻隔,对减轻为害有作用。

(5)此虫发生多或为害重的地方、季节,可用防虫网全程覆盖种植甘蓝和白菜等。

(6)夏、秋季深耕晒地或灌水闷地4~5天,可减少虫源。

(7)小菜蛾发生重的季节和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也可在田间插或挂黄色诱虫板,能诱杀大量成虫。

3.生物防治

(1)幼龄(二龄前)幼虫盛期,最好选雨后或早晨露水没干时,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25千克喷洒;或每亩用100亿活芽孢/毫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30千克喷洒;或每亩用15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25千克喷洒,都有好的防治效果。

(2)幼龄幼虫期喷洒Bt(苏云金杆菌的一个变种)生物复合制剂700~1 000倍液,或300亿/毫升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制剂2 000倍液,每亩、每次喷洒药液25~30千克,防治效果可达75%~90%。

(3)将胶型性引诱剂诱芯用细铁丝吊在水盆上方(距水盆水面3~4厘米);水盆盛满水,水中加入少许洗衣粉或洗洁净,每亩设置3~4个性诱水盆,可有效诱杀成虫30天左右。水盆设置要高于作物35~40厘米。

(4)每株白菜等有小菜蛾幼虫1~2头或成虫羽化后4~5天,每亩设4~5个点释放弯尾姬蜂蛹或成虫150~200头,可较好寄生小菜蛾的幼虫,防控作用较好。寄生蜂释放后的15~20天内,禁止喷洒任何化学杀虫剂,以免危害寄生蜂。

4.农药防治

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且发展快而强,现在有的菊酯类和氯氰菊酯类等农药在一些地方小菜蛾已产生高度抗性,应停止使用这些农药。防治此虫时要选用对路、高效、低毒或无毒的农药,并做到定期轮换、交替或混合用药,尽量削减或杜绝抗药性的产生。二龄幼虫前是用药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随着虫龄的增加,防治效果将越来越差。

(1)20%除虫脲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50%丁醚脲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1 200~1 500倍液,每亩、每次喷洒药液25~300千克。

(2)1.8%阿维菌素乳油1 300~1 500倍液,或0.5%苦参碱微乳剂700~1 0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乳剂1 300~1 500倍液,或0.4%蛇床籽素乳剂500~600倍液,每亩、每次喷洒药液25~30千克。

(3)20%甲氰菊酯乳油2 300~2 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300~2 500倍液,每亩、每次喷洒药液25~30千克。

猜你喜欢

苏云金十字花科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苏云金杆菌林间防治竹舞蚜试验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效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苏云金杆菌在山西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