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歌谣探究*

2018-03-15

黄河之声 2018年23期
关键词:仫佬族衬词山歌

陈 柳 希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仫佬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及周边的县城,仫佬族人民信奉神灵、信仰巫术,据史料推断“依饭节”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依饭”一词在仫佬族语言中是“正在还愿”的意思,“依饭节”这一盛大的祭祀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丰收、祭拜神灵、保平安,节日活动通常是举办一天,多则三天。“依饭节”期间祭祀时音乐严格的按照程序贯穿其中,依饭节的祭祀表演综合了多种音乐形式,“依饭歌”的音乐体裁类型也十分丰富,除了个人独唱还有众人齐唱以及对唱,内容不仅仅有长篇叙述,也有短小篇幅的词句。“依饭节”整场祭祀的仪式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酬神、唱神、娱神,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依饭节”歌谣进行探究。

一、“依饭歌”唱腔

“依饭节”中歌谣的唱腔主要分为“诵经”、“吟诵”以及“吟唱”,曲调委婉,具有浓郁的仫佬族山歌特点。“诵经”主要是诵念,没有明显的旋律线条,只是要求诵者在诵念的过程中,开头第一个字必须做到声音洪亮,中间则要求诵念时字节能够平稳,声音要比开头的第一个字音量要稍弱;“吟诵”在演唱方面与“诵经”要有所不同,更具有歌唱性,一般是三人合作演唱,一人领唱,二人和;“吟唱”则与我们所接触到的歌剧中咏叹调比较相似,“吟唱”时演唱者需要佩戴角色面具进行演唱,同时要求一边背唱台本,一边舞,并且使用的是当地的语言,在演唱到句末时,通常使用衬词来进行押韵。

演唱谱例:

二、“依饭歌”的词

仫佬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体系,但是其民歌主要是用“土话”(土拐话)演唱,很少用仫佬族本族语言演唱,但也有部分歌曲是保留着本民族语言歌唱。在祭祀时所用的依饭歌与日常山歌不一样,与日常山歌相比,“依饭歌”即兴创作的可能性非常小,很少会出现口头创作,“依饭节”祭祀的歌曲大多数唱本中都是有着固定的演唱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是抒情性比较差,祭祀时会根据不同的需求、特定的仪式而演唱不同的祭祀歌,歌词中有着浓郁的地方性特色,歌谣的词曲十分讲究,歌曲的歌词大多数为方整型,节奏自由。大多数歌谣以七言为主,部分也会出现三言、五言以及七言相结合的情况,运用比喻、比兴、夸张等手法塑造出生动形象、活泼鲜明的歌唱角色。

三、“依饭歌”的曲

“依饭歌”歌谣调式通常以五声徵调式为主,也有五声音阶、六声音阶的形式,以及同声二重唱,音域不宽,通常在八度之内,旋律起伏不大,较为平稳,并且很少出现装饰音,朴素自然。其节奏和仫佬族民歌相比节奏特点想同,节奏规整,2:1这种节奏时值是“依饭歌”的主要特点。在祭祀中请神以及叙述时用的曲调结构以一句、三句、四句式为主,由祭祀演唱的师公按照祭祀的需求进而演唱。由于仫佬族民歌很少出现有乐器伴奏,所以在同声二重唱时,为了能够统一歌唱时音高的和谐统一,通常高声部的旋律要比低声部的旋律早出现一到两拍。高声部在演唱时音域常常为纯五度,旋律十分平缓,以级进进行为主,很少出现大跳。大多数的歌谣只是在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的地方会出现一个跨度大的起伏,并且最后落到歌谣旋律的主音上。而低声部通常是从“羽”开始,级进进行到“徵”,低声部通常和高声部会形成一定音程的和声,如:同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单声部的歌曲织体结构简单,句末多使用衬词拉腔。衬词多为:“啊、啦、咧、哟、喂、啰、嘛”

例如:

四、结语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依饭节”的歌谣文化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与仫佬族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依饭节”系列活动体现出浓烈的仫佬族文化特色,依饭节中的祭祀音乐作为仫佬族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饭歌”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更多的音乐创作之中。

猜你喜欢

仫佬族衬词山歌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山歌还要妹起头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山歌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苗山歌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