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检测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3-15杨晓玲
杨晓玲
(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 雅安 6252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疾病又称为“冠心病”(CHD),该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发病机制:主要多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血流管腔逐渐狭窄,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脏缺血缺氧现象,导致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坏死,最终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甚至是循环代谢紊乱的一类复杂性心血管疾病[1]。在我国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其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且正逐渐趋于年轻化发展。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检查主要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但由于对血管损伤大、风险高,导致其普遍应用度差[2]。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选取52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心病的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2例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7∶25,平均年龄(58.5±8.2)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8∶24,平均年龄(59.2±7.8)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5±1.2)年。冠心病患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1例、心肌梗死12例、稳定性心绞痛10例以及其他病变7例。上述资料比较显示,无较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参照《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纳入,均符合WHO颁布的判定标准;(2)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样本。(3)冠心病患者均表现为胸骨中央型压榨样疼痛,且疼痛随病情发展逐渐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等症状[3];(4)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存在心血管粥样硬化现象。排除标准:既往合并有心肌梗死、房颤及心律失常等心功能不全患者,碘过敏患者,以及合并有脑、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
1.3 检查方法
所有人员均在清晨空腹进行釆血,护理人员准备止血带、棉签、碘伏、无凝试管、一次性采血针等,采集静脉血3~5ml,然后放置于抗凝试管后送检。经离心后,选取上层血清进行待检。对于血清胆红素进行HF240-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为上海基恩科技公司生产,采用钒酸盐氧化法进行测定,尿酸(UA)采用氧化酶检测法,所有人员均在完成质控后,再进行各项指标检测[4]。
1.4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人员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包括直接胆红素(DBiI)、总胆红素(TBiI)以及间接胆红素(IBIL)以及尿酸水平。
同时统计Gensini 积分,主要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对冠状动脉血管图像的记分分段标准评分:分别记录统计冠状动脉上每一处管腔病变狭窄程度积分和病变部位积分。其总血管病变积分=冠状动脉上每一处管腔病变狭窄程度积分×病变部位积分。管腔狭窄程度积分判定标准:(1)狭窄程度范围在1%~25%为1分;(2)狭窄程度范围在26%~50%为2分;(3)狭窄程度范围在51%~75%为4分;(4)狭窄程度范围在76%~90%为8分;(5)狭窄程度范围在91%~99%为16分;(6)完全闭塞为32分。可根据积分结果将其划分为4组,0~1分为一组、2~20分为一组、21~40分为一组以及>40分为一组[5]。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一的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若两组对比有差异,则P<0.05,显示可纳入统计范畴。
2.结果
2.1 尿酸水平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统计
实验组患者尿酸指标水平明显较高于参照组,且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水平则较参照组低,P<0.05。详细情况可见表 1。
表1 尿酸水平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统计[umoi/L,±s]
表1 尿酸水平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统计[umoi/L,±s]
组别 例数 DBiI IBIL LBiI UA实验组 52 4.73±2.58 11.52±5.21 6.86±1.25 375.6±26.8参照组 52 6.55±2.64 15.89±5.69 9.58±1.26 285.7±25.9 t -- 3.555 4.084 11.051 17.39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狭窄程度对检测指标的影响变化
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来计算Gensini 积分,进一步反映冠心病的病情进展,伴随着积分增加,其尿酸指标水平逐渐升高,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逐渐下降。如图可见表2。
表2 不同狭窄程度对检测指标的影响变化
3.讨论
冠心病根据临床卫生部的分类标准,可分为5类,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猝死等,临床上主要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及行为的变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些疾病均属于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几率[6]。冠心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患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传感通路受阻及心肌缺血时间较长等因素密切相关[7]。冠心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中央胸腔压榨样疼痛,随病情进展,可能会向颈肩部、后背以及手臂等部位放射,同时伴有眩晕、乏力、寒战、出汗、恶心、晕厥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现象,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8]。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冠心病及早检查诊断,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研究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发现低胆红素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胆红素属于各类肝胆系统较多见的检查项目,同时也可反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的检查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当前,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为心电图,主要在临床急性症状发作后进行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身体存在较多的辐射,可能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冠心病发病后,患者机体内的血清胆红素不断降低,会使血浆抗氧化能力不断降低,从而加快了LDL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机体内的胆红素与血清蛋白以及自由基相结合以后,可以形成新的结合体,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内的氧化作用,进而可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有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尿酸含量的溶解度明显降低,极易发生尿酸盐结晶,从而沉积在血管壁,从而引起了高尿酸血症,可直接对血管粘膜造成损伤,进而加速来了血小板凝集,极易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冠状动脉堵塞。另外,通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管腔狭窄进行确诊,再采用Gensini积分来判定狭窄程度,其统计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逐渐升高,管腔狭窄病情越严重,且尿酸水平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多血清胆红素及尿酸进行联合检测,可早期冠心病的临床体征,利于早期筛查诊断,同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也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准确、丰富的理论依据,推广应用价值高。
[1]何秀君.浅论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9):14-15.
[2]马晓东.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8-9.
[3]王琰伟.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23(5):74-75.
[4]杨春花,杨晓霞,陈秀红.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7):253.
[5]Zheng-Yun Zhang M D,Lu-Qin Bian M D,Sung-Joo Kim MD PHD,et al.Inverse Relation of Total Serum Bilirubin to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 Detected by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in Males[J].Clinical Cardiology,2012,35(5):301-306.
[6]李祥安,张金冬.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86-87.
[7]代方英.检验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31-233.
[8]蒋洪昆,刘怡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 健康之路,2016,15(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