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3-15张盛高吴学均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肠套叠包块灌肠

张盛高 吴学均

(隆昌市人民医院外三科 四川 隆昌 642150)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特征多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若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导致肠坏死,需接受手术切除治疗[1]。目前超声检查是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措施,可避免常规检查辐射损害,简化诊疗过程,辅助空气灌肠修复。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应用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疗效较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1例肠套叠患儿,将46例接受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另45例接受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的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中男童25例,女童21例,年龄2~5个月,平均年龄(3.59±1.48)个月,发病时间13~24h,平均时间(18.58±1.44)h。观察组患儿中男童23例,女童22例,年龄2~6个月,平均年龄(3.54±1.44)个月,发病时间12~24h,平均时间(18.59±1.48)h。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满足《肠梗阻诊断治疗》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选取患儿仰卧位,做好润滑工作,并置入导尿管。在数字胃肠机下监视,将灌肠仪参数设为60~100mmHg,缓慢注入空气,应用脉冲的方式进行加压,直至肠套叠组织阴影消失。观察组患儿接受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选取仰卧位,做好麻醉及灌肠处理,配置好灌肠液,打开超声诊断仪,在监视下进行操作,在压力仪器的作用下缓慢注入灌肠液,灌肠的同时做好手法按摩,待肠套叠包块逐步减少直至消失后,停止灌肠,拔出导尿管,排出灌肠液,术闭。

1.3 评价指标

比较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比较(±s)

对照组 46 27.56±4.58 30(65.21)观察组 45 15.29±3.84 42(93.33)t/x2 / / 24.050 P//0.000

2.2 两组患儿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小儿肠套叠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幼儿肠道解剖特点不同于成年人肠道,婴幼儿肠道长度是身长的7~8倍[3],肠壁较薄,肠套叠病灶部位较隐蔽,自主复位较难,易引发肠道坏死、重复畸形。传统灌肠复位法多使用钡剂灌肠,该种灌肠方法安全性较差,钡剂容易进入腹腔,并发肠道穿孔及腹腔内膜感染。且X线照射容易导致肠粘膜损伤,可重复操作性较差。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是在超声监视下利用水压灌肠法复位肠套叠,一次性手术复位成功率较高。张俊丽等[4]研究认为,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能快速探寻病灶,拓展手术视野,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肠套叠位置,从而进行针对性灌肠复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能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一次性复位率及术后发热、腹泻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提示,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能可减少灌肠时间,准确复位肠套叠病灶,且安全性较好,不易产生腹泻、发热不良反应,这与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优点有关。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操作原理简单,手术视野较好,可直观、快速的探查到包块具体位置,判断包块大小,医生能根据包块超声图像特点设置灌肠液流速及压力,实行一对一治疗,故而一次性复位率较高。

综上所述,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较传统X 线灌肠复位术能显著降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复位率,减少患儿术中痛苦,且不良事件发生较少,安全性较优,值得推荐使用。

[1]孙博,田军,班永光,等.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0):1825-1828.

[2]周永坤,许振国,朱勇.肠梗阻诊断治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张超群,王彦.超声引导水压灌肠与X线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500-501.

[4]张俊丽,胡长春.空气灌肠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1):53-55.

猜你喜欢

肠套叠包块灌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