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阻力量训练与稳定性训练对上肢力量表现影响的研究

2018-03-15

运动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稳定性实验组

赵 墨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体能训练一直是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体能训练主要集中在四肢的一维和二维运动,这与竞技运动项目中大多数的多关节和多肌群参与的多个平面的全身运动并不相符。尽管躯干部位的肌肉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负责完成人体的运动,但作为人体运动链的中间环节,作为上肢和下肢连接的“枢纽”,它们的“收缩”同样是人体运动合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不仅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和关节的运动建立稳定的支点,还能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关节的运动效率。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对身体的稳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尤其在同场对抗性项目中,具备良好的身体稳定能力成为运动员发挥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将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维持身体稳定状态的能力称为身体的稳定能力。目前,我国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包括了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但却缺少了对动态稳定能力的训练,而德国、美国及挪威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重视对稳定能力的训练,并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所以,我们应尝试开展运动员稳定能力训练的研究, 为我国运动员体能提高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这也是对我国体能训练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抗阻力量训练与稳定性训练对上肢力量表现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体能训练、力量训练方面的专著,登录中国知网查阅并下载阅读相关学位论文、期刊、学报,在国外学术论文网站查询近年相关文献综述。

1.2.2 实验法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普通在校学生(样本含量为16)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8人。一组为“稳定性训练组”,即实验组在抗阻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稳定性训练;另一组为“抗阻力量训练组”,即对照组。实验前先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训练年限)通过SPSS 19.0软件和Excel 2012的独立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实验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12设计的独立t检验、配对t检验以及协方差分析,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等长肌力测试结果、力—速度模拟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及数据的处理。

表1 训练实施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

2 研究结果

2.1 实验前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训练实施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结果,等长肌力测试(最大力量)和力—速度测试经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实验后测试结果

对照组被试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比较结果,经过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实验组被试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比较结果,经过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2 对照组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对比

表3 实验组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对比

3 讨 论

(1)训练实施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结果,经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被试者是随机选取。(2)对照组被试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结果比较,经过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平均数±标准差(M±SD)比训练前数值有明显提升,表示抗阻力量训练对被试的肌肉力量有改善。(3)实验组被试训练实施前与训练实施后比较结果,经过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稳定训练对被试的肌肉力量有改善,原因同上。(4)经过比较对照组训练前后与实验组训练前后2个表格中的P值,P值越小差异越显著,可以看到实验组的P值均比对照组的P值小,因此稳定训练的效果比抗阻力量训练要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抗阻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均能使上肢力量得到提高,既而使运动员相应的运动能力提高。

4.2 稳定性训练对提高上肢力量表现有很好的效果,无论在提高其最大力量,还是在提高其力量速度方面。稳定性训练是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是动态的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这种训练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稳定的外力支撑身体的弊端,通过神经肌肉功能不断调整自身的不稳定的状态,实现稳定肌群功能能力提高的同时使运动力量增强,因此具有传统抗阻力量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

4.3 进一步通过实证性研究检验核心稳定性对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影响,包括对身体形态、机能、质和专项技术动作在内的多个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因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具体效果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教练员和运动员。

4.4 进一步加强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竞技运动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对专项技术动作的生物学分析,了解其核心稳定性特征,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专项竞技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要满足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专项运动损伤预防的需要。

4.5 注重抗阻力量练习与稳定性练习的结合,注重传统体能训练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融合,以功能性训练为目标,同时兼顾时效性和安全性,核心稳定性训练同样遵循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建议运动员在核心稳定性训练时要与专项特征相结合,不可盲目地随从。另外,如何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相结合,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训练[J].体育科学,2007(9).

[3]周兴旺.中长跑技术的教学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4):125-126.

[4]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9):18-20.

[5]PAULJ GOODMAN. Connecting the Core[J].NACA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4,3(6):10-14.

[6]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66-68.

[7]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8]王安利.体能训练的误区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稳定性实验组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弱电网条件下V2G充电桩的并网稳定性分析与改进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