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拉斯普京短篇小说《下葬》中的宗教观
2018-03-14张婉玲
张婉玲
摘要:拉斯普京创作的年代,俄罗斯社会面临巨变,动荡不安,人民物质生活贫苦,精神关怀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宗教人文关怀。短篇小说《下葬》中,拉斯普京阐释了宗教对俄罗斯人的巨大影响,表达了东正教思想中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他坚信虔诚的信仰是拯救灵魂、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拉斯普京;《下葬》;东正教
瓦连京·格里高利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аспутин,1937-2015),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自童年起,拉斯普京对村民们淳朴的民风和虔诚的东正教信仰耳濡目染,这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20世纪70年代,拉斯普京接受了洗礼,正式成为一名东正教徒。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笃信宗教的理想人物形象,诠释了渴望救赎、恩慈和爱的东正教思想。
短篇小说《下葬》创作于1995年,拉斯普京用冷静的笔触对俄罗斯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宗教人文关怀。小说的主人公巴舒达是典型的俄罗斯底层中年妇女。母亲的去世令她无暇悲痛,因为按照东正教的习俗,安葬死者需要经过一系列繁冗复杂的过程,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一贫如洗的她根本无力支付这些费用。别无他路,她在旧识斯塔斯的帮助下,将母亲偷运出城,简单地埋葬在了一块林中空地中。经历了生活的不幸和重重磨难,绝望的巴舒达最终选择寄望于宗教的救赎。
一、灵魂深处的宗教意识
自公元988年罗斯受洗以来,东正教对俄罗斯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东正教是俄罗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苏联时期广泛宣传无神论的情况下,东正教的发展也未曾就此偃旗息鼓,可见它的影响是植根于俄罗斯人灵魂深处且不可磨灭的。拉斯普金本人一生致力于用文字反映俄罗斯现实、拯救俄罗斯精神。他对人类道德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对艺术的敏锐感觉,使他不能不热衷于探索精神的终极价值[1]。
小说中,巴舒达自认为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她从不去教堂忏悔,不屑于繁冗的宗教仪式,她的日常生活看似与宗教毫无交集。但是,她却将自己没有亲生子女的原因归结为“上帝对她堕胎的惩罚”;她把母亲的死亡比作“向生命的回歸”,对违背东正教仪式私自安葬母亲的行为无比地自责愧疚;她甚至曾劝诫养孙女接受洗礼。由此可见,巴舒达对宗教自始至终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她的东正教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在最后她的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在巴舒达准备安葬母亲的前夕,文中多处提到“圣像”、“白布单”等重要的宗教意象。圣像是俄罗斯东正教的独特标志,圣像崇拜是东正教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东正信徒从出生直到死亡都要有圣像相伴。”[2]东正信徒的遗体要盖上白布单,象征着在基督的庇护下。[3]巴舒达“记得要将圣像放在母亲的棺材中”,“小心翼翼的为母亲披上白布单”。由此可见,她深谙东正教的文化习俗,宗教对她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拉斯普京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表面上看似不信宗教、无视宗教礼仪的人,诠释了东正教对俄罗斯精神的影响:它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心灵和价值观,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
二、东正教对苦难者的怜悯
在东正教的影响下,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充满了怜悯苦难者的心理。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中不乏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怜悯和同情。东正教的怜悯观在拉斯普京的作品中表现的十分突出。小说《下葬》的背景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迅速衰退的经济,巨大的贫富差距,崩坏的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毫无希望的人生压垮了贫苦的人民。主人公巴舒达正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艰难的生活使她的心灵饱受创伤。拉斯普京的言语间充满着对巴舒达的人道主义关怀。
小说中,巴舒达迫于拮据亲自为离世的母亲清洗身子。阿克西妮娅是虔诚的教徒,这个行为实际违反了东正教的传统,而拉斯普京却认为“尽管这件事好像不该她亲手去干,但是上帝会原谅她的。”在巴舒达去往埋葬母亲的地点的路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路上没有行人,所以他们的活动并没有被人发现。尽管“巴舒达的行为违背了某种十分严肃而神圣的东西”,上帝仍出于慈悲允许她进行这种“蓄意谋划”。在将阿克西妮娅安葬后,天空下起了大雪。“这场雪来得正好,仿佛是对他们这些人的违背习俗行为的原谅,仿佛是上天对人们的无能为力和随心所欲的宽容。”在东正教的教义中,白色象征神圣的恩典之光,上帝的非受造之光。这场突如其来的白雪,洗涤了巴舒达的“罪恶”,让这个不幸的人的灵魂更靠近上帝。对待虔诚的教徒阿克西妮娅,文中描写道“阿克西妮娅·叶戈罗夫娜的棺材很宽敞,她的墓坑更宽敞。”“周围是一片天光明亮的宽阔地带,她在这里长眠不会忧伤,风儿阵阵穿过沉甸甸的、难以刮弯的枝头,昼夜会有音乐的伴奏。”对于东正教徒来说,死亡代表着新生和永恒。她没有机会按照古老的传统走完最后一程,但上帝却不计较她的“过犯”。正是上帝之爱的怜悯情感,造就了东正教徒同情弱者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三、信仰是获得救赎的唯一出路
从整体来看,小说的叙述基调偏沉重、黑暗。但在书中出现了两次对“光”的着重描写,有着深刻的寓意。“光”的涵义引自《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九节中指出,“耶稣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在东正教中,光是神圣信仰的象征。
巴舒达的养外孙女塔尼卡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在她年轻、纯洁的灵魂中,保持着对东正教信仰的渴望。她曾为阿克西妮娅在教堂买了一个圣像。在与巴舒达的一次交谈中,她劝告姥姥接受洗礼。在大家准备抬走阿克西妮娅的棺材之前,塔尼卡“看着太姥姥的脸,那张脸半分钟内向她叙说了许多,安详的脸被冥间的光线照亮,朝向她一个人。使小女孩敏感的心灵感到一阵灼痛。”只有塔尼卡能够看到这束光,她就像是另一个阿克西妮娅,选择了信仰,选择了救赎。在小说中,塔尼卡出现的频率并不多,可以说是次要人物。但是她的存在却有着必要的意义。塔尼卡就好比一束“光”,照亮了原是无神论者的巴舒达的灵魂,使她逐渐地向宗教靠拢。
俄罗斯作家阿纳尼耶夫说过,“苏联解体后,人们找不到新思想,精神无处寄托,于是转向教堂,修道院。”[4]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对巴舒达的描写,“回家途中,巴舒达顺路走进一座教堂。她第一次独自站在圣像下,吃力的举起一只手画十字,在圆形铜托架上,点燃的蜡烛在渐渐溶化。巴舒达为自己取了几只蜡烛,笨手笨脚的点燃后插到烛架上,一支是为了追荐谢廖加这位上帝奴仆的亡灵,另外一支是为拯救斯塔斯的灵魂。”[5]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在阿克西妮娅和塔尼卡的影响下,万念俱灰的巴舒达最终选择了寄望于宗教。别尔嘉耶夫认为:“基督拯救的力量在于复活的奇迹,这种奇迹是不可证明的,它只为信仰,为自由所知。”[6]拉斯普京对巴舒达命运的描写,正诠释了自己“信仰是获得救赎的唯一出路”的宗教观。
拉斯普京创作的年代,俄罗斯社会面临巨变,动荡不安。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深刻地描写了底层人民的困境和彷徨不安,并主动肩负起为苦难的俄罗斯人寻求出路的使命。这条路就是东正教,拉斯普京坚信,只有信仰才能使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减轻苦痛,通往真正的光明。
参考文献:
[1]王培英.论拉斯普京创作中的宗教意识[J].北方论丛,2006(2).
[2]徐凤林.东正教圣像的神学含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3).
[3]徐凤林.俄罗斯东正教丧葬仪式的灵性关怀[J].世界宗教文化,2014(2).
[4]任光宣.我非常乐观地看待俄国文学的发展进程[J].俄罗斯文艺,1998(1).
[5]拉斯普京.幻象——拉斯普京新作选[M].任光宣,刘文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