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科书:致力于教育创生的校园空间重构
2018-03-14王东敏
王东敏
南京市竹山小学创办于民国初年,原是骆村“义塾”,开设算术、体育等课程,招收本村及邻近竹山、周村的孩子来此读书,以期“健体、启智、明理”,后改办为“白云观小学”,时乃江宁县第一所民办全日制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改制为公办初级小学,更名骆村小学,其后两次易地翻建,一次迁址,由“骆村小学”到“南京市竹山小学”,从“村完小”升格为“江宁区管学校”,办学追求也一路前行:“人人有发展,天天有进步”——“做最好的自己”——“自由自觉自为”。现今的竹山小学已成为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推进非遗进校园先进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南京市特色文化项目学校、南京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展现出的建筑文化、环境文化、人居文化、课程文化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一所有温情的学校,拥有温暖而有场所感的环境,有温馨而有意义的生活,温厚而忘我付出的老师;一所有选择的学校,各种课程,运动类的、艺术类的、文化类的、科普类的、实践类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子。
2012年7月,南京市竹山小学(以下简称“竹小”)因启动“防地震加固改造工程”而遇重构契机,同时也面临重构挑战。开始时设计方只想着原样加固,施工方只管加固后恢复原样,管理方只是抓一下工程流程,監理方只要不出事,校方几乎没什么话语机会。重要的,每一方都在“赶”。因校而生、适切有个性的重构,没有可能。何去何从?
一所学校,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与时俱进,物化层面的空间形态、建筑、景观、设施等一旦形成,基本不再有机会改变。学校是我们的,是自己的家啊,怎么能听之任之?
一、我们在思考
1.空间问题是个教育课题。
校园是学习场所,更是滋长人性的地方。所以学校空间,从来不是纯粹的空间,而是极重要的教育课题。2000多年前的孟子说过,“居移气,养移体”,意思是生活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气质和身心健康。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就特别注重书院的选址、营造。毫无疑问,学校空间影响着人的精神特质,关乎着人的身心健康。
学校空间,涉及学校位置、地上地下建设和空间布局及功能、整体的空间利用等。没有空间,就无法开展教育活动。空间怎样设计、实现,决定着学校外观和办学内涵,影响着教育效果。理想的学校空间管理和营造,应该是“先理念、再课程、后建造”,即营造一所学校,先要做办学定位、文化定位研究,在明晰定位指引下,创生课程体系,然后才是建造上的规划、设计和落实。这样,物理层面的空间营造,定是经过教育的考量,赋予了教育意蕴,承载了办学思想。现实情况,往往相反,由政府或者开发商建造学校,建的人不管办学,也不需要管,更不懂教育。真正懂教育来办学的,不管建造,管不了建造,客观上也不懂建造。如此建办分离,十分不利于高品质学校的建设。
2.空间重构意在塑造场所精神。
譬如居所,一个人的居所,一定体现这个人的精神。自己建的房,或者买的毛坯房、精装房,变成居所,同等条件下的结果人各不同,源于主人对空间的理解和构造。作为人成长的公共场所——学校,说的再重要都不为过,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需要什么样的场所精神,而场所精神的塑造,靠的是空间重构。像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整个校园自然散落在一片壮美的山水画卷中,宛若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这是王澍先生对空间的独特重构。又如岳麓书院,一进去就会被打动,觉得是读书人的圣殿,是有文化的地方,下意识地声音放小,自然而然地不随地扔垃圾、吐痰,气场不一样。用气度规范人,是典型的场所精神。
诚然,今日的中小学教育已惠及普罗大众,校舍要装得下全体国民,学校何其多,在自然空间上会受限制。但放眼神州,无分南北,千校一面,工业化、格式化倾向严重,缺乏人文气息,不考虑地域文化传承,实在是认识上的问题。其实,通过空间重构塑造场所精神,贯穿学校建设前、建设中乃至建设后使用的全过程。君不见:自己盖房造屋可以与众不同,买个二手房也可以改出主人的品位。永远记住,塑造一所学校的场所精神,是每个教育人的责任。
3.空间重构是跨越学科的理解和实现。
从自然地块、自然空间,到营建成人文校园、卓越学校,一定是多学科参与、多学科融合,跨越学科界限的整体理解和实现。站在教育学立场,构成学校空间的一切材料,都不是普通的物性存在,而是合教育性的存在,它们共同搭建成适合一校的“教育学”——融入教育目的,顺应理念变革,蕴涵教育哲学;支持教和学方式的革新,满足教学实施的情景性、过程性、研究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能有效支撑学生能力多元多维发展;关注人性的需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考虑到性别差异、对残障学生的支持度,提高空间体验满意度。
站在建筑学立场,得思考:校舍、景观、运动场、附属设施等共同营造出的建筑空间,应遵循怎样的规划原则和设计原理,执行怎样的建筑标准,满足怎样的建筑功能,选择怎样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塑造出怎样的建筑形象。于是,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隐蔽工程和显性工程的关联、理想化设计和可实现性的结合,这些都需要综合考量,不可偏废。建筑,是栖居的环境,更是凝固的历史,追求的是宜居,就是适合人的心灵,人愿意待在这里,作为校园还要突出宜学,学生愿意在这里学习。
站在文化学立场,学校营建要基于文化,并是文化的具体反映。学校空间本身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对师生的精神品质和个性行为产生影响,久之形成一所学校独有而鲜明的文化品性和公众形象。这就涉及具体学校特色个性文化的定义,这样的定义又通过有形或无形,具象或抽象的建筑、空间、景观、意境、符号、场所感等得以体现,而人性化考量、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彰显,在当下校园空间重构中又极具意义。
站在工程学立场,营建学校离不开物质技术条件的支撑,包括材料、结构、装备和施工技术等要素。材料和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环境的基础,如相比传统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造型、跨度和抗震度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大跨度、高层、异形建筑形象能够实现。装备发展更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各种技术要求,如数字化、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助力。施工技术是重构空间的方法和手段,结合现代社会不断推出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未来学校在选址、整体布局、结构设计、环境营造、资源循环使用、低碳低污染和绿色节能等方面会有质的改善。比如响应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尝试建设海绵校园,硬质铺装广泛使用透水材料,实行雨污分流、雨污回收处理再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创生绿色环保课程。当然,现代化也有两面性,工业化施工技术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沦落,像经典的校园历史建筑的修缮修复就很令人头痛,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无奈,所以今天要重拾匠人精神。
二、我们在行动
1.经历不一样的艰难。
重构空间、重建校园,纸上写得再宏大、再精微、再美好,变成地面上的现实,完全是另一回事。怎么把两者“统一”成一回事呢?你要懂。所幸,建筑、园林是我的钟爱,看过很多闲书。因种种经历,对瓦工、木工、水工、电工、漆工、焊工等诸工种都颇有心得。怎么“出手”?懂沟通,能忍耐,善学习,敢坚持。沟通是一种情谊感化,旨在最大限度整合各方想法相向而行,并且引领各方想法;忍耐是以退为进的谋划,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是因为术业有专攻,话语权和学习能力成正比;坚持就是对认定的事有舍弃自我的担当。如此,经历种种,有勒令停工换工程队的,有推倒设计重新设计的,有提交报告拒付工程款的,有不服从被安排而终得所愿的……所有合作方都知道我们的不同,转而珍惜起能提高自家队伍施工水平的难得机会,视质量为己任了。老校改造,呈现出不一样的“空间重构”。
2.每一处都匠心独具。
现在,走进竹小这个园子,你会惊的。
先说前庭。南北40米纵深,东西150米品字形建筑,纵轴线上迎面是中西合璧三拱式门楼,左右是水杉、香樟围合的各近4000平方米的长方形开阔场地。如此铺陈,体现出的空间气度,能不惊?再看细节:
沿纵轴线两侧建三角形水池,增加建筑纵深感,也让整个空间有水的灵性。
东场地沿东外侧延伸至南,堆土叠石两峰,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大坡上一片松林,小坡上一片早樱。西场地沿南侧折向北,建有长廊“紫玲珑”——两横一纵造型,廊宽3.6米,上架人字形横梁;31.2米、15米的东西轴线,搭配28.6米的南北轴线;东西长轴线设两处台阶,南北轴线有13.2米的斜桥,落差90厘米,桥下置水池;桥顶铺玻璃屋面,置水管,工作时在斜桥两侧流出水幕,自然溅落水池;沿廊柱植老藤,整个廊道高低错落、曲折迂回,把区域空间组织得疏密有致。由品字形楼俯视,左山右廊在近180米宽的开阔长方形场地上,呈左环右绕聚天地气之势。
品字形教学楼前近20米宽区域,临楼一半做成软质草地,另一半作硬质铺装,软地和硬地间,按学生们行走意愿,用大块汀步石摆出小径,散植大小乔木。一眼望去,150米宽的教学楼前,赏叶的红枫、鸡爪槭,赏花的紫薇、紫荆、檵木,参天的银杏、小叶朴、红榉,常绿的含笑、红豆杉、松、广玉兰、椰树,层层叠叠。夏日树影婆娑、绿叶掩映;冬日阳光透过树枝,洒落进教室、走廊,暖意融融;课间学生们踏着石块穿行、嬉戏,自由又惬意。
再说中庭和后院。利用建筑和廊道的自然围合,做成硕园、木樨园两个大的庭院和一个精致的小四合院。其后一东一西分别是400米标准田径场、食堂和室内体育馆综合体,接着是后院,由3亩池塘、2亩山坡和2亩菜地组成。土、石、水搭配植物、亭榭、地形,结合周边建筑,几个园子风格自成。硕园遍植果树,时序轮回中可体验春华秋实的四季风情;木樨园桂树繁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赏桂总能勾起思乡的家国情怀;置身藏书间、读书间环绕的小四合院,透过钢化玻璃,着实是坐拥书城;后院则一片开阔,自然的池塘、山坡,登坡上凉亭,面一潭池水,自有诗意。庭院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趣味,有庭院的校园,当然是乐园。
每学年开学季,都会迎来三四百名新生,毕业于“五湖四海”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竹小渐渐就变了。活泼欢笑、顽皮好动依旧,多了份“斯文”——不踩踏草地,不攀折花枝,不污损环境,雨天不进入泥地,最奇一年级楼前楼后的枣、柿、石榴等果实,虽垂手可摘,却无人触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声的,是潜移默化的,有人总结叫“境教”。我想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场所的教育塑造。
3.故事在这儿创生。
(1)由“三五成群”說起。左边3棵,右边2棵,散植聚拢的一组洋槐,配上卵石,刻上米芾集字“五月槐香”,独成一景。每到五月,这五棵树上就飘起“祥云”,学生们在树下诵读《槐乡五月》,然后采槐花、做槐花糕点、品尝槐花美食,再提笔写上一篇《我们的槐花节》。槐花的样、香、味,都“鲜活”起来,也让今天的学生重新拾起老南京人的温暖记忆。普通刺槐,一旦融入师生的解释和构造,就不一样起来,传承了文化,生发了课程。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生活是好教育……认真的生活是认真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当下学校最缺生活,重构使得学校有机会为学生创设好的、认真的、合理的生活。从五月的枇杷到九月的石榴,伴着各种果实成熟轮番上演着采摘节及其创意活动;每班侍弄一小块地,经历种、收、尝的过程,红薯、花生、向日葵,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主题;从“摇”《桂花雨》到琦君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大阅读;从厨余垃圾制肥到落叶制肥、落叶下养蚯蚓……对学校物理状态、自然风物这般重新解构、建构,办学自会生动,学校也才真的应教育而生,应学生而在。
(2)每棵树都是故事。“我可是竹山小学的‘宝贝,因为我见证了竹山小学的一段办学史。且听我说:1989年,竹山小学由骆村迁往竹山路174号。1991年,紧邻竹山小学建起竹山中学,我被栽种在中学四层教学楼东面。1993年时竹山中学迁至竹新路58号,原址并给小学,一夜间我加盟竹小,直到2011年7月竹小迁到现在的竹新路68号。时间到了2014年3月,改造中的竹小把我带到新家,和朝夕相处的小朋友们分别32个月后,又和大家在一起,心里那个乐啊!虽然校址变了,但如果当年的校友来到新址,看到我,惊喜之余一定会勾起从前的美好回忆,或许他那时抱过我,或者坐在我下面读过书,躲过阴凉,玩过游戏,观察过蚂蚁……”这是竹山小学竹山路校址最大的一棵树——广玉兰的自述。文化有根才有魂,当人与物间有了述说,述说经了时间,自会“酿”成人文意蕴,置身此种意蕴中,即便刚入学,也能找到归属感。
“我俩叫乌桕,是2015年植树节时栽的。你看我叶形秀丽!告诉你,我春天抽出的新叶是嫩红的,然后转绿,秋天经霜后又会红得如火如荼。‘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说的就是我。学校把我栽在这,是因为我脚下挖几锹土就能见到水,栽别的活不了,而我是出了名喜欢水的。岔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大诗人张继的名句。但枫树怕水,只生山中,江南一带临水而生的一定是我哈。在‘霜满天时节,我叶色红过枫叶,才是这千古名句的‘主角啊!不说了。虽然喜水,但挪动地方,新根抽出来之前,也是‘怕水的,水多烂根。这不,我前面两位2013年年底栽的兄弟,没活,才栽的我们。你一定奇怪,我俩怎么就活了呢?要感谢学校的主人,在我俩外围埋了比我们脚底还要深的透水管。周边地下水多时汇进管子,抽干管子里的水,就能保持我们生活的地界干爽,如此一年,直到我们长出新根。现在,看我们长得多欢!”树木不易,树人更难。天空,是大树成长的方向;大树,是学子成长的方向。
如今,大树是竹小递给每个学生的名片。上百个品种,上千株大树,涵养着学校的环境、课程、文化,在大树下读书玩耍、细数阳光、静听花开,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成长。
(3)让竹子长在它原来生长的地方。面前两丛慈孝竹,修长,苍翠。你可能会问,它们是不是像南面几棵槐树一样,从哪里移过来的?不是。如果问一问老师或高年级同学就知道,竹子原来就长在这儿,和这所学校同龄,25岁了!而且,他们还会告诉你,当初和竹子“比邻而居”的,是一个公共厕所。本次改造,厕所拆了,保留了男、女入口处的竹,并就着它们修起马头墙,用方木高高低低地砌起30、45、60厘米的“竹围”,再在两丛竹间放上量身定做的组合式运动器械。白墙,灰瓦,翠竹;可动,可坐,可躺;可攀,可爬,可滑;可钻,可跳,可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灵活性,都在乐此不疲的行走中自然生长。一片课间嬉戏运动的好去处,称得上最好的“阳光锻炼”。
学校不是一天建成的,学校发展也是办学历史的积淀,改造出新、提档升级,不能一切推倒重来,要尊重历史,珍视自然风物,发掘、延续学校的办学文化。老校重构,针对“老”的元素,在空间切换、功能设计、人性化体现上多做些思考,能创生出更有意义的教育。
4.“编撰”鲜活的教科书。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对竹小学生来说,春天就在身处的校园。歌词中的“青翠山林”“湖水倒影”“红花”“绿草”“小黄鹂”,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并且,还有那料峭中绽放的梅、玉兰,次第怒放的二月兰、李、杏、樱、桃、梨、海棠、丁香、黄馨、紫藤、绣球、蒲公英……渐次抽红吐绿的上百种植物,成群栖息的麻雀、八哥、灰喜鹊、山斑鸠、白头翁……这些都被学生们创编进歌词、写进习作、绘成画稿、摄入镜头,也是科学课程观察研究的对象。
校园是春风化雨的所在,因防地震加固改造得以重构的竹小,空间、建筑、环境、设施、课程、文化,聚焦教育、互补共荣,尤为重要的是人在其中,人是主导。你看:
“水景”是屋面雨水回收處理后的循环运作。那么,雨水是如何自动回收的?水处理装置是怎样工作的?水处理各环节是怎样匹配的?水处理装置中的过滤层怎么维护?降水有丰有枯,丰沛时排掉可惜,枯水期没水运转,怎么办?厉害的是,水循环全程可观可感可做,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小水滴旅行的探索。
学校宛若一个小植物园。专业地说,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蕨类、针叶类、阔叶大木本类、草本类、匍匐蔓生藤本类、多浆类、竹类、棕榈类、凤梨类和兰花类植物。通俗地说,有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有乔木、灌木等植物……植物的叶、花、果、皮,木质的色、味、年轮、纹理等,都可调查研究。学生们按阶段、分层次、有时序地认识各种植物,丰富了知识,也接纳着四季的馈赠,见证着自然轮回。
学习《第一朵杏花》,可以跟踪观察校园里的杏树,记录第一朵绽开的时间;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一定要去后院的菜地忙一忙;学习《剪枝的学问》,可以到硕园就着桃树、梨树“折腾折腾”;桂花开足而未自然落时去摇桂树,就会明白“桂花何以为雨,摇花何以称乐,外地桂花怎么就比不得竹小园子里的金桂香呢”……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品评文学,滋长人性,都基于真实生活。
大树和泥土、草地和硬地,相互间有汀步、石径自然延伸衔接,没有路牙阻隔,没有绿篱遮断;宽阔的庭院,散布的树丛,成片的树林、竹林,穿插其间布置了平衡木、梅花桩、荡桥、绳网竹竿等各类游戏器材。闲来走一走,是最好的锻炼。
……
竹小,就是一本生态教科书。
(作者单位:南京市竹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