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起始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3-14林青
林青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去实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起始年级教学中,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点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造情境;参与意识;自主探究能力
新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之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积极提倡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正是建立在新课程标准上的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作为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我来说,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式,不仅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还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初一新生刚刚进入初中,中学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新鲜、好奇,学生自身又有较强的表现欲.针对这一特点,在苏科版七上第三章开始,增加预习环节:(1)阅读教材下一节内容,看不懂的地方用红笔标注或用文字记录;(2)尝试完成课后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数学评价手册上的同步练习,对于难以完成的习题和疑问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提出,共同探讨.第三章第二节是概念教学课——单项式和多项式.以往学生对于它们次数的确定方法容易混淆,如,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易错题,可以提前作为预习内容布置下去,看看它们的系数和次数到底是什么?第二天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节课的难点顺利突破.提前预习使学生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得到满足,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在第三章教学任务完成时,预习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完成课后错题订正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重要环节.错题订正并不是简单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用文字说明错误原因.特别是对于部分学困生,我给予重点关注.由于错题较多,就利用课余时间去听他们说错题原因,帮助他们反思,发现问题所在,对于他们我是采取“扶—放”的原则,从扶得多些到放得多些过度.例如,计算-5-6=?每次考试均有学生写成-1.和学生交流后发现,部分学生对代数和不理解,启发他们后总结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两种:① 把6前的“-”当减号,用减法法则计算;② -5-6=-5+(-6),然后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通过这一环节,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二、灵活使用教材,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独立意识逐步增强,有参与感,这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七上苏科版数学教材有较多的内容在小学六年学习中均有渗透.因此,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转换为自主学习的模式.如,有理数一章第一课时教师在引入负数概念,知道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尝试着不按教材内容的顺序,提出课题: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还能用吗?我的教学方式是采用自主探究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设计方案,说明自己探究思路.部分学生能从温度计上找到规律,教师可以帮助、指导,提出建议.每个合作小组派代表向全班阐述观点,最后达成共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应分类讨论——同号和异号两种情况,每一种情况还要考虑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由于法则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印象深刻并且运用自如.有的小组还发现加法运算率仍然适用,还有巧算的方法向全班推荐:① 互为相反数相加;② 同分母分数相加;③ 同号的数相加.这样处理教材后,不仅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计算准确率提高了,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要我学”,再到“学会学习”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的课程观要求: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倡导、实施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七上教材第五章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使得纸箱所用材料尽可能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制订方案:
步骤一:尝试设计2块小立方块的包装纸箱,用料如何最少?(长、宽、高、表面积)
方案1:16,6,3,456;方案2:32,6,3,612;方案3:16,12,3,552.
数据显示,方案1的表面积最小,所用材料最少,而且发现:如果小立方块的数量一定,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时,纸箱的表面积较小.
步骤二:尝试设计10块小立方块的包装纸箱,用料如何最少?
方案1:16,6,30,1 512;方案2:32,6,15,1 524;方案3:16,12,15,1 224;方案4:30,16,6,1 512.
数据显示,方案3的表面积最小,所用材料最少.同时发现:如果小立方的数量一定,重叠部的面积较大时,包装纸箱的表面积较小,这和前面所得到结论相同.又发现:因为当重叠部分的面积较大时,被重叠的所有棱长的和也较大,那么在包装纸箱外观尺寸中,当长、宽、高的和较小,包装纸箱的表面积较小.
步骤三:尝试设计30块小立方块的包装纸箱,用料如何最少?
学生有了前面实践经验,教师在先“做”(观察、操作、计算),后“想”(比较、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对30进行因式分解,30=1×3×10=2×3×5,把其中的一个因数作为层数,另外两个因数的积作为每层的块数,这样可以得到以下预设方案:(10层,3块)(5层,6块)(3层,10块)(2层,15块).然后再考虑摆放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较小等因素,就可以较为迅速地找到需要的方案.整个数学活动中,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起始年級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很强,应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