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螺旋上升式课程的认识和思考
2018-03-14阮建刘军云
阮建+刘军云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材重新编排,由线性课程转变为“螺旋上升”式的模块课程.教师们对于“螺旋上升”的态度褒贬不一,争议也比较大.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谈谈对“螺旋上升”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螺旋上升
高中数学教材由线性课程转变为“螺旋上升”式的模块课程,引发了不少争论,究竟“螺旋上升”的模块课程与线性课程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在不断地思考,在这里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螺旋上升的优点
(一)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这个世界的方式,所以应当按照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思维特点来编排课程.通过不断地重复,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逐渐掌握要学习的内容,由此产生了“螺旋上升”式的课程编排方式.人的接受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相应的知识,数学内容的抽象程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二)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数学应当说是高中课程中比较难的科目,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没有兴趣,而且很多学生还出现了厌烦数学的情况,有的甚至放弃数学的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难题?把难点分散无疑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螺旋式的设计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来编排课程,把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按照不同的难度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这样把难点分散开,很自然地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学生容易理解,也就不会觉得数学那么难懂了.
三角函数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都觉得三角函数比较难,特别是图像和性质、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2003版的数学教材把三角函数全部安排在第一册下,难点相对集中.新版教材把三角函数分为三部分,必修4的第一章为“三角函数”,第三章为“三角恒等变换”,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高二的上学期才学必修5的“解三角形”,这样分散了难点,降低了难度.
(三)知识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线性课程的内容相对集中,并且我们知道数学这一科目的逻辑性很强,只要中间有一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就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这也是很多学生数学掉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螺旋上升”式的课程可以适当地解决这一问题,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后,给学生一段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时间,而且还有适当的重复,这样多次复习强化,前者启发后者,后者巩固前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那些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是一件好事,使得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体会、思考,慢慢消化理解,不至于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我们国家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螺旋上升”式的课程把知识划分为不同难度的模块,一些希望寻求更高学历水平的学生,可以多学习比较难的数学内容,希望在理工科发展的学生可以学习理科,希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选择文科数学.有一些希望进修职业技术的学生选择学习必修内容就可以了,达到要求就可以拿到毕业证,这是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很多学生不上大学,仅仅达到高中数学水平的要求即可,螺旋设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螺旋上升的缺點
(一)学生容易遗忘
螺旋设置的课程,先讲一点,再讲一点,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学生容易把前面的知识遗忘,对后面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讲新知识之前要先复习旧知识,就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例如,高一学习了必修2的“直线方程”,高二讲“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忘记了直线的相关内容.之后又间隔了一段时间,进入选修4-4“参数方程”的内容,又要复习直线和圆.
(二)不利高三复习
高三教师复习基本上都是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来复习,并不会按照书本的模块形式来复习.一般复习了必修1集合就会复习2-1的“常用逻辑用语”,接着是必修1的“基本初等函数”,然后必修4的“三角函数”,又跳到必修5的“解三角形”.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觉得不是很适应,觉得复习的内容和教材的顺序不太一样,有时都不知道该去找哪一本书,感觉有点混乱.
(三)教学不好把握
数学知识被分割成不同的模块,又希望有些模块相互独立,前后没有顺序限制,一些内容又要螺旋上升地设置,实际很难把握,教材本身可能也有不是很完善的地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教学进度.例如,必修3“概率”内容,也不是很好控制,出的题目太简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不到提高.想要拔高,又有点困难,有些教师直接就引入选修的排列组合内容,又和螺旋设置的课程理念冲突.特别是经常带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下到高一都不会教课了.
(四)知识有所重复
螺旋设置的课程要求知识点多次出现,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提升.但是在编写教材时,一些内容有所重复.像必修3中还有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众数、平均数,等等,小学和初中已经学习过了,并且也不是很难.必修3出现了回归直线,在选修2-3中又安排的相应的章节.
螺旋上升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哪些知识点适合螺旋设置,哪些知识点不能螺旋设置.如果有些内容不宜分割,那么就采用线性的课程模式也未尝不可,不必要都模块化.如果一些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螺旋设置的模块课程,那我们要注意各个部分的时间间隔问题,究竟要间隔几次,每一次有多大的飞跃,到底间隔多久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仔细研究的问题.虽然教材编写十分困难,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能让教师和学生用上更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