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任务单”实现“真学习”

2018-03-14龚可爱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任务单自主学习阅读教学

龚可爱

【摘 要】在教学中巧用“任务单”能帮助教师告别课堂上的“假学习”,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亲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任务单”,先确定学的基点,再充分展开学的过程,最后实现学的迁移,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场。

【关键词】任务单;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我们在课堂上常见学生忙忙碌碌,高举小手表示“我知道了”“我懂得了”……那么,这些现象能成为证明“学习真正发生了”的依据吗?其实,学生很可能为了迎合教师而假装学习。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读、真思、真议、真练,亲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呢?在教学中巧用“任务单”,能化教为学,使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场。

“任务单”也可称作“学习单”或者“学习任务单”。从教师的角度看,“任务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它不同于一般的练习,起着引导、点拨和启发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任务单”是一种学习工具。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可以改变学习方式,从“教过”走向“学会”。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怎样的视角来设计“任务单”呢?笔者认为,“任务单”应该在学本理念的观照下,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成为组织教学的“脚手架”。

一、课前“任务单”,确定学的基点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体为说明文,以不同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金黄鼠和百舌鸟这三对动物的共栖,通过对共栖原因和共栖现象的描述,展现了动物共栖的有趣之处。

基于年段特点和文体意识,笔者设计的第一板块的任务包括质疑问难和生字新词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质疑课题,梳理归纳。首先,利用课前预习任务,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题,请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既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然后对学生最想了解的几个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做好统计。最后基于学情,提炼出三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分别是: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共栖?这些动物是怎样共栖的?它们为什么要共栖?任务前置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更有目的、更自主地进行课堂学习。同时也能帮助教师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直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疑惑点展开教学。

第二部分:生字新词,同伴互学。本课难读的词语较多,如“虻、皱褶、剔牙、产卵生蛆、孵卵育雏”等,因为是略读课文,文本中没有注音。于是,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将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抄写在“任务单”中,并利用“查字典”“请教同伴”等方式,解决这些“拦路虎”。课始,采用同伴互学的形式,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字词。读对了,夸一夸;读错了,帮一帮。

“任务单”将“老师认为難读的词”转化成“我认为难读的词”,将“老师教你学”转化为“同伴互助互学”,将“面向一个”转化为“面向一群”,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中“任务单”,展开学的过程

“任务单”不仅可以用在课前,也可以用在课中,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撑起整个学习的过程,并于无痕中渗透学习的方法。

(一)依据目标,设计“任务”

首先,通过研读文本,笔者发现《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中部分自然段的构段形式极其相似,于是便把目光聚焦到段落教学上;其次,作比较、拟人和关联词的运用是本课的语言表达特色,引领学生关注说明方法,关注有条理的表达,也应是教学重点。基于以上两点,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表格,提取信息,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比较自然段,读懂段的内容和段的表达顺序,并能迁移运用。

3.关注比较、拟人等写法,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任务”呢?笔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可以操作的小组活动,以两个推进式的任务来促进目标的达成。第二板块任务设计如下:

任务一:小组合作,想一想课文具体讲了谁和谁共栖,它们为什么共栖。完成“表格一”。

以上两个核心任务从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出发,改进教的“供给”策略,旨在使课堂从习得、记忆、分析的状态转向自主探究、合作互学和自由表达,为“真学习”创设条件。

(二)借助“任务”,展开过程

教学中,教师借助任务单“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教学的内容精简、环节简约、过程完整,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分三步展开教学。

第一步:借“表”梳理内容

[教学片段]

师:课文具体讲了谁和谁共栖?为什么共栖呢?请大家自读课文,完成“任务单”中的“表格一”。(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

师:谁来试着填写表格中第一对动物的共栖情况?

生:我找到第2自然段,写的是犀牛和犀牛鸟共栖,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

师:你找出了共栖的对象。关于它们共栖的原因,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犀牛鸟能为犀牛放哨。

师:这也是一个原因。课前我们知道了,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的现象。犀牛鸟可以为犀牛啄食寄生在身上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可以为犀牛鸟做什么?

生:让犀牛鸟吃饱。

师:是啊,民以食为天,犀牛鸟也可以在共栖中获得食物。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它们共栖的原因?

生:我觉得可以归纳为:啄虫、放哨、吃饱。

师:刚才,通过我们的互相合作,梳理出了第一对动物的共栖情况,接下去共栖的动物又是谁和谁?它们为什么共栖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交流,并修正表格。

第二步:借“表”明确写法

[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通过合作学习,发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居然可以共栖,真有意思!下面请自主选择一个描写具体共栖情景的自然段,找找哪些语句让你感觉很有趣,画一画。

生:我研读的是第2自然段,我觉得犀牛“身长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非常有意思。

师:哦?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一处文字让你特别感兴趣。

生:犀牛身长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多么凶猛庞大啊!而弱小的鸟儿却能在它身上蹦来跳去,很有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要一边写犀牛的凶猛和庞大,一边又写小鸟的弱小呢?

生:这是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两种动物的共栖令人难以相信,所以才有趣啊!

师:你很会读书,有了自己的收获。老师把你的发现填入“任务单”中的“表格二”中。

师:还有哪里有趣?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请你也试着填写表格,填完以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第三步:借“表”比较构段

[教学片段]

师:老师选取了两个同学填写的表格,他们分别选择了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投影出示两张表格)仔细看看,这两个段落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两段话开头都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凸显了凶猛的巨兽和弱小的小雀有趣的共栖。

生:我发现作者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两种动物如何共栖。

生:这两个段落都用上了关联词作衔接,让文章更有条理了。

生:这两段都是先写谁与谁共栖,再写共栖的原因。

师:真好,我们借助两张表格,一下子就发现了2、3两个自然段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共同点。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将“任务单”融入课中,巧妙地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搭建了一架梯子,“梳理内容—明确写法—比较构段”一气呵成,避免了教师烦琐的提问、分析。每一步都呈现梯度,由扶到放,由教到学,从学生的内在学习规律和愿望出发,尊重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将其引向更深层次的学习。

三、课后“任务单”,实现学的迁移

学生学习语言要经历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完整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迁移类的“任务单”,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为此,第三板块的任务单设计如下。

任务:小组合作,结合本课所学,请将阅读材料《鲨鱼与向导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改一改,并说说理由。(提示:可以给句子排序,也可以用修改符号改一改,可以制作表格整理合作成果,也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汇报……)

()鲨鱼视力不佳,向导鱼能帮鲨鱼寻找食物,也能帮鲨鱼清理皮肤。

()鲨鱼性情凶猛,它能吞下几条小鱼,咬死大鱼。

()它却从不吞食在它身边的小小的向导鱼。

()每当鲨鱼外出捕食时,它们就紧随其后,模仿鲨鱼的一举一动。

()而鲨鱼则会把吃剩的食物留给它们。有危险时,还会让它们躲到自己的嘴里。

()鲨鱼和向导鱼成了好朋友。

这个环节,筆者把《鲨鱼与向导鱼》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指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板块的设计有两个“亮点”:首先,借助“任务单”进行多样的学习展示。每个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一样,把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能将学习成果最优化。其次,从一篇课文中“突围”出来,以教材为语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对拓展材料进行排序、修改、整理、朗读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任务单”不仅能改变固有的“教我学”为“我来学”,亦能帮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使其学得真实,学得有效!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315300)

猜你喜欢

任务单自主学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学情的学习任务单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合作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