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

2018-03-14马丽雅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小康社会

马丽雅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包括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特殊区域。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小康社会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分析

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阶段[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其中包括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惠及13亿多人口、覆盖全部国土的全面小康。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1.14亿人,占全国的8.5%。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61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3.9%;2013年总人口1.83亿人,占全国的13.5%。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2001—2013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26.6%、12.8%、21.7%和16.1%,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如果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为100,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水平由2000年的57.8%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71.0%[2]。可见,长期以来,小康社会建设中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全面推进,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可知,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其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提高1.91%。

表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监测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可知:民族地区因基础薄,起点低、发展慢,小康社会总体进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程度与全国的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六大指标均有提升,但与全国及其他区域相比较差距较大,使得民族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与难点。

但是,近些年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经济结构逐步调整、农牧民收入快速提升;社会保障有所改善、住房面积逐年增加、基础设施较大改善,生态恢复力度较大,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节能减排较好,生态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2015年2月《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计算数据: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云南、安徽、江西、山西、广西、贵州、上海、四川、浙江、海南、甘肃、黑龙江、湖南、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湖北、重庆、宁夏、西藏、福建、青海、新疆、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江苏、内蒙古、天津。也可以看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感较高,同时生态保护颇有成效。

总体来看,目前民族地区已经具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较夯实的物质基础和加快发展所需的国家政策支持体系。但是,民族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突出的问题和难点较多,面临的压力仍旧较大,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重点。

二、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3]。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是經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其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调结构为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时代机遇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求产业结构深度优化与调整,一部分产业正通过区域转移等方式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民族地区可趁机承接一些适应和发挥其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处理好新旧产业的关系,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快速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扩大内需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出巨大空间

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将会是中国长期的实施战略,以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将有利于发挥其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较好较快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民族地区应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协调发展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总之,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要“双轮驱动”。

(四)“一带一路”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历史新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区域与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并相互开放,这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国家及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要充分发挥好民族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民族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共建“一带一路”。

三、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是全力构建民族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策一:争取和完善中央差别化支持政策,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

要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加大中央支持与激发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相结合,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把民族区域自治权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完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增长机制,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银行、证券、保险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口岸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重点向基层特别是农牧区倾斜,要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二)对策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4]。” 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与关键是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挥民族地区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民族地区应积极构建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民族文化产业体系、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积极扶持发展民营经济,以特色产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围绕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既可以解决农牧民就业又可以增加收入。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更高要求,民族地区应该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使资源型产业积极转型升级,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施新型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新型建材等新型生态产业。

3.大力培育内生动力。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民族地区必须要靠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民族地区要在创造的良好条件基础上,寻找内生发展动力,并努力增强内生动力的可持续。

(三)对策三: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目前,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必须加大建设力度。

1.积极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是要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大幅提升农牧民的福祉,才能实现各区域各民族发展权利的平等,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良好的基础。民族地区长期存在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必须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重点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通过精准扶贫等有效路径破解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和少数民族困难群体的发展难题,应注意的是:必须以外力促进贫困地区内在的发展能力,因为只有靠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内外结合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依靠外部的援助、资金的扶持、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等形成并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目的是让贫困地区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2.高标准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居民、地区和各民族平等发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基础建设、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养老失业保险服务体系、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以及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为全面小康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民生项目建设务必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及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考虑与尊重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尊重农牧民意愿,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建设。

(四)对策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基础

1.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有正式制度(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和非正式制度(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5]。其中,非正式制度对人的行为规范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对确立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长远的影响。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中非正式制度影响深远,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完備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动态耦合机制,只有两者融合、互为补充才能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进生态保护,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制度,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

2.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政策法规,推进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及建设。很多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都较脆弱,大都处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是否良好是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必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和规划,进一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投入机制和有效补偿等机制和制度,下大力气保护好生态环境。同时,民族地区要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以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前提,积极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生态产业和绿色新兴产业,严格淘汰落后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实现永续发展。

注释:

[1]相丽,浅析中国的小康社会(2011)。

[2]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3)。

[3]陈世清,对称经济学术语表(一),中国改革论坛网.2015—4—18。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5]夏光,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

参考文献:

[1]李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创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02

[2]杜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J].求是 2012.4

[3]齐讴歌.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战略重点、实现路径及政策取向[J];开发研究.2014

[4]姜英华,王维平.破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约因素的现实路径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08

[5]凌经球;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06

[6]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29

[7]陈仁安.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

[8]潘红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J];光明日报 2013.09.04

[9]夏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关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02

[10]王美萃 赵志鹏。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4.06

[11]郭华.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下青海的实现路径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4

[12]张晶,李蔚.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2014.03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小康社会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