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与模式
2018-03-14马桂芳
马桂芳
摘要:精准化生态旅游扶贫以其显著的脱贫效果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理性认识其现实意义并把握其运营模式不仅有利于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
关键词:生态旅游;精准扶贫
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以其显著的脱贫效果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据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以旅游业的发展快速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达10%以上,进入“十三五”,脱贫人口会达到17%。由此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目前破解贫困难题、实施精准扶贫且实现脱贫的最佳手段。
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经济小省。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地理位置不具有政治地缘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很难完全依赖发展传统产业。近年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特殊的绿色生态资源加速了区域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并慢慢成为区域内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新的增长点。其中,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產业扶贫模式,迅速成为我省扶贫攻坚的一支独特力量。可是,由于地区扶贫大环境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青海省的旅游扶贫模式多以粗放型为主。旅游扶贫工作不够深入,对不同区域的各种差异化因素的深入关注尚有欠缺。致使从根源上影响了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实际效用。我们知道,生态旅游精准扶贫呈现着动态性、复杂性以及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协作的特点,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因此,理性认识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并把握其运营模式不仅有利于帮助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提高生态旅游扶贫的精准化程度,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
一、生态旅游精准化扶贫的内涵
在国外,生态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03年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进入21世纪后,PPT战略的发展与ST—EP战略的提出为国际旅游扶贫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PPT扶贫战略是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ST—EP战略是以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为前提,并以规划项目的精准实施推进贫困消除,在项目的实施中更加注重保护地区的本真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原貌等理念与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一脉相承。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生态旅游扶贫工作,2000年后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其标志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即生态资源丰富的六盘山。开始之初多数以PPT模式为主,2008年,在贵州实施了中国第一个ST-EP项目。在青海,生态旅游扶贫地区大多以农(牧)家乐,彰显本地的特色餐饮、服饰、歌舞等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等方式吸引周边和外地游客,从而获得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精准旅游扶贫的好处在于不仅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民众提升了生活水平,同时兼顾了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地发展经济。
从生态旅游扶贫实践发展可以看出,青海省乃至全国许多地区生态旅游扶贫还处于对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借鉴阶段,生态旅游扶贫的实践仍需不断探索。
目前,在我国,有关对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第一,从扶贫开发的角度出发,生态旅游扶贫是在生态资源富集的贫困区域,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生态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收益准则实现旅游精准扶贫,从而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生态旅游扶贫是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引领,通过融合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以此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生态旅游扶贫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态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第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护环境;第三,呼吁当地居民全员参与,区域与贫困人口共获利益,最终实现脱贫。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精准化扶贫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理论支撑,强调在生态资源富饶经济发展贫瘠的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此带动当地居民参与其中并带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让贫困群体通过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整体环节获得利益,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生态环境与素质教育,从而实现经济与意识上的双重脱贫。其核心是即要关注贫困人口在短期内的利益获得,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青海旅游精准化扶贫的现实意义
旅游扶贫的本质特征就是最大限度、最快时间内减少乃至消除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然后助他们在旅游业中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路径。其中“扶”作为手段,是改善诸多贫困区域发展旅游的条件,也是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键推动力量,而实施精准化生态旅游扶贫,既有利于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民众提高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
1.有利于激活旅游资源,发挥特色资源优势。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青海农牧区“沉睡”的旅游资源,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偏远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原生性特点,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主观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畏难情绪,客观上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能力匮乏,致使大量宝贵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知;尽管有部分已开发旅游资源,但由于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许多旅游产品呈现高度同质化现象,交通可达性差,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落后,管理体制不顺,市场运营机制不完善,富集的资源演变为闲置资源,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为这些资源提供了向外展示的途径,盘活了资源存量。如国务院首批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的循化县,是中国独有少数民族撒拉族的发祥地,自然风光壮丽多姿,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绚丽多彩,区域内可开发利用的各种旅游景点90多个。其中,该县的重点扶贫贫困村大庄村里历经百年的清真大寺,保留了撒拉族原始村落风貌的传统古朴的篱笆楼和泥土墙,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2016年初,村民们通过旅游精准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借助孟达天池和清真大寺的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以展示撒拉族原始村落风貌为主题,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沉睡多年的独特旅游资源终于得以展示。
2.有利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青南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模式落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步伐。青海省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民族民俗资源都具有天然的垄断优势。如果把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运用精准扶贫的思路进行开发利用,必将为更多的农牧民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旅游业支柱作用更加凸显。
3.有利于农牧民创收增收。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发达区域的游客向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的区域有序地流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落后区域民众的消费习惯,由此助推了一些新业态的产生,自然而然就业机会增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促进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这种“乘数效应”在贫困落后地区更加明显,发展生态旅游可通过该“乘数效应”带动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助推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些区域经济不断增加。如黄南州尖扎县北部直岗拉卡村,现有145户663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8%。由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条件相对优越,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备,主要从事小麦、油菜等作物种植,适宜发展核桃、软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近年来,该村以发展“藏家樂”为载体,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相继推出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赏花、品果等项目。目前,该村已逐步成为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观光农业村和乡村生态旅游接待村。以核桃、软果、蔬菜、花卉等为主的特色农业收入和以“藏家乐”为主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业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最初只有几户人家参与“藏家乐”旅游接待服务,发展至今已达50多户,并成立了“藏家乐”协会和管委会,经营逐渐标准化规范化。直岗拉卡村已有32户农民除了农耕以外,还积极主动改造自家庭院,进行旅游接待服务, “藏家乐”的发展壮大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平均每户的年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最高的家庭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4.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经济方面,发展生态旅游会对一个地区产生直接、间接和交叉三重影响:如背包客出于对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理性的旅游行为而增加旅游消费,同时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他的旅游消费支出,以及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生的极强的“口碑效应”等。其本质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根本的生态旅游会促进区域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促使社会分工不断合理化并扩大社会就业机会。学者宋瑞指出,生态旅游要为当地社区做出现实贡献,生态旅游产品经营者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中至少五项:雇用当地导游;雇用当地人作辅助工作人员;购买可持续的当地产品;购买当地劳务;销售适宜的、当地制造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向当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供现金和食物捐助;按照折扣价向当地居民提供产品。
如前所述,青海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原始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可否永续开发利用,对当地社区的居民而言意义重大,当地社区居民是发展生态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能不能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获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率和可持续性。青海是在贫穷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地区,追求经济效益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成本的生态旅游为了获得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也不排斥经济效益,它所倡导的是尽可能小的减小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尽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善区域的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仅以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显示,在该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中雇用当地劳务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而且解决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旺季雇用当地农牧民作辅助工作人员,为游客进入景区提供骑马及照相服务,在每年的6、7、8三个月有30多匹马,平均每匹马每天收入150元,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每年的杜鹃花节不仅发展了当地的会展经济,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发展,还使当地的刺绣、中药材及虫草得以销售,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路子。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5.有利于提升民众综合素质。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良好的服务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地支撑,贫困地区要想搞好旅游精准扶贫,除了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品牌之外,还必须提升服务水平。在玉树结古镇很多贫困村为了做好接待,留得住游客,在旅游和扶贫等部门的支持下,做了许多村容村貌改善工程,并制定了切合旅游景区发展的村规民约,加大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这些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综合素质。
三、精准化生态旅游扶贫的模式
青海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精准化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选择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价值补偿尤其是针对生态约束性贫困,既要以优化生态资源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还要尊重生态规律,发展相关可行性生态产业,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进而实现精准化旅游扶贫。
1.政府主导型模式。此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强调政府应该发挥在生态旅游精准化扶贫中的主导作用,如对相关旅游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发布,积极引导和激励社会其他力量广泛参与到旅游扶贫开发活动中,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区域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等途径降低区域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门槛,有效地促进贫困人口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2.包容型模式。这一模式通常指在旅游资源禀赋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和延长产业链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引导并鼓励当地企业、社区企业和外来的旅游开发企业或公平或合作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增加旅游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在发展机会均等前提条件下,尽快提升目的地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进而使得经济成果共享,加快缩小贫富差距,最终消除贫困。即由“输血式”发展转变为“造血式”发展,激活旅游市场。包容型模式的核心就是让目的地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当中,通过利益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文旅融合型模式。这一模式是指通过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产品创意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挖掘区域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并使之与旅游要素之间实现内外部融合,由此推动文化与旅游业态交叉渗透互推共进齐发展,实现向新业态、新功能、新产品转型升级的融合过程。
这一模式通常是依据文化产品定位、扶持对象、参与主体、运营形式、文化特色、脱贫成效等要素,形成从进口到出口的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系统,最终实现贫困区域形象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流程是:
一是产品定位。产品定位要凸显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价值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的共性,构建依托区域资源特色和游客体验性需求满意度高的产品体系。如贵德国家地质公园。
二是扶持对象。首先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准确界定贫困人口、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和实际条件。然后锁定贫困对象,瞄准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扎扎实实做好贫困户的基础资料识别。
三是参与主体。参与主体要以文化旅游項目的产权形式和政府扶贫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最终形成政府主导,以企业、社会组织、村集体、村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参与主体形式。
四是运营形式。为了实现贫困乡村的全面脱贫,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互联网+”技术,突出项目设计和发展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可营利性设计运营模式。
五是文化特色。为彰显区域的独特文化品牌,项目与产品的设计生产一定要突出本土文化资源的特色,从而对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对区域社会产生应有的价值贡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更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本质上具有天然的共生互融关系,所以贫困地区要凸显区域形象就应该挖掘底蕴深厚的本土文化,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打造旅游产品,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旅游外延,最终形成区域性旅游全产业链的特色价值体系。
六是脱贫成效。以多效应目标的实现为宗旨,提高贫困乡村和人口经济收益,以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助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当地的文化效益引领周边乡村共同发展的社会效应。
4.参与型模式。参与旅游正式部门的受益模式。旅游正式部门是相关法律法规认可,在政府部门注册并缴纳税收的旅游企业,包括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购物点、旅游交通部门等。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此模式通常会为贫困人口进入旅游正式部门创造条件,例如人尽其才到上述几个部门中任职或以土地使用权等入股旅游企业,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受益。
参与旅游非正式部门的受益模式。所谓旅游非正式部门是指没有在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但一直在为旅游业做贡献的部门。该模式一般是由于自身条件或其他因素限制,贫困人口无法到旅游正式部门工作,定点售卖旅游小商品或提供特色饮食服务,以家庭住宿接待游客,以人力车提供景区周边交通服务等获取经济收益。
5.游客帮扶模式。在旅游过程中,突出生态旅游游客的高层次与参与性强特点,通过游客对当地贫困人口给予物品和资金捐赠,帮助旅游景区对外宣传,与贫困人口沟通交流既享受深厚的文化产品又给当地群众传递发展旅游业的大量信息和知识,帮助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促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6.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即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视角出发,多层面参与主体(省市县各级政府、企业、社区)与多元化协作部门(林业、文化、交通、科技、财政等)共同构建了立体式旅游扶贫模式的参与格局,尽可能地挖掘并发挥内部整体能量,辅之以多元化扶贫手段(市场、资金、管理、技术等),各类相关要素互相耦合,多层面指向相对集中的贫困山区的弱势群体扶贫对象。
2017年青海省智库重点课题《青海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研究》(ZK170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杨素丹,刘金梁. 武陵山片区包容性旅游脱贫开发策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4—25
[2]邓小海.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探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15
[3]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动态及展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11—10
[4]严丽,程丛喜,刘保丽.基于扶贫开发视角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12—29
[5]成林. 乡村旅游产业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以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为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9—15
[6]吕琨. 生态旅游经济意义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09—05
[7]桂拉旦,唐唯.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西北人口》 2016—03—25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