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警官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探微
2018-03-13杨小明
杨小明
【摘 要】 新时代警官类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实际教学效果为导向,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要立足警官类高校政治建校的根基,善用巧用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让思政课“火”起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不断提升新时代警官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新时代;警官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Z警院
一、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有新气象
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其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近年来,从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再到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无不彰显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其重视,体现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莫大的关心、鼓励和鞭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须有新面貌,新时代必然有新使命,新时代当然也会有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高校思政课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新时代砥砺同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为党和人民源源不断地输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教师教学——线视角的Z警院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Z警院是一所全国示范性司法警官院校和全国试点政法院校,以培养监狱和戒毒人民警察为主要职责,同时肩负着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法警的培养任务,亦是浙江省监狱和戒毒系统人民警察的在职培训中心。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机器的核心构件,学院作为培养人民警察的高等学校,把政治建校作为学院的立身之本,高度重视通过高校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来开展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学院借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及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开展的东风,围绕如何结合警官院校实际开展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从学院领导到思政课教学部门,直至教学一线的思政课教师,上下联动,协同发力,锐意革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制度设计、领导开讲、教师培训、方法创新、集体备课、智慧教学、课程思政、外校学习和优质课示范等。思政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表现在思政课堂逐渐“活”了,学生上课抬头率逐渐提高了,上课玩手机游戏的现象逐渐好转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率和获得感也不断提升。当然,成效虽然明显,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学院的思政课一方面逐渐“活”了起来,但离“火”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摸清所任教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和满意率,以及摸清学生对思政课的实际需求,笔者近日对所任教的大一新生四个班级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以期为分析警官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提供一个更为真实的视角。
以下为问卷调查的结果。认为开设思政课很重要也很必要的比例是近90%;认为思政课教学效果好的达到55.05%,有一定效果的达到40%;谈到上思政课的初衷,超过80%的同学选择是升华思想,学习知识,了解國家实事,而不仅仅是修学分;谈到上思政课时的表现,90.83%的同学选择在认真听课;在回答思政课对你的人生有积极引导作用时,92%的同学回答“是”;99.08%的同学思政课的出勤情况是全勤;98%的同学表示会认真阅读思考或部分阅读思政课课本;80%的同学选择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是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谈及你的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方式,82.57%的同学选择是师生互动学习;谈到思政课的考试方式,70%以上的同学想以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思政课考试;谈到思政课学习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学习目标不确定,学习内容抽象难懂,学习动力不足等;谈到对本校思政课的建议时,学生给出的建议是: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情况上课;2.上课有趣一点;3.可以多一些小组交流;4.多参加社会实践;5.每节课的主题着重突出或强调一下;6.通过与网络或手机相结合;7.多谈论国际事务等等。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基本获悉,学生对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是高度肯定的,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是比较肯定的。同时反映出一些学生的需求和呼声,那就是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授课;要将思政课上活,多让学生自由自主地讨论,而不是由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输;多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使用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让课堂更加有趣;站在“地球村”的视野和角度,多开阔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等。
三、立足政治建校根基,因应新时代要求,努力搞“活”、搞“火”警官院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课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属性,而警官院校培养的又是未来的人民警察这一特殊产品,特殊在人民警察是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警察必须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必须牢固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政课课堂上和学生中间努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好,传播好,践行好,努力培养出政治品格优良,理想信念坚定的未来人民警察。
在此基础上,必须顺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号准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脉搏,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努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实行变革创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警官院校不仅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
1、善用巧用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传播具有传播迅速,交流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网络社会又催生出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新技术,如微信、qq群、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及各种APP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特别是这些伴随着网络社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思想活跃的21世纪新生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难题和困惑,因为网络社会信息爆炸,人人都可以便捷地获得各种海量信息,而且这些信息良莠不分,可能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使得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辛辛苦苦传播的正能量被稀释甚至消解于无形,使得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只要我们老师善用、巧用各种网络新媒体、新技术,把其作为交流工具和平台,充分发挥其为思政课授课服务的正能量,就可以化挑战为机遇,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以微信和各种APP为例。生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使用微信,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建立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各种海量信息在微信群之间流动。微信就可以很好用来为思政课教学服务。以笔者为例,学期伊始,老师在接受了具体班级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后,就马上以授课班级(合班或自然班)为单位建立思政课学习联系群,老师当群主,把班级所有同学都拉入群,这可以极大地方便老师和授课班级之间的课前和课后的沟通交流。每堂课课前,老师可以提前通过微信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比如课堂上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需要讨论的案例,需要演讲的题目等都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提前去准备;课后可以通过微信布置作业,检查作业,课后答疑,学习资料推送,各种问卷调查等。至于课堂授课过程中利用的比较多的新媒体技术就是各种网络互动APP软件,比如老师问某个问题,学生通过APP进行回答,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或解答。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只要围绕思政课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新媒体技术开发,并且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就一定能使得新媒体新技术很好地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2、研究学生需求和特点让思政课“活”起来
为什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老师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是流动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同一个老师给不同专业学生上思政课就不能千篇一律。在坚持思政课的根本政治属性和基本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应该更注重研究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契合学生的需求。把脉学生的需求首先要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生于21世纪,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伴随着网络社会迅猛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了解网络上的热词和话语体系;要研究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研究他们现在和将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盼,找准他们的困惑,有针对性地结合他们面对的问题和困惑来授课,才有可能打开他们的心扉。研究学生的需求还要跟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起来。同一个思政课教师总是要跟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比如同样都是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对刑事司法系的学生和面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就有些许差异。刑司系的学生专业背景是刑法执行,未来的就业的岗位方向是监狱和戒毒人民警察,老师在讲职业道德时就应该多结合我国的司法体系、监狱的主要职责、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法律的公平正义、司法公正、监狱大墙内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等;而信管系的学生基本都是理工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很有可能是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岗位。面对信管系的学生上职业道德课时,就应该站在浙江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大省的角度和视野,以及当代网络社会的背景,多强调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该岗位的责权利,网络虚拟社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等,多找一些中小企业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一般都是合班上的大课,人数多,教室大,管理难度不小。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教室下面同学在神游梦里故乡,或低头摆弄手机游戏等。情况严重的时候,老师走下去提醒学生,然而教室这边刚刚好转,那边又开始了,此起彼伏,老师需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好不闹心。久而久之,老师累了,学生烦了,也就随他去了。最后的状况就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自己的,各得其所,两不相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课堂上“低头族”的由来。严格来讲,这种情况的出现还真不能全怪学生,授课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责任,怪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够活,没有让学生“动”起来。要坚决改变思政课由老师 一堂课“一言堂”满堂灌从头讲到尾,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灌输、昏昏欲睡的课堂状态。在坚持效果导向的原则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动”起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引导和领路人的作用。只要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视角观之,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颇多。(1)讨论式教学法。围绕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人生问题展开讨论,还可以课前通过微信、QQ群等网络交往平台提前征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得出自己小组的结论,老师则在关键时刻应该起到引导、总结、点评的作用。(2)开展知识竞赛或辩论赛。比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十九大报告布置给学生阅读。然后在课堂上将其中的知识点和关键词抽出来,通过抢答的方式分小组开展知识竞赛。而辩论赛则是就某一个思政课观点或社会热点问题分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思政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或大学生关注较多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问题适合开展此类教学。(3)由学生制作微电影或情景剧。思政课程有的章节,如果能让学生制作微电影来表演教学内容或课程内容,可能会令学生身临其境,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比如基础课中的理想信念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表演革命烈士牺牲时,唱《国际歌》,高声朗读就义诗,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还有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价值观、恋爱问题、社会公德、就业问题等都可以让学生制作相应的情景剧来表演。(4)寻找红色资源,寻访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红色资源可以是学校所在地范围内的,也可以是全国范围的。如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在浙江大地有很多的红色资源,红色记忆,如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等,浙江本地的同学可以在自己家乡范围寻访;如果是浙江以外省份的同学,可以让学生去寻找所在省份的红色资源和红色记忆,或者通过走访调查收集家乡的革命先烈故事,最后学生在课堂上给同学展示并阐述其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5)身边的榜样示范。可以让班级同学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或共产党员或先进人物来现身说法,身边的榜样,更有说服力。让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其奋斗历程及为什么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分享其成功背后的故事和艰辛,以激发当代大学生为了青春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澎湃动力;让已经入党的同学在课堂上谈谈他为什么入党,为什么能够入党,以及入党后今后要干什么,让他们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以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理想信念;可以让退伍兵出身的同学在课堂上谈谈其入伍动机、军旅生涯的人生体验和收获,当代军人的爱国情怀等,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拥军情怀等。6.社会调查。发达的新媒体技术和网络交互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各种社会调查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社会调查可以在校园内同学间开展,比如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消费观念、恋爱婚姻、就业期望、人生信仰、职业规划等等;也可以校园外的,如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对熟悉的人开展相关调查,如国家惠民政策在家乡的落地实施情况,改革开放与家乡巨变等。
【注 释】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作者简介】
楊小明(1971—)男,汉族,江西高安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