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2018-03-13符巧静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外国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摘 要: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但当前高校主要以公共基础课或社团活动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心,很少关注将素质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就外语学科而言,外国文学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为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培养具有人文内涵和国际化视野的外语人才离不开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改革。外语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将素质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之中。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外国文学;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08

作者简介:符巧静(1977—),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教学与俄罗斯文学。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逐渐认识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有什么关联呢?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这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定义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存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从狭义来说指人文(即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这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指使学生加强专业知识之外的各类人文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使学生把学习到的人文知识内化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

1.外国文学课在外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不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当与研究和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外语是一门特殊的专业,既是应用学科,是一门工具,也是人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应用和人文并非没有关系,外国文学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学习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如比喻、象征等,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语言水平。同时,外语专业学生对目的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了解越细致,人文浸润越深,对语言的理解就越透彻,灵活应用语言、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更强。

外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加强文化意识、人文素质的观照。外国文学作品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体的尊严与价值,关注个体的生存状况,具有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外国文学往往是目的语国历史与文化的资料库,为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从历史角度来看,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外国文学教学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外国文学课程为载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已为高校教育者所认同。“文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很重要,而且还因为它蕴藏着创造性的能量……外国文学有助于人在道德和智力上的‘解放……跟他人的世界对话,并‘在另一个世界发现自我”。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无法体验到的各种人生经历,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多面性,增强对他人的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悟蕴涵于作品中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积极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普世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扩展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利用外国文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的现状

在欧美国家,历史上外语教学都强调人文文化的教育,强调所学语言代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獻。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首要的目标,文学被认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甚至有人认为文学语言常常不同于现代标准语言,会妨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就业环境的改变,高校外语教学也开始强调交际,反复进行句型、情景对话的操练,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外语专业课程表的核心内容已转向商务外语、旅游外语等所谓更实用的课程,外国文学课大有被挤压甚至被取消之势。实质上,所谓的“外国文学无用论”和“外语课程实用论”是急功近利的,反映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认识的不足和盲目,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忽略了外国文学课在人文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的艺术向我们提供认识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窗口,其影响力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就业需求应该推动高校外语学科的层次性和多元性建构,但是应当将眼光放远,不能影响到外国文学课这样的人文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3.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外国文学课教学

就外语学科自身而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内涵的外语人才离不开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改革。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开设外国文学课,而在于教什么,怎么教。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以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忽视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对人文文化知识的观照,影响了其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外国文学课程应由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外国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的观照组成,将外国文学课置于人文社科的大视野中审视其学科地位和人文价值,充分发掘和展现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文文化内涵,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阅读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文本阅读之外,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播放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时期的宗教、建筑、绘画、音乐等视频、音频资料,播放由文学作品拍摄的影视剧,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启发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探讨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在立体的阅读环境中去领略那些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思想和文化思潮,自然而然地品味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最终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

在外国文学这样的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不务正业”,是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无论是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俄语专业,还是法语专业等,其教学大纲都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文学原著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基本特色,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师应加强科研,改进教学,将素质教育融汇于学科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法规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用大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53-5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1999-06-13.

[4]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9.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外国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不忘初心 幸福前行
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思想政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ThePatriarchalSocietyofChinatowninEataBowlofTea
ContrapuntalReadingofJaneEyreandWildSargassoSea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外国文学动态》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