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讲评
2018-03-13谢久莲
谢久莲
【作文题】(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九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去年圣诞节期间,关于中国人要不要過圣诞节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备受西方列强凌辱,作为炎黄子孙不应在洋人的节曰狂欢;也有人认为,中国人过圣诞节以及西方其他节日是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的体现,过洋节,不仅体现在物质意义上,也有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有人认为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对于过圣诞节,你是怎样看待的?那么,怎样立意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西方节日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西方文化也快速地渗透到我们国家。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情,不能绝对地排斥西方节日。
其次我们要理解节日的内涵,借鉴西方文化。正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乂》中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节日的父亲节、母亲节,我们可以借机发扬民族传统,不断提高民族素质。
尊重西方节日,更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节日。“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是一个轻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堕落的民族。”适当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作文示例】
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
刘小芳
关于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的话题,引发人们热议,各种看法不足为奇。我认为:一味接纳西方节日未免太跟风,而一味拒绝西方节日又未免缺乏接纳新事物的勇气。所以应该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
对于西方节日,有人偏执地认为中国受过西方列强凌辱,作为炎黄子孙不应在洋人的节日狂欢,这番言语显得多么振振有词!可是这些人可没想过,铭记历史的同时,更应该向前看。如果泱泱大国竟死板地囿于过去的历史,不懂变通,连西方节日都一味地拒绝,那中华民族岂不是要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孤立地向前跑吗?
再者,如果一味囿于过去,不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那么中华民族将被世界所抛弃,中华民族将无立足之地!这样的结果难道有人想亲眼看见吗?所以,一味偏执地拒绝、驱赶西方文化并非是智者的选择,而应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
一味迎合、追捧“西方节日”的现象也要引起我们的警觉。人们以为一味追捧西方节日是追赶世界潮流的表现,那我只能说,这是大错特错!接纳西方节日虽然是时代发展的现象,但一味跟风、随大流的追捧却令人担忧。人们一味地追捧西方节日,将“中国佳节”抛诸脑后,这种现象在近些年来已不足为奇。圣诞节期间,人们积极为亲朋好友等准备苹果、贺卡的热闹场景,春节却遭人冷落,“无人问津”。再这样发展下去,有谁还能感受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情呢?
正如冯骥才在《四堡雕版》中所说:“文化受到自己评价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是的,当人们在追捧西方节日时,可曾想过中国佳节也会心伤?所以,只有批判吸收西方节日,以中国佳节为主,才能出现不一样的中国;只有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曰”花开并蒂,才会让中国富强,才会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佳节”碰上“西方节日”,不要一味迎合、追捧,也不要偏执地拒绝和驱赶,因为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是必然的选择!
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曰”花开并蒂,中华文明之香才会在繁花盛处永存。
[点评]
时评文的开篇也应引用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引用材料时又忌照搬照抄。小作者开头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材料,然后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立意时采用辩证观点,简洁有力,入木三分。接下来小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批判:一是全盘拒绝西方节日,二是全盘接纳西方节日。指出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观点:应该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论述时就事说理,分析透彻,语言简洁。
与洋节一同“其乐融融”
文清
圣诞节期间,关于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的争议不断。在我看来,洋节的传入,是中西文化交融渗透的体现。过洋节其乐融融,有何不可呢?
过洋节,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丟弃中华文化,更不是让中华文化遭受西方文化的凌辱。在对待文化的多样性上,人们不应戴有色眼镜,持偏激的态度。而在另一个层面上,中华文化尽管博大精深,也应有新力量的注入,才能与时俱进,绽放光彩。
因此,在对待洋节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应转变自己的态度。万不能像明清统治者一般,
昏了头脑,让“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禁锢整个民族,甚至思想和文化,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所以,转变自己的态度,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洋节,方为可行之道。
近几年,不仅是洋节走进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我们的节日也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庆祝中国春节,亮起了火红的灯光。而中国春节的联欢晚会,也深深影响了美国人民。可见,洋节传入的不只是中国,但他们却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甚至点亮灯光,以此祈福,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对待洋节最好的做法吗?
可在过洋节之时,却有人因此忘了根本,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曰。超市、商场里利用洋节商机,进行大促销,甚至有人过洋节时大肆铺张浪费。这不禁让我深思:与洋节一同其乐融融,但这“其乐融融”是否已经变味了呢?洋节新颖,新潮,受人们所喜爱,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一次采访中,接受采访的英国女子说:“我喜爱中国人的发色,甚至羡慕,但我绝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发色。”所以,对待洋节,我们可以喜爱,也可以羨慕有这洋节的国家,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传统节曰,不应忘记中华文化。
有言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不竭动力。”因此,在对待洋节的问题上,我们应敢于接受,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忘记自身传统文化上接受,这样才能真正与洋节其乐融融。可见,洋节传入,其乐融融,此乐何极也?
[点评]
本文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过洋节其乐融融,赞成过圣诞节。然后分析了赞成过洋节的原因,认为西方文化的融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是股新力量的注入,并采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庆祝中国春节,亮起了火红灯光的事例进行类比。接下来小作者笔锋一转,进行严密的辩证分析:虽赞成过洋节,但过洋节之时,不能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文章结构严谨,论述层次清晰,事例新颖。开篇点题,结尾呼吁,前后照应,简洁有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