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
2018-03-13曹晔
摘 要: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工匠之师是培育大国工匠的关键。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工匠之师,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制造业提品质、创品牌的现实需要。现代化背景下认识和理解工匠之师,既要挖掘和继承传统内涵,也要体现时代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李克强总理对工匠之师六个方面的科学论断是深刻认识工匠之师内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工匠之师;内涵与特质
作者简介:曹晔(1963-),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类)“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研究”(编号:BJA150055),主持人:曹晔。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2-0081-05
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前夕,李克强总理走进新中国第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并看望慰问師生。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学校工业实训中心时围绕现代制造与师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对学生说“你们不是一般的工匠,你们是‘工匠之师”。早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可见,从最初提出的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从大国工匠再到工匠之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深入思考、顶层设计的结果,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客观要求。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从大国工匠到工匠之师,认识到没有千千万万工匠之师去培育,数以亿计的大国工匠就难以形成,可以说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工匠之师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工匠精神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唤起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的谋事创业的精神;大国工匠承载着中国制造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兴大国工匠,必贵师而重傅,没有师傅的带徒传艺,没有师傅传承技术技能,打造大国工匠将大打折扣。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而产教融合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教室与车间、教学与生产、作品与产品、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其中教师与师傅融合是关键、是核心。可见,产教深度融合为培育大国工匠提供了肥腴的沃土,为工匠之师提供了用武之地。
一、工匠之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
目前,“双师型”教师已成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代名词。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时对学生们说:“希望你们既像老师一样传授职业之技,又像师傅一样传承工匠之道,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合格人才。”
工匠之师顾名思义就是工匠的师傅或教师,集教师与师傅于一身,既体现了“双师型”教师的特色,统领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多种解释,又准确定位了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征;既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指明方向,也指出培养的重点;既指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要求,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工匠之师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对“双师型”多种解释所带来的弊端,如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技师、农艺师);既是教师,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双师双能”等多种说词,使人们思想上产生了混乱,无所适从。把“双师型”教师定义为既是教师又是师傅,这一提法统领了其他说法,给“双师型”教师更为明确的本质内涵。二者也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双重职业特点和双重身份,作为教师会教学,作为工匠有技术;作为教师立德树人,作为师傅育匠人树匠心;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作为师傅传道授业;作为教师传授职业之技,作为师傅传承工匠之道;作为教师要懂教育教学规律,作为师傅要掌握技术技能形成规律;作为教师能上讲台,作为师傅能下工厂。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据研究,“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出现之初就专指老师。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从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蒙受此称。至于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代中后期以后的事情[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企业学徒制的实施,把有技艺的、技艺高超的人尊称为师傅,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企业现代学徒制的逐渐消失,师傅一词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今国家正在“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在职业教育领域重塑师傅形象,既是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中国制造业提高质量、塑造品牌的需要。企业中没有数以万计的师傅,就不可能有数以亿计的一流的技术工人,也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师傅是中国制造业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者,全社会必须尊重师傅、重视师傅、弘扬师傅,工匠精神才能大放异彩,大国工匠才能方兴未艾。
二、工匠之师既传道,又授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仅高度概括了教师职业特点和价值追求,也指引激励了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优秀教师。工匠之师既传道又授业,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未来产业大军,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培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要把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在加强职业技能的同时,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做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匠之师要以德养技、以德行技、德技双修、知行合一。endprin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中國传统文化对于道德与技术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理念,具有抽象性、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术是方法,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是能够被反复学习从而提高的事物和本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三、工匠之师既是灵魂工程师,又是卓越雕塑师
教育是铸造、净化人类灵魂的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高尚的师德不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楷模,而且也引领着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不仅需要研发人员,也需要大批工匠之才。大国工匠的培育像大师雕琢玉器一样,需要工匠之师不断培育,在实践中精心地去雕刻、塑造,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传授职业道德。常言道,做事先做人,作品如人品,卓越雕塑师既雕物质产品,也塑人格品质;既雕作品,也塑人品;既立匠人也立匠心;既传授技术技能,又传承职业文化[2]。总之,工匠之师不仅能够教人以道义、教人以技能、教人以智慧、教人以发展,而且善于在自己的教学中,给学生以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中国制造不仅需要祖冲之,也需要鲁班,理念再完美、设计再先进,没有高技能人才去具体的实施,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没有大批的工匠之师,就不可能有大量的工匠,“一流技工”需要工匠之师去培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技术技能的形成是渐进的,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来雕塑,需要在实践中去精心培育。作为工匠之师,具有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把自己的产品犹如艺术家的艺术品一样,巧妙构思,反复推敲琢磨,不断完善工艺,精益求精地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作品,创造出无以伦比的卓越产品。工匠之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教书育人,带徒传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职业操守,教授学生技术技艺和生存之道。
四、工匠之师要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做到知行合一
书本知识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知世界、探索未来的工具。教师要想有效的教学、生动的讲解,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学习书本知识非常重要。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源泉,但拥有知识不等于具备能力,知识只有经过应用和转化才能形成能力;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能力不能离开基础知识而独立存在,只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提高职业能力。当然,知识和能力二者也相互依存,获取知识也需要一定的能力,能力形成也需要用正确的知识来丰富和指导。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实践是检验能力的准尺,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所以能力训练与提高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在实践中学习,干中学、做中学;在学习中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产教融合。知识需要学习,能力需要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边学习、边提高,知识与能力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工匠之师要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应用水平。
“知行合一”是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同时,他还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论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职业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和实践一体,动脑动手、脑手并用、学思并举。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长期坚持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突出学生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五、工匠之师要广学博知、术业专攻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教师得有更多的知识,广学博识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跨越了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工作和学习。作为工匠之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艺,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背景知识,熟悉企业组织和工艺流程,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把握国内外行业动态,了解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作为教师或师傅,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而且要具有“学科教学知识”,一种充分融合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整合性、实用性知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业精于专,功成于勤,荀子曾说过:“读书第一要心专,苟使心专石可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择一事,终一生”,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勤学苦练,不断专研,技能、学业要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的造诣。我国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曾形象地说,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只有在某一方面做专了、做精了,才能成为某一行业的工匠之师、技能大师。endprint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其《专业主义》一书中倡导: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已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3]。广学博知、术业专攻构建了工匠之师的“T”型人才,既有广博的知识面,又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集博与深于一身的人才;既有专业深度,又有思维广度,能够跨界思考和探索;既能够在某方面技术技能上专注、投入,同时又能够对职业世界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有职业迁移的能力;既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思考,又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既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匠之师就是拥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娴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
六、工匠之师要修炼匠心、格物致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指出了修炼匠心的重要性,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匠魂的必要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匠心就是用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执着的精神来立足于人世间。没有匠心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也不可能经受住利益的诱惑,难以忍耐长时间研发的寂寞,也不可能破除“差不多”的粗放思维,就生产不出优质产品,得不到消费者认可,也创造不出中国质量、中国品牌。匠心精神事关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工艺提升能否实现“质的飞跃”。作为工匠之师,仅仅修炼匠心是不够的,也要做到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重点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在学习、观察和专研事物时要细致入微,反复推敲,用心揣摩,从中悟出道理,化难为易,掌握规律,探究方法,升华技艺,熟化技能,传道授业,培养出更多又专又精的匠人。总之,工匠之师要脑手并用,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把专一、专心、专注、专业融入到自己职业生涯中,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做中教,做中传,做中带,培养出越来越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打造中国质量、中国精品,使中国制造迈向新时代。
匠心就是巧妙的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说,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因为匠心——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個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4]。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匠人,但现实中匠人精神却依然是一种很稀缺的品质。“技近乎道”,匠人要修“匠心”、守“匠魂”,才能出“匠品”,匠心文化就是永不服输的职业操守,常怀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为职业而自豪,为职业而骄傲,表现出永不放弃、锲而不舍的事业追求,从细微之处入手,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使每一个作品达到最精、最美。现代意义的工匠之师,不仅要有匠心,在现代化生产中,由于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生产方式方法和生产手段变得十分丰富,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需要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不学习现代专业知识,不掌握现代科技,不跟踪现代技术,也不可能制造出现代“匠品”。
上述几个方面对工匠之师的阐述,从道与术、技与心、塑与雕、知与行、理与实、通与专等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教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现了当代职业教育教师的特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形象又直观,既通俗又深刻,既浅显又精辟,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做了全新的诠释和精准概括,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然,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不同于以往,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吸收现代先进理念;既需要继承传统工匠的专业、敬业、专注、坚守、淡泊名利、追求完美和极致等品质,也要体现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现代性;既要传道授业,也要教书育人。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增强其现代性特征。
大国崛起需要有大国工匠,中国历来不缺乏工匠,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人之国、匠品出口国,如木匠“祖师爷”鲁班、建造定州桥的工匠李春、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开工天物》的宋应星等无数大国工匠。匠品更是数不胜数,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铸就了丝绸之路,只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逐渐淡忘了工匠。今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重拾匠心匠魂,重用大国工匠,彰显时代精神。培育大国工匠需要构建“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工匠之师”三位一体的培养培训体系,需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尤其是重视工匠之师的核心作用。普通中小学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工匠之师来引领;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工匠之师;企业开展职工教育,与学校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也需要有大量的工匠之师。工匠之师是一种稀缺资源,需多主体培育和多方面挖掘。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承担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的院校,需加强与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工匠之师;作为职业院校,落实好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构建专兼结合、“双师双能”的工匠之师;作为企业,要重视师傅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徒制纳入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重视师徒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本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以师徒制为核心的学习型企业。国家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工匠之师的社会价值,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德艺双馨的人带徒传艺,传承技术技能;社会各界要树立崇尚劳动、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时尚,积极宣传、发现、挖掘工匠之师,形成良好的拜师学艺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徐梓.“师傅”与“师父”[J].中国教师,2007(11):45-46.
[2]曹晔.培养工匠之师 支撑中国制造[N].中国教育报,2017-10-10.
[3][日]大前研一.专业主义[M].裴立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76.
[4][美]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3-14.
责任编辑 秦红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