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2018-03-1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商业银行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靠存贷利息差获取利润。由于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兴起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仅依靠利息收入已不足以维持其原本的盈利水平。势必要改变当前的盈利模式,改变收入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经营过程中发现中间业务可以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开始重视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努力优化收入结构,增加中间业务种类,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中间业务收入的定义日趋成熟。根据分析各上市商业银行的历年年度财务报告中中间业务收入的计算方法以及参考国内学者对中间业务的界定,本文将中间业务收入定义为除利息净收入之外的其他营业收入,包括五部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汇兑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中间业务收入。

与传统的利息收入相比较而言,中间业务具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中间业务占用资金少。中间业务收入与利息收入的性质不同,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将银行的资金提供给客户而获得的报酬,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为客户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和投资获得的收益等,并不需要花费银行的自有资金,它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主要是前期对网点、技术、人员的投入,对银行资金量的需求较低。

第二,中间业务存在多种风险。中间业务包括多种业务类型,而且各业务之间风险的大小差别很大。有些业务的风险比较小,如通过结算业务可以取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风险较小。而有些业务的风险较大,如银行通过投资非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政府债券等取得的投资收益,就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

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在利息收入已不能满足银行对利润增长要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收入结构中比重。本文对5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011—201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表一 2011—2016年我国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 单位:亿元

注:表格数据来自于5家国有商业银行2011-2016年年度报告整理所得

表二 2011—2016年我国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单位:%

注:表格数据来自于5家国有商业银行2011-2016年年度报告整理所得

由表一得出,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都大幅提高,从2011年的3988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7254.8亿元;表二得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不断提高,由22.86%增至30.88%,增加了约8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一直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总体来看,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虽然稳步上升,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相对稳定,各自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别:其中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近几年都接近30%左右;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最大,2011年至2016年在总量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得益于其体量最大,但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并不如中国银行。而农业银行虽然在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方面不是最小,但是从占比角度来看处于低水平,2016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猛增,可能是由于战略调整的原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2016年实现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占营业收入的25%—30%。整体的量已经达到要求,以后还要注重中间业务质量,改善和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结构,在供给层次进行改革。

表三 2012—2016年我国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 单位:%

注:表格数据来自于5家国有商业银行2012-2016年年度报告整理所得

通过观察表三中的数据,可以看出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不稳定的趋势,说明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增速最快的是2016年,近几年增长速度忽高忽低,在2016年增长速度超过20%,说明业务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内部战略方针的问题,需要明确中间业务发展的方向,尽快稳定。农业银行在近四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没有超过10%,是国有商业银行中表现最不好的,表明是业务开展上还是有些不足之处。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速,由此可见,建设银行在内部管理比较严谨发展一直良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依靠自身市场占有率高发展一直稳健,不过在2016年下降很多。交通银行中间业务增速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但是在2016年出现大幅下降,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要制定策略,积极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银行创新能力不足。一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依靠其自身现有大量的存贷款优势,获取营业利润,导致其将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当作利息收入所附带的业务,没有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在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本应开展的基金、信托、融资租赁等业务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目前只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争竞,国有商业银行才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主动的区开发自身业务而是被动的应对市场才进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导致中间业务发展缓慢。

第二,银行对中间业务管理欠缺。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中间业务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于中间业务的部门设置过于分散,没有将业务创新、开拓市场、行政管理等流程集中成为一个流程体系,因此,开展中间业务的效率较低。此外,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存在操作风险、政策风险,这些潜在风险容易被银行所忽视。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晚。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银行开展业务没有详细规范。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获取利润,难免使用不规范的竞争手段。中间业务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有偿服务,但各银行为了抢占客户资源,采用非正常的经常的经营手段,形成恶性。

第四,从客户角度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刚开始发展中间业务时,为了让客户更好更快地接受这种业务,对于一些业务仅收取少量费用甚至是免费为客户服务。当银行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时,客户对于这种做法难以接受。另外,企业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信贷需求和支付结算业务,个人客户的需求主要是银行卡、代理业务和传统结算。客户在面对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时却无动于衷,打击了国有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四、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大创新,拓展经营范围。改变以往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加大新增中间业务开发力度,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积极满足客户的需求,开发适合国内金融市场的业务种类,开展咨询类、托管类等业务,增加业务的个性化程度。此外,银行多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研发符合客户心理的业务。

第二,转变经营理念,增强经营意识。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从中间业务收入上得到益处,有些银行竞争优势源于对中间业务的开展与利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发展中间业务是必要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把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对中间业务的经营,让责任与任务更加明确,可以采取差别化管理经营。

第三,完善管理体制,提升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中间业务管理体系。通过中间业务将各个分散的部门各联合起来,形成一条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能够增加开展业务的效率,也减少了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一些不必要成本。另外,银行内部也必须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建立起一套风险评估系统,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第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我国应该制定针对中间业务操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制定与中间业务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此外,银监会应当加大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督力量,并定期检查银行开展业务的情况。对于监督管理银行开展业务,应该做到:严查违规业务开展,维护银行业系统的稳定,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1]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策略[J].杨继成,贾远纾,贾建民.现代商业银行.2001(11).

[2]金晔.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D].北京交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