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
2018-03-13李晓静
李晓静,陈 璐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从40岁开始,持续10~20年[1]。由于卵巢功能逐渐下降,性激素水平和体内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2],包括生理方面的变化,如月经开始不规则,直至绝经;生殖器官开始逐步萎缩,丧失生育能力;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盗汗和睡眠障碍等;另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变化,如情感淡漠、迟钝、抑郁等情绪障碍等[3]。目前,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患病率高达15%~25%。抑郁症已成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情绪障碍之一[4]。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其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预防或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5月~2017年5月,根据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内蒙古自治区4个地级市的4个社区中,对553名年龄在45~55岁的社区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象的纳入标准:(1)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围绝经期妇女;(2)意识清楚;(3)无严重的语言障碍及影响书写的运动功能障碍;(4)知情后自愿接受本次调查并保证根据本人真实情况如实填写。
对象的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填写不全;(2)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患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等严重病患的妇女;(3)不愿意参与调查者;(4)认知水平低,无法理解问卷内容的女性;(5)过去 6个月内确定为酒精或药物依赖者;(6)评测过程中提出终止要求及评测失败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问卷
(1)围绝经期妇女的现状:包括受访者(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在婚、非在婚)、职业状况(家务、在业、下岗、离退休)、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1000-3000、3000-5000、≥5000)、健康状况(好、一般、差)、夫妻感情(好、一般、不好)、与子女相处情况(融洽、 不融洽)、对工作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困难、不困难)、对性生活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每年体检状况(体检、不体检)、医疗报销(可报销,不报销),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症),月经(正常规律、月经紊乱、自然绝经、手术绝经)、生育子女数(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等内容。
(2)改良的Kupperman评分表(KMI):根据此表评估更年期症状,评分表共有13种症状,包括潮热,感觉,失眠,烦躁,抑郁,头晕,疲劳,骨骼和关节肌肉疼痛,头痛,心悸,皮肤蚂蚁,性生活障碍和泌尿系统症状。每个项目分数乘以症状级别的症状指数。症状分为0-3级,无症状为0分,偶尔(3次/天)为1分,症状持续(3~9次/天)为2分, 影响生活者(≥10次/天)为3分。症状指数是固定的。总计分为0~63分。Kupperman评分≥17分,诊断更年期综合征[5-6],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3)CES-D自我评价量表:CES-D量表具有仅注重抑郁而不包括抑郁体能的优点,主要用于反映主观抑郁情绪,共20项。 要求受试者使用0至3评级来评估上周症状的频率。 总分为0~ 60分。受访者需要根据过去一周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5分为无抑郁,≥16分为有抑郁。测量内容包含4个因素:抑郁情绪含第1、3、6,9、10、14、17、18题;积极情绪含第4、8、12、16题;躯体症状和活动延迟包括问题2,5,7,11,13,20;人际含第15、19题[7]。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所有问卷都在问卷调查前标明了目的,注意事项和指导用语。问卷调查人员接受了统一培训。所有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主要用于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
2 结 果
2.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从强壮到衰老的退行性变化,特别是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内分泌,自主交感神经和免疫功能的正常水平。进而导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常用 kupperman评分表进行测评。使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表(KMI),共有553名年龄在45岁~55岁的女性参加了该研究。从高到低是“性生活障碍”,“尿症状”,“疲倦无力”,“失眠”, “头晕,“容易激动”,“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抑郁症”,“感觉异常”、“心悸”、“潮热出汗”、“皮肤蚁走感”。(见表1)(见表1)
表1 553名围绝经期妇女各项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
2.2 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情况调查表的所有因素进行x2检验,其中人均月收入、健康状况、夫妻感情、月经情况4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这些因素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见表2)。
2.3 抑郁症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
对553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kupperman得分≥17分者,为有围绝经期症状者,共253人,其中抑郁的检出率为29.45%;kupperman得分<17分者无围绝经期症状,共300人,其中抑郁检出率为9.67%。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抑郁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围绝经期综合征评分与围绝经期女性抑郁评分的关系
CES-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都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r>0,表示正相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553名围绝经期妇女的CES-D和Kupperman之间有相关性。
3 讨 论
(1)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女性从中年到老年过渡的必要阶段。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这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更可能在女性中引起一系列身体和心理问题。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问题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2)围绝经期妇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较高。这些症状的发生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根据统计结果,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因素是人均月收入,健康状况,婚姻关系和月经状况四项。为了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其症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健康教育。
(3)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研究检测表明:内蒙古4个地级市的4个社区内553名围绝经期妇女,共检出存在抑郁症状者82例,发生率为14.83%,略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围绝经期症状患者总数的45.8%,抑郁发生率为29.45%;更年期症状的数量占调查总人数的54.2%,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67%。董胜莲等人对22个省(市)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研究,抑郁发生率为23.80%[8]。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比无症状综合征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这与李桂珍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还可以从围绝经期综合征评分与围绝经期女性抑郁评分之间关系的统计结果看出,抑郁症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原因可能是由于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下降和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已经诱发了潜在的情绪障碍,导致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增高[10-12]。
表2 553名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表3 553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情况
表4 553名围绝经期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评分与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