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输液管路的适用性分析
2018-03-13凌文嘉陈曼珊邓映雪
凌文嘉,陈曼珊,邓映雪
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机电设备维修科,广东 广州 510080;2.广州市中医医院 设备科,广东 广州 510130
引言
输液泵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病人症状情况来设定相应的输液流速以及输液总量[1-2]。往往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会反应其输液速度与设定值相差较大,而且存在有液体的情况下输液泵不滴液并不报警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种不良事件发生呢?目前大多数品牌的输液泵是针对特定的输液管路来设计的,调查发现原厂特定的输液管路价格昂贵,医院通常选择兼容的输液管路进行使用,能够大大的缩减医疗成本[3-4]。但是兼容输液管路品牌众多,型号种类繁多,其具体的材质、管径、软硬度各不相同,不但影响输液总量以及滴速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影响其阻塞报警压力阈值及响应时间[5]。那么不同输液管路对输液泵的临床应用质量会造成多大差异性呢?
为了验证不同输液管路对输液质量的影响程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质量对比测试。首先挑选几种品牌的输液管路在多台相同型号的输液泵上进行检测,分别记录每次测试的流速、阻塞报警压力值、阻塞报警响应时间等[6-7],最后将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及汇总。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仪器
性能检测使用的是Fluke公司生产的IDA-4 PLUS多通道输液/注射器分析仪,可同时进行多个通道的流量/流速及堵塞压力阈值的评测,流速量程为0.5~1000 mL/h,压力量程为 0~2327 mmHg。
1.2 被检设备
因为我院使用泰尔茂TE-135型输液泵较多,为避免个体常规性的影响,所以选择5台该型号输液泵进行测试。
1.3 被检耗材
选择相同规格的3种输液泵管路品牌有:S管路、K管路、L管路,规格均为20滴=(1±0.1)mL,滴液使用医院蒸馏水。
1.4 检测仪器和被检设备的连接
检测仪器和被检输液泵的连接,见图1。输液管路应按被检输液泵说明书要求安装[8]。
图1 检测仪器与被检输液泵的连接图
1.5 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1)流速检测。通常影响流速的因素有:输液管路、输液泵型号、设定流速值等。在本次实验中将输液泵分别与不同输液管路进行配套使用,然后用IDA-4 PLUS多通道输液/注射器分析仪进行测试,测试按照参考标准《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27-2005)进行[9]。分别在输液泵上设置流速为25、100、300、500 mL/h,测试时间均为1 h,在保证实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最后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
(2)阻塞性能检测。在临床科室使用中存在输液泵不滴液不报警现象。临床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输液时间超过5 h的情况较为常见,输液管路因材质不同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容易老化[10],弹性减弱,导致输液泵压力传感器无法测出阻塞压力阈值,即不滴液也不报警提示,严重影响临床的治疗质量。为了检验多种输液管路耐受性不够是否会导致存在该不良事件现象,本次方案同样是是使用IDA-4 PLUS多通道输液/注射器分析仪对输液管路进行测试。将输液泵的流速均设置为25 mL/h,堵塞夹位于输液泵下方约1 m处,采样时间为1、2、3、4、5 h,测试此时情况下的阻塞报警压力阈值与响应时间。
(3)测试注意事项:① 为保证整个测试的准确可靠,输液泵管路应该与分析仪的入口出同一个水平、减少压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② 测试液从开始流动到稳定至输液泵的设定流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测试稳定状态下输液结果;③ 输液管路长时间使用,其硬度及弹性均会发生改变,故要求每种管路在输液泵上使用时是新管路;④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测试前检测仪器应该已通过原厂或者计量部门的计量校正。
2 数据分析
2.1 流速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测试中输液泵使用不同输液管路实测流速数据,见表1。根据表1计算出输液泵使用不同输液管路实测流速的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实测流速-设定流速)/设定流速×100%][11],见表2。同时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不同输液管路的平均流速,见表3。本次测试要求被检输液泵的相对误差范围允许值为10%。
分析表1和表2的测试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表1 输液泵使用不同输液管路实测流速(mL/h)
(1)S管路。当流速为25、100 mL/h时,误差范围为2%~8.6%,即符合误差范围;当流速为300、500 mL/h时,误差范围为0.6%~57.2%,其中3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其他7例误差范围过大,而且实际流速均比设定流速低。因此平时对设备的质量检测中应该采集多个数据点作为参考,否则会出现该台设备在单一流速下正常的话,然而在其他流速情况下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临床的实际治疗效果。
(2)K管路。在不同输液泵及设定25、100、300及500 mL/h流速下使用,其误差范围为0.5%~8.7%,即符合质量检测的误差范围要求。结果表明,以上5台泰尔茂TE-135输液泵适合使用K输液管路。
表3 不同输液管路的平均流速(mL/h)
(3)L管路。在不同输液泵及设定25、100、300及500 mL/h流速下误差范围较大,为0.1%~30.4%。
从表3的数据分析得出,流速为25 mL/h和100 mL/h时,S管路与K管路的精确度较高,且误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L管路的实际平均流速分别为28.24、110.54 mL/h,均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实际流速偏高。流速为300、500 mL/h时,K管路与L管路精确度较高,S管路的实际流速偏低,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综上所述,若流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为使用的首要因素,K管路与TE135输液泵的使用兼容性较好,S管路与L管路对于TE135输液泵的使用兼容性较为一般。
2.2 阻塞检测数据分析
根据标准阻塞探测能力数据包括阻塞压力阈值,阻塞报警响应时间,得出5台输液泵在不同管路、不同输液时间设定相同流速情况下的阻塞压力阈值,见表4。及阻塞报警响应时间,见表5。在泰尔茂TE-135输液泵的用户使用手册说明阻塞检测设定值默认为“5”,在25 mL/h的输液速度下测试阻塞报警压力值范围为450~900 mmHg,响应时间应该小于4分38秒。
从表4、表5可以看出,S管路经过5 h的测试后,其在多台输液泵上测试阻塞压力阈值与响应时间均在目标范围内。K管路在25个测试数据中表现出24个为正常范围,而在输液泵1中经过5 h的测试其响应时间不正常,而且压力阈值升高,说明其管路经过长时间的弹性等物理特性改变从而影响输液质量。L管路在输液泵3测试中2 h内测试时阻塞压力阈值和响应时间在允许范围内,3 h后均无法测量,即在管道夹已经关闭无法补液的情况下,管道内的压力值没有持续增加导致输液泵并未出现报警提示。如阻塞未及时发现,阻塞产生的丸剂量可能会以很快的速度进入人体内,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氯化钾溶液短时间大量注入人体可导致病人心率不齐[12],该情况可以判定为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临床使用与治疗效果。
通过阻塞压力阈值与响应时间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输液管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表现出的输液质量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即表明输液管路因为材质、设计、规格等不同因素的条件下,其时间耐受性也各不相同,进一步证明了输液管路将对临床的输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表4 输液泵使用不同输液管路实际阻塞压力阈值(mmHg)
表5 输液泵使用不同输液管路的阻塞报警响应时间(s)
3 结果
流速检测与阻塞压力测试作为输液泵质量安全的主要参考点,通过一系列的流速检测与对比,发现同一输液泵与不同输液管路的配套使用其兼容性各不相同,即不同流速状态下不同型号输液管路其表现出的流速误差各不相同[13],而且存在输液管路测试流速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通过阻塞压力测试后可以发现临床科室使用输液泵不输液不报警的不良事件确实存在,表现在输液管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阻塞报警压力阈值无法测出、阻塞响应时间超出允许范围。其对输液的结果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更重要是直接影响对病人的治疗效果[14],以及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评估判断。
4 讨论
输液泵作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临床使用上会存在很多问题或者隐患,因此输液泵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15]。此次输液泵的在不同输液管路的测试也告诉我们,为保证临床治疗质量效果,临床质量控制人员应该针对本院的不同输液泵品牌来选择相对应适用性较好的输液管路,并且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的操作使用[16]。并且本次实验测试未能排除不同药物使用下对于不同输液管路的影响程度,所以接下来应该进行多种药物在不同输液管路的适应性分析。
[1]邵蕾,杨坤,乐莹,等.专用输液泵管路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估[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4):302-303.
[2]肖红.医用输液泵的输液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3):26-27.
[3]温国坚,刘曼芳,郑峰,等.医用输液泵应用质量评估实验[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5):7-9.
[4]张平,刘丽琼.输液泵安全应用的全程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7):85.
[5]朱思南,尚长浩,王粤.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的实践与探讨[J].医疗装备,2010,23(11):16-17.
[6]张华伟,柏正路,蒋红兵.新型微量注药泵与注射泵流速精度检测的对比与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7):31-34.
[7]赵玉祥,陆佳,刘吉祥,等.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的实践与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2010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论文集[C].2010:1-3.
[8]侯明扬.输液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5):64-65.
[9]GB970627-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0]柏正璐,张华伟,蒋红兵.多功能微量注药泵与微量输液泵的流速精度对比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7):115-118.
[11]陈彤.医用输液泵的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39(5):16-17.
[12]余传意,王殊轶,张朋,等.输液泵阻塞报警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28(12):54-56.
[13]赵巍,杜梦楠,成定胜,等.输液泵常见故障的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6,30(4):63-64.
[14]韩乾,陈安宇.输液泵流速精度及设备稳定性的质控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3):59-62.
[15]鲍俊成,陈锦康,周娜,等.医用输液泵质量控制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5):95-97.
[16]张飚瑞,杨威,罗招平.临床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流速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