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8-03-13谢建曾华东周光凯李利东李玮马覃
谢建 曾华东 周光凯 李利东 李玮 马覃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600)
传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技术为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但受检查费用高、创伤性大等因素的影响[1],在临床中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而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是将CT增强技术与薄层、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关系有重要价值。本文为了深入分析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抽取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不愿加入本次研究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病例选取时间是2014年11月至2017年8月。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95:55;年龄范围(21~69)岁,平均年龄(45.26±10.34)岁;手术类型:49例动脉瘤夹闭术,101例动脉瘤栓塞术。
1.2 方法
3D-CTA检查的操作流程:检查仪器为西门子64排128层CT机,先平扫头部,再增强扫描,应用ACLST双筒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浓度为350mgl/ml)经肘静脉注入,注射速率为每秒4~6毫升,总剂量为1.5~2.0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100ml,应用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检查时间在半小时左右。
1.3 观察指标
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统计3D-CTA检查的疾病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疾病检出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 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数据所示,3D-CTA检查的疾病检出率和手术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别,P值大于0.05。
表1 对比3D-CTA检查和手术的诊断结果(n,%)
3.讨论
有关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有争论。动脉瘤发生的组织学基础中以动脉内膜缺陷最重要;高血压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动脉瘤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感染,动脉硬化,吸烟等后天因素可促使或加速动脉瘤的发病,这些因素中以前两者最为重要。随着病程的延长,肿瘤体积会逐渐增大[2],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尽早进行诊断,进行动脉瘤栓塞或夹闭手术。
3D-CTA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检查过程中将造影剂注射于肘静脉[3],和传统的DSA诊断技术相比,3D-CTA的造影剂注射速度更慢[4],可减轻创伤,同时检查费用低,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接受。诊断脑内血肿时若怀疑动脉瘤破裂后,及时进行3D-CTA检查可降低死亡率。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发血管痉挛,在症状未消除前就进行脑内血管造影,会使症状加重,而3D-CTA不会影响血管痉挛程度,能够将血管壁和瘤颈钙化及时发现,显示动脉瘤形态和周围动脉、静脉、颅骨等邻近空间的结构以及动脉瘤处动脉分叉情况,3D-CTA的后期图像处理技术精确度较高,能够对图像进行随意切割,从多角度观察图像,还可模拟手术入路,为后期的手术治疗提供数据支持。3D-CTA技术还可准确测量动脉瘤体积和瘤颈大小,以便开展动脉瘤栓塞术时选择最佳的栓塞材料和型号。3D-CTA能够观察血管解剖结构,但在血流动力学反应方面效果一般,若医疗条件允许,临床可结合DSA技术弥补此技术的漏洞。
本次结果部分显示,3D-CTA检查的疾病检出率(98.67%)接近于手术结果(100.00%),P值大于0.05。
综上分析可知,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准确性也较高,尽早诊断疾病可明确病因,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1]梁丰,齐铁伟,李竹浩,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评估颅内动脉瘤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3):175-179.
[2]朱永华,林少华,黄汉添,等.3D-CTA动脉瘤模型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翼点微骨窗显微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47-48.
[3]谢红.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9):179-182.
[4]肖华,姚声涛,李刚,等.3D-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随访对比[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38(5):5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