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2018-03-13刘乐阳徐林尹剑辉张力君
刘乐阳 徐林 尹剑辉 张力君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直肠癌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与放化疗等方法治疗,手术对直肠癌的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1]。传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其存在创伤性较大、恢复时间长等不足;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优势[2]。现对直肠癌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男21例,女16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3.9±2.2)岁。观察组37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15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5.1±2.3)岁。在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2组患者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全身麻醉,截石位,切口选择患者腹部正中处,对乙状结肠双侧系膜予以分离,使肠系膜下动脉与静脉充分显露,对血管淋巴结全面清扫。对直肠与盆壁筋膜间隙予以锐性分离,这个过程中加强对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在肠系膜血管根部20mm位置横断处理血管,使带肿瘤的结肠部位完整切除,术后对盆腔全面清洗,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观察组:麻醉方法与患者卧位都与对照组一致,手术台向右侧倾斜20度,使患者左下腹完全暴露,与脐部置入腹腔镜,在右下腹与腹直肌外缘1cm、0.5cm位置,分别作辅助操作孔,建立气腹后将乙状结肠系膜与肠系膜等有效分离游离,使肠系膜下动脉与静脉彻底显露,对血管淋巴结全面清扫。向下游离直肠到肿瘤下方30mm位置将直肠切断,同时,在肿瘤上方120~150mm位置将乙状结肠切断,对肿瘤组织彻底切除。术后处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手术、排气、下床活动、住院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9.0软件,切口长度等计量资料表示与检验分别用(±s)、t,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表示与检验分别用%、χ2,P低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指标
如表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切口长度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表1 术中指标(±s)
表1 术中指标(±s)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分)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对照组 37 145.26±14.11 175.26±23.06 20.22±2.19观察组 37 104.17±8.30 94.79±14.17 17.11±0.91 t- 15.27 18.08 7.98 P- <0.05 <0.05 <0.05
2.2 术后指标
如表2,在排气、下床活动与住院的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术后指标(±s,d)
表2 术后指标(±s,d)
对照组 37 3.35±1.11 3.26±1.19 15.11±2.53观察组 37 2.52±0.60 2.29±0.60 13.37±2.00 t-4.00 4.43 3.28 P-<0.05 <0.05 <0.05
2.3 并发症
如表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0%VS27.02%),(P<0.05)。
表3 并发症[n(%)]
3.讨论
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相关学者认为,和社会环境、遗传以及饮食习惯等具有相关性。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饮食结构的巨大转变,近几年,直肠癌的发病率越高越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肿瘤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威胁。
临床上对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为手术切除,其主要是将病变组织切除,伴随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完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4]。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具有如下几方面优势:首先,其具有放大效果,可将血管、输尿管以及神经充分显示,对盆腔自主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其次,手术切口比较小,对肠道牵拉干扰较小,可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最后,其视野较清晰,超声刀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精确操作,防止必要的损伤出现。研究表明: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切口长度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排气、下床活动与住院的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0%VS27.02%),(P<0.05),与其他结果一致。
总之,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发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1]冯树开,关丽清,王军,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2):75-77.
[2]熊懿.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4):6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