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2018-03-13朱锴
朱锴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前言
重症哮喘患者易引发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以抗感染、平喘及吸痰等为主,治疗效果欠佳。有研究指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有效率更高。本文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急诊抢救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样本。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共33例,包括男13例、女20例。年龄(43~80)岁,平均(56.59±4.62)岁。对照组患者共33例,包括男14例、女19例。年龄(44~84)岁,平均(56.60±4.77)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合并呼吸衰竭。(3)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于术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吸痰等。治疗组接受急诊抢救,以机械辅助通气治疗为主,方法如下:(1)指令模式:同步间歇指令模式。(2)频率16/min。(3)呼吸比:1.5/1.0~1.0/1.0。(4)通气模式:加压通气。(5)参数设置:15cm H2O、正压通气5cm H2O。(6)治疗时间6h/次(可视患者病情调整)。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包括哮喘、呼吸困难、咳嗽3项指标。
1.5 疗效判定依据
视患者咳嗽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显效:各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见表2。
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及RR指标恢复情况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
两组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
表3 两组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
3.讨论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伴随呼吸困难、咳嗽及哮喘等症状[1]。常规内科治疗中,抗感染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平喘及解除支气管痉挛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及时帮助患者吸痰,能够有效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加重呼吸衰竭[2]。将上述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81.8%。治疗后,患者HR(134.5±15.6)次/min、RR(32.7±1.0)次/min、咳嗽消失时间(5.1±1.1)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4.0±1.0)d、哮喘消失时间(4.6±0.9)d。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措施,以机械辅助通气为主。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可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使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的缓解,疗效更佳。本文研究发现,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7.0%。治疗后,患者HR(120.9±11.9)次/min、RR(25.0±2.5)次/min、咳嗽消失时间(3.0±0.4)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2.1±0.1)d、哮喘消失时间(2.9±0.6)d,与常规治疗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证实了急诊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方法在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方面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有效率更高、患者恢复更快,恢复效果更佳。
[1]何忠建,耿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81+99.
[2]石佳泉,徐招柱,饶广浩.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