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角度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探讨

2018-03-12王殷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初中创新

王殷红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发展趋势下,各学科在教学方法、授课理念上都进行了创新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怎样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是广大教师群体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着手分析了目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发展为出发点,探究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改革,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任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音乐教育;初中;创新

引言:

音乐是人类的心灵寄托,不受语言和国界的影响,是人类建立联系的桥梁。初中音乐教学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学唱两种主要方式,开展对音乐的学习。在初中音乐学习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头脑思维,而且还要提升学生对自然事物审美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音乐能以独特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不仅要加强课堂的实践性,同时也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推动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一、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随之被突显了出来,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胜枚举。传统初中音乐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组建学生知识体系上,目的在于填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填补知识的空白区。这种纯知识填充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打破音乐传统教学方式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发现并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第二步。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不同。初中学生更喜欢社会当下所推崇的音乐,对教师所授的陈旧音乐知识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是难以顺利开展下去的。

第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初中的音乐教学不属于重点开展内容,在初中课程安排中的地位比较低[1]。所以,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机会和时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多会呈现出半途而废的现况。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地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初中音乐教学还是秉持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但教师却很难具备了解学生认知特点的能力,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认知特点为主,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不符,课堂效率并不高。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决策

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受教育群体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知识以及创新认知,而这意味着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任务,就必须要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及领导者,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加强环境教育的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借助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起着衬托和辅助作用。因此,实现初中音乐的创新教育,必须要建立一个创新型的教育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加强音乐情景模式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有关技术或相关具体实物的演奏等来加强音乐情景创设[2]。比如,音乐剧《猫》的赏析教学。此次教学的重点是以《猫》为载体,通过戏曲、舞蹈、舞美、音乐四元素让学生走进音乐剧。《猫》的赏析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播放来开展,截取最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观赏。在播放的期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了多媒体荧幕上,音乐情景创设的目的已达到,关于《猫》的赏析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多集中在课堂,教师可以加强音乐教室的创新度设计,以环境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譬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在导入学唱环节,教师首先会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维吾尔族的舞蹈视频。这里就是教师对教室创新度的设计,通过有关提问和学生回答,进一步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活跃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3]。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想象力是学生建立事物新认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学生在聆听一首歌曲或进行演奏时,通过声音可以展开对一切事物的想象,从而表达出对音乐的审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好奇点,引导学生在这基础上展开想象。比如《当兵的人》歌曲教学,先是要展示军人形象,让学生进行描述,然后播放阅兵片段。这里教师就牢牢抓住了学生对军人的好奇心理,激发了他们心中的“向往”,甚至为他们提供想象素材。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将自己投放于音乐中并进行独立思考[4]。譬如《光辉历程》教学,设计理念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要求: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欣赏;聆听;再次聆听。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多次强调聆听的要求,这就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学生可在教师反复强调中集中注意力,进行有关思考。

(三)鼓勵学生勇于进行音乐创作

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赞赏。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学生间的认知理念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将来不会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因此,要让他们在音乐上表现出创造力是比较困难的,受环境的影响,自身也不会重视对音乐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阐述学习音乐的好处,鼓励他们勇于创造,并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意对创新理念的应用,用创新的思维及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初中音乐教学应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及创造能力,帮助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诤. 基于创新角度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探讨[J]. 新课程(中学), 2016(3).

[2]刘琴岚. 基于新课标视角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探讨[J]. 新课程(中), 2013(3).

[3]张明. 创新教育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1(18):85-85.

[4]刘华平. 对新时期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J]. 音乐时空, 2015(17):165-165.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初中创新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