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2018-03-12韦世烨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诚信语文

诚信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德,在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如何培养出既具有诚信美德又能为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学校已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和严峻的课题。

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工具性很强,人文精神最丰富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传播语文知识,二是渗透德育。我认为小学阶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课中渗透 “诚实守信”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纪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人无信不诚,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兴。”诚信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诚信是实现自我和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舍弃诚实只会导致个人的失败和民族的毁灭。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丑恶,多一份美好,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低劣,多一份和谐;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黑暗,多一份阳光。诚信是立国之本,是宝贵的社会民族财富,也是个人完备人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做学问、成才干、谋事业的根本。

二、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诚实守信”的思想渊源引导学生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了解诚实守信的基本内涵。

我们都知道“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變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二)通过历史的追溯,弄清“诚实守信”的本质。

1.在先秦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真实”、“诚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后来思想家们往往把“诚”和“信”相互通用。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不论是单独使用或相连使用在古代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2.孔子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时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3.宋明道学家们对“诚”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朱熹说“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陆象山则强调“忠信”认为“忠者何不欺之谓也信者何不妄之谓也”“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从上述这些思想家的言论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诚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进一步加深和丰富了对“诚信”的认识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之后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文中还提出我国人民要努力工作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励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刘少奇同志多次强调“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邓小平同志也着重指出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要求必须杜绝这种“恶习”。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诚实守信”、“老老实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但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革命传统的重要要求。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诚实守信”具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其现实意义更加重要。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就说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需要人人都应以诚实守信为荣。

三、在语文课中通过“诚实守信”故事激励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榜样

通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修身律己,率先垂范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化学生,以“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学生,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作者:韦世烨

联系电话:15207867205

工作单位: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小学

通讯地址: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民族社区迎宾一路三巷484号

邮政编码:533499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诚信语文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做人美德
我的语文书
百善孝为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