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合理情境,展现古诗魅力

2018-03-12李倩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

摘 要: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精练、讲究平仄、严于用韵、含蓄优美、情感丰富,尤其适宜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境教学 多媒体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①新课标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因此,要想教好古诗词,教师就必须抓住它的灵魂美,从教学需要出发,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提高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情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古诗词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尝试。

一、生动语言情境,渲染美丽的意境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巧设情境,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描绘渲染,能激活学生的感觉器官,激起学生的情绪,展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主动而自然地进入想象的画面,理解诗词的意境、情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如,在学习《春晓》这一小诗时,我请同学当小诗人,配以多媒体动画课件,再加以富有感染力的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语言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窗外花香扑鼻,万紫千红,你这位小诗人呀可喜欢花儿了,推开房门,步入花丛之中,尽情欣赏。渐渐地,天黑了,你也累了,回到房中,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过了好久,你朦朦胧胧听到窗外刮起了阵阵凉风,呼呼的,一会儿春雨沙沙地下起来,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朦胧中,耳边似乎有小鸟的欢叫声,你睁开眼睛一看,“哎呀,怎么天亮了我都还不知道呀?”此时,小鸟欢快的叫声传来,你这位小诗人呀诗兴大发,哼出了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你呀,再往窗外一看,呀,满地的花瓣,这么美丽的花儿不知被昨晚的风雨打落了多少,于是你又想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一个语言情境的渲染,使学生情感活动参与认识活动,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体会了诗的意境,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学生真觉得《春晓》是自己的杰作了,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巧用背景情境,促进理解

古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艺术的瑰宝,其创作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我们现在的生活离那个时代实在遥远,学生理解诗词来有一定的困难。②“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要做好这些,教师就要提供有关作者、时代背景等资料,让学生深入诗词创作的情境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曹植的《七步诗》时,考虑到诗词是作者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补充了当时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武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次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在朝中很有威信。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想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指控曹植为主谋,传弟弟曹植到朝上相见。曹植一到,就被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曹植不承认谋反之事。曹丕只得说看在兄弟的情谊上,命曹植在七步内作一首咏颂兄弟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出现兄弟二字。不然,就要处死曹植。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生,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此故事一讲完,学生就领悟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深刻含义,也理解了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三、借用画面情境,展现美的情境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一首好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展现的画面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历代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教师善于用优美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把诗文变成具体的视觉形象,让学生通过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感受画中意、画中情、画外音,活跃课堂气氛,激活思维,领略文字的内涵,体会古诗的意境。如《小池》一诗,初读古诗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老师通过预设好的电脑绘画,在大屏幕上勾画出清澈的泉水,新綠的大树,含苞待放的荷花,微卷的荷叶,轻盈的小蜻蜓,几种景物和谐地融于一处,一下子就将抽象的古诗文字转化成眼前栩栩如生的画面,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所蕴含的情调也都表达出来了,把学生带进了千百年前的那个柔美的初夏,见到了诗人曾见到的那幅美景。这样的电脑勾画,较之被动地简单地观看插图,更让学生感兴趣。既寓教于乐,又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快速进入品悟古诗的状态中,诗句的含义不说而解。

四、妙用多媒体情境,感受诗的底蕴

古诗虽然短小,却很精悍,其意蕴无比丰富。③因此古诗非常讲究炼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字字藏有玄机,这也就给诗文留下许多“艺术空白”,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很多时候古诗教学的美就在于学生想象的智慧。多媒体在这一环节中能穿越时空,有效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感受诗的底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在懂诗意、悟诗情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以及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那凌空而下、飞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巨大的瀑布从峭壁上倾泻而下,有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怒吼着,咆哮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如此优美的配乐,动人的解说,壮观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油然而生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接着让孩子们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有的学生说:“香炉峰上缭绕着的雾气,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幻化成紫色的云霞。令人如痴如醉,我仿佛一位仙人在这烟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游赏。”有的学生说:“这长长的瀑布真像月宫里的嫦娥,手中挥舞着雪白银纱,翩翩起舞,真是美不胜收。”还有的学生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于苍松翠柏之间。”此刻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学生的语言变得无比优美,无比流畅,这都是因为他们先有了情感,感受了诗的底蕴的结果。又如在教学《赠汪伦》一诗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诗人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村民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渐渐地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临分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赠送给汪伦。同学们一看视频,一下子就理解了诗句的含义。

总而言之,在进行古诗的情境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因此,要把古诗教学与情境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我们的古诗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地学好古诗,让古诗的魅力更好地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8期;

② 张新莲《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1(14);

③ 付春梅《让古诗词课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作者简介:李倩蓉 恩平海外联谊学校 教师 13824053582

通信方式:恩平市恩城飞鹅西路18号新龙达花园B座501房 5294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