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儿童耕耘成长的“阡陌”
2018-03-12殷琴
殷琴
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与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大的特色发展空间。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如何让现代核心素养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促进农村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作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工程建设课程基地学校,江苏省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石桥小学”)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乡村学校丰富学校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有效路径。
一、扎根乡土,唤醒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自觉
石桥小学是坐落于镇江新区姚桥镇石桥村的一所只有12个教学班的小规模乡村小学。学校四周良田万顷、阡陌纵横。古老久远的农耕历史、世代相传的耕读文化、文脉深厚的朱氏宗祠、底蕴深长的古村民居……这些地方资源为学校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在教育现代化的创建过程中,虽然学校也具备了与城市学校同等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然而对于世代农民出身的乡村孩子来说,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冲淡了他们“根”的意识,使他们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
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与办学现状,石桥小学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践行温暖教育,烙印成长记忆”的办学理念,通过挖掘并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我们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精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载体,建构多元的“阡陌课程”,让孩子在课程体验中培养综合能力,做到知行统一、知情合一,形成善于学习、勇于探究、勤于劳动、爱国爱家的品质;通过环境建设、课程实施、社团活动等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孩子凝聚乡情,不忘乡土,致力于培养既具有现代文化素养又不失传统文化品质的新乡村孩子。
二、凝聚乡情,营建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接受阡陌文化熏陶的缄默课程,又为学校实施阡陌课程提供了契机和保障。为凸显学校阡陌文化特色,学校建立了“二十四节气”主题广场、阡陌园、乡情园、农耕文化探究中心。
“二十四节气”主题广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青铜日晷雕塑与二十四节气表组成的主题景观,成为学生直观了解日月运行、四季变化以及不同节气里不同物候现象的显性课程;二是长40多米的节气文化长廊,通过分区域详解古代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相应的物候现象、时令花卉、诗词歌赋等,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阡陌园是一块150平方米的种植园,由杂草丛生的荒地改建成学生观察探究的实践基地。阡陌园分中草药、花卉及常见谷物蔬菜三块区域,种植有金银花、薄荷、三七等200株中草药,茶梅、含笑、栀子花等120株常见花卉,还有青菜、玉米、水稻等10种谷物蔬菜。学生在园中耕种劳作、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领会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道理,校本课程“阡陌园里的劳作”在此自然衍生。
乡情园是学生可观可感、自主展示的学习场所,四周墙壁以图文制作展示为主,内容为石桥当地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近300平方米的乡情园成了孩子们守家恋家的一方天地。面对新入校的学弟学妹、外来参观的老师,学生们作为小导游向他们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在互动中,学生们加深了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了解,乡情园成了孩子们守土寻根、不忘乡愁的第二课堂。
农耕文化探究中心是学校与镇文化馆合作建设的一个近300平方米的“非遗展览厅”,里边陈列着200多件从本地农家收集而来的各种农器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将“非遗展览厅”进一步打造成为融展示、制作、视听为一体的体验中心,成为学校阡陌课程的校外基地。在这里,孩子们通过数字视频、电子书籍了解久远的农耕文明,通过实物观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校还在这里建有农耕探究室,开设民间农耕器具探究课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编织简易竹篮、竹匾,制作微型农器具模型,自制石磨豆浆等。
三、聚焦素养,开发系列农耕文化课程
2015年以来,石桥小学在学校课程资源分析与整合、课程规划与论证的基础上,以省规划课题“以农耕文化为载体的阡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为抓手,构建了阡陌校本课程体系。阡陌课程以“培养身心健、善求知、有担当的新农村孩子”为目标,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了四大课程模块(见表1)。
1. 体验性课程
体验性课程由“古韵石桥”“寻觅古农具”“走进东乡非遗”等组成。“古韵石桥”课程开篇是一首诗:“古屋古街藏古村,千年银杏立乾坤。神女青冢今何在,太平叫叫尤可闻。”这首诗凝聚了石桥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可以让孩子直观形象地感知家乡文化,凝聚乡情,了解民族文化。“寻觅古农具”“走进东乡非遗”则让孩子们从一件件古农具、一个个非遗文化中感受先民的智慧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
2. 探究性课程
探究性课程包括“二十四节气与东乡农耕”“农耕谚语解读”“有趣的植物”“花之语”等课程。学校在阡陌园按草药种植、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分设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生长环境(如泥土和沙土),供学生观察探究,了解气候变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发现不同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体验植物生命的历程。在学校开设的“七彩班圃”中,每个班级种植选定的班花,从花的成长提炼花的精神品质,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应用性课程
应用性课程涵盖 “农耕文化古诗词”“农村传统运动游戏项目”“微型农耕器具制作”等活动课程。应用课程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渗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美术课进行古代农器具绘画创作,数学课传授如何用传统的方法计算田亩与粮食等,体育课开展家乡传统游戏项目,劳技课到阡陌园里体验农耕种植,科学课在农耕文化探究中心制作微型家具、开展農作物观察研究,音乐课传唱农民劳动号子和田头小调等。endprint
4. 拓展性课程
学校开发“我爱象棋”“书法入门”“入校离校课程”“小学生礼仪与沟通”等校本教材,实施涵盖生命、安全、心理及交往等内容的行为规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现代公民意识。学校每年举办阡陌文化节,将书画、诗歌、手工制作等民族文化课程与农耕文化相结合,进行精品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激发师生传承农耕文明的热情,感受寻“根”的温暖。
四、多途径实施,丰富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我们结合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目标,通过德育体验、实践探究、学科教学与社团活动等途径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1. 探索与学科的融合
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应是零散、随意的,而应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主干向四周延伸。以“农耕文化古诗词”课程为例,二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春雨》,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咏柳》……适逢春天,草木葱茏、繁花盛开,语文组的老师们每个年级负责春日里的一个节气,搜集相关的诗词,对应“春雨惊春清谷天”。于是,“春日耕读会”便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里应时而生。在和煦的春风里,师生在户外树荫之下,同吟节气诗词,共品生活芬芳,学生的审美情趣、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而我校的“读书节”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2. 开展实践探究
石桥小学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的地方资源,让这方水土养育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印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秋天,“石桥非遗展厅”便成了孩子们参观实践的目的地。在展厅里,孩子们认识了古代“耕”“渔”“灌”“织”等农具,他们自由组合成立探究小组,选择一种农具进行研究,写出自己的收获,然后进行集中交流。例如:有一个小组选择了“灌”类的“水车”,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绘画、制作模型,掌握水车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再进一步探索古代水车与现代灌溉技术的区别,从而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一段时间的探究后,学校搭建平台,给各探究小组充分的介绍展示的机会。孩子们展示的不仅僅是自己对古农具的认识,更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传承、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学校特色的体现。
3. 组织别样社团活动
紧扣阡陌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成立了“农耕探究社”“农谚诗词社”“农具妙工社”等特色社团,开展体验种植、农作物养护、农谚研究、农具研发等活动。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观察与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遵循规律、创造发现的乐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