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蛰虫惊出,春捂防病

2018-03-12

问健康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咸猪牛蒡芦笋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同时,由于这段时间正值冬春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也是疾病多发季节。

惊蛰需防“惊蛰病

惊蛰时节三类疾病高发,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

早春时节冷暖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气候较干燥,体内的血液粘稠度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脑溢血、中风、心梗等。

预防措施: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病人尤其要注意,做好防病的心理准备,提前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识,如遇气候突变带来身体不适时,要静心养气,防止旧病复发。家中有此类患者,可提前备好急救用药,如广誉远安宫牛黄丸等,以备不时之需。

呼吸道疾病

早春气温多变,是急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寒潮前的温暖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跃,气温骤冷,容易引起全身受凉,呼吸道局部温度也随之降低,抵抗力减弱,病毒或细菌极易入侵,原来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细菌也会乘机捣乱,导致支气管炎复发。此外,之前春节长假娱乐活动多,身体疲惫,抗病能力下降,故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脑等疾病。

预防措施: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洗脸的时候使用冷水,可以起到预防支气管炎的作用。

风湿性疾病

寒潮来袭,湿邪缠绵,稍有不慎,年老体弱者若过早减衣,或早晚寒冷时外出锻炼,或接触冷水冷物等,极易感受风寒湿邪,导致原有风湿病复发。有些爱美女性,过早穿上薄衣短裙,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特别敏感,遭受寒冷袭击后,关节局部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久之,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预防措施:防止受寒或淋雨,注意对关节处的保暖,晨起时尤其注意保温;加强体育锻炼,学会劳逸结合,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惊蛰养生注意事项

惊蛰养生要根据自然规律,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运动、饮食的调养。

适当春捂,重点保暖

春捂,是指春季不要急于脱去冬装,捂住身体热气,以保证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春季阳气刚升而未盛,冷暖气候你来我往,人体必需具备应对这种多变气候的能力,即阳气。

此时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重点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的保暖,还要保护好双膝双腿,老人和女性需避免脚和腿受凉。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冬季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僵硬:身体各器官如内脏、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骨骼和韧带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春季是开展锻炼的好时节,但强度不宜过大,适合开展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放风筝、踏青爬山等有氧户外活动,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调适情绪,以养肝气

春天万物生发时,人的情志也处于一种开放宣达、生发疏泄状态,情绪易变,因而精神性疾患较多。可见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

饮食清淡,健脾益胃

春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惊蛰饮食宜清淡,最好不吃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惊蛰养生注意事项

惊蛰时节进补要根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结合惊蛰时节气候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惊蛰时节的食谱如下:

黄豆咸猪骨芦笋汤

[原料] 黄豆1两、芦笋4根、鲜牛蒡一段、姜3片、咸猪骨或咸肉250克。

腌咸骨:提前一天买好猪脊骨,筒骨、扇骨也行,洗净抹上盐,腌过夜,就能拿来煲汤了。也可以冰箱冷藏多腌几天,3天以上味道会更香。

[制作] 1、黄豆提前浸泡15分钟;2、咸猪骨(咸肉切片)提前用水煮一下去掉多余咸味,和姜、黄豆一起下到锅中;3、芦笋切段,牛蒡切片,将牛蒡和比较老硬的芦笋根先下入锅中,煲大约40分钟后汤色会发白,最后加入比较嫩的芦笋,煮软即可关火出锅。

人参红枣粥

[原料] 人参6克,大枣(去核)15枚,粳米50克

[制作] 大枣与人参、粳米共煮为粥,即可。

[功效] 适于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怠倦,食欲不振,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者食用。

牛乳粥

[原料] 鲜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 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后,烧沸即可。

[功效] 补虚损,益肺胃,补气养血,生津润肠。

[禁忌] 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虚寒作泻、痰饮积滞者慎食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咸猪牛蒡芦笋
路遇“咸猪手”,就得这么干!
“咸猪手”入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对“咸猪手”入刑该点赞还是担忧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牛蒡的储藏
牛蒡之心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每期一道养生菜:素炒牛蒡丝
随意春天
牛蒡:被冤枉的牢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