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3-12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效果

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摘要]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老年;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a)-0125-02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e Cooperation Mode in the Nursing of Senile Diabetes Patients

KE Feng-jiao, CAI Wei-ze, BAI Mei-long, CHEN Bin-bin, WANG Hong-qing, LIAO Yong-zhong

Quanzhou Anxi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e cooperation mode in the nursing of senile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102 cases of senile diabetes patients from April 2012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multi-discipline cooperative mod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length of stay and co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e cooperation mod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and it reduces the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senile diabetes patients is obviou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e cooperation; Senile; Diabetes; Effect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并以其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方面疾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其中高龄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丧失的几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单一的护理模式不能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需求,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在这种需求浪潮中应运而生,其指的是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引导,以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为基础,建立及推出的疾病系列的诊治路径和临床指南的模式[1]。该研究以2012年4月—2014年10月该研究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对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的102例老年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将其随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1.5±5.4)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3±0.3)年;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0.8±6.7)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0.4)年。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伴有冠心病、高血压及支气管炎等其他1种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排除患有与糖尿病无关的严重疾病患者与无法交流,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依照糖尿病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及规定或首诊科室实施护理措施等。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方法,将糖尿化专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众多科室临床护理结合起来,选择有护师资格证书及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在患者入院1 h后由各专科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情况,将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评估并建立病理档案。②糖尿病专科主要对糖尿病的诱发原因及发病程度进行记录,过程中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微循环病变、生活方式、眼底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问题。③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吞咽能力检查和训练,对腿脚不便的卧床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和肢体锻炼等。④营养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营养指标进行记录,根据患者实际摄取营养的情况制定营养、科学、合理的饮食。⑤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糖尿病病变进行分析及判断,指导患者锻炼其末端神经功能。⑥心血管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压、心脏功能进行检测,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的发生做好防范应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状况,如肺部感染、高血糖、局部褥疮或摔倒等、采用调查问卷的模式,要求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对住院时间的长短及住院期间费用的高低来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进行计量资料的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长短及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1±0.5)周,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分别为(2.6±1.4)周,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402,P=0.018);观察组费用为(45 753.8±509.8)元,对照组费用为(53 492.7±576.7)元,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01,P=0.000)。

2.2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中,完全满意有40例(78.43%),比较满意10(19.61%)例,不满意1例(1.96%),总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患者中,完全满意有28例(54.9%),比较满意有15例(29.41%),不满意有8例(15.69%),总满意度84.31%,观察组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4,P=0.001)。

2.3 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症状有3例(5.88%),跌倒5例(9.8%),高血糖8例(15.69%),局部褥疮4例(7.84%),总并发症发生率39.21%;观察组出现出现肺部感染症状有1例(1.96%),跌倒0例(0.00%),高血糖2例(3.92%),局部褥疮1例(1.96%),总并发症发生率7.8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9,P=0.00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世界性的多发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对患者眼、心脏、血管等组织有严重的危害,为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其因年龄大,身体多项器官已衰退性的病变,大多都伴随着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血管疾病,所以在临床中加强综合性干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2]。

通过该次研究观察,可以得出患者在实行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后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减少,同时也充分适应了临床现代学的发展模式。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在上世纪末被推行出来,其护理模式顺应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基础上创建而成,由专科护士及其他学科人员组成护理团队,应用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成效、缓解患者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有学者研究表明[3],在我国,85%以上的费用是用于治疗糖尿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病症。 该研究结果表明将多学科协作模式运用到对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使其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都相对减少,并且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P<0.05)。 住院费用相对较少和护理满意度相对较好的原因是因为将多学科协作模式运用到实际护理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各疾病进行个性化的加强护理,减免了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的减少能够减少相对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护理团队比传统护理模式能更加系统制定高效的护理方案,对专科护理的局限性能够有效的避免,多学科协作过程中的团队制护理将各专科护理能力进行汇总整合,制造出最有效的方案,让护理质量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同时,对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显著的降低。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满意度十分显著,并发症几率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艳,赵琨,吕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學报,2016,29(12):1318-1320.

[2] 张晓,朱琦,彭方苏.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 3(9):58-61.

[3] 宋亚军.多学科协作型糖尿病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43-44.

(收稿日期:2017-0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