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亲和力从哪里来

2018-03-12章家斌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亲和力

章家斌

教師的亲和力,不仅仅是指教师语态的温柔,或者刻意赏识学生而与学生做朋友,而是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凝聚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人气指数,能够快速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 一名具有亲和力的教师,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一、学会平视学生。一些实习教师往往能够快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但实习结束后,这个班级往往很难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了,甚至出现学生碰到教师低头绕道,课堂上任你喊破嗓子也不顶事的现象。

学生之所以喜欢实习教师,是因为实习教师愿意放下师道尊严,对学生很友好,愿意聆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如果能够走下讲台,平视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欢乐着学生们的欢乐,痛苦着学生们的痛苦”,学生就会将你当成“贴心人”,这样,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就愿意向你请教,有什么心里话也就愿意跟你讲,自然不会对你避而远之了。

二、真诚关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应体现在无言的行动中,更体现在学生的快乐之中。 教师要将对工作的责任感化作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与呵护,这也是教育工作的内驱动力。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关怀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是无微不至、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要对所有的学生普爱、严爱和恒爱。教师只有对学生给予爱,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

三、懂得换位思考。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如果你能够与学生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去理解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那么可能所谓的“大错误”“严重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错误和问题了。

四、学会欣赏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与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个班集体,肯定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乖巧的学生确实逗人喜爱,学习不好或表现不良的学生的确令人头疼,教师千万不能戴有色眼镜,对他们另眼相待。欣赏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赞赏,可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或者一句表扬的话语。

一些顽皮的学生并不是天生“劣质”,而是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没有被发现而已。“人之初,如玉璞”,未经雕饰的“玉璞”需要教师细心地雕琢和真诚的关怀。学会欣赏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颗包容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

亲和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一种幸福。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受学生敬佩、信赖、爱戴的良师益友。

(作者单位:广水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徐世兵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亲和力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