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五个一切”方略履行立德树人使命

2018-03-12程敬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四中凡事襄阳

程敬荣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二十年的校长生涯,使我强烈地感受到孟子的“乐”:能够伴随祖国的“未来”一起生活、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光荣的事。我深感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校长需要“让灵魂置于高处,将师生置于心尖,把立德树人融入血液”,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能更好”“一切都有可能”“一切的一切在人”等“五个一切”思考透、落实好,让每个师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校长的“正能量”。

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但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课堂、老师、教学设备、教学方式、休息环境,等等,更要思考“学生能不能选择老师”“学生能不能影响学校的决策”“学生会在学校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话语权”等实质性的问题,学校还要研究如何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并有效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等。“一切为了学生”,要求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事,都要想千方设百计做好。如让学生自由自主地评价教师,学生认可度低于80%的教师必须约谈、低于50%的教师必须调整等。

一切从实际出发。治理学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既是国家、省、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更是校长任职学校的实际。

初到襄阳四中任校长时,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处于低潮期,与同层次学校差距较大,为了鼓舞士气,唤醒学校教师的职业激情,我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将襄阳四中建设成“襄阳一流、湖北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即“四个一流”的奋斗目标,结合四中的基本特点,我们还提出了“进四中门,做四中人,说四中话,办四中事”的总体要求,以及在思想上樹立“四个至上”(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在工作中强化“四个凡事”(凡事民主科学、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担当、凡事追求完美);在作风上突出“四高”(高效率学习、高水平工作、高境界做人、高品质生活);在观念上确立“四比”(方向比努力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态度比能力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在精神上追求“四元素作风”(铁的纪律、钢的意志、金的品格、天地境界);在文化上推崇儒雅大

气、高尚高贵、追求卓越、明德至善等,将一系列“四”的要求反复强化,让大家耳熟能详,郎朗上口,化为自觉行动。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四中文化”,师生精神面貌、学校育人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名列全省前茅,“四个一流”的奋斗目标成为现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和一句空洞的套话,“实际”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动形象的,校长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要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很强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概括能力,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才能与全体师生同频共振,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一切都能更好。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任何人都可以由普通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我在襄阳四中工作时实行“对标管理”,要求学校一切工作都以“荆楚名校”“四个一流”标准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找标杆,每个部门、每名教职员工都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贤娣曾屡屡给自己提出“三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爱吗?”“一切都能更好”要求我们坚持理想主义情怀,凡事往更好的方向去想、去做、去努力、去争取,在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中,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成就最好自己”。

一切都有可能。正因为我们一切往好处想,一切往好处干,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人人皆可为尧舜”。我们要坚守这个信念,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千方百计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就能让每一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颜回煮粥”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连孔子最开始也以为他偷吃,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后才发现,原来是有灰掉进粥里,颜回为了保持粥的干净才吃了有灰的粥,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坚信孩子们内心的善良和纯净,从而用心挖掘他们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襄阳四中率先建成“无烟校园”、办学水平的跨越发展(每年考上一本人数由500余人到突破千人,再到1700余人;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由个位数到突破10人,由“四”的“平方时代”的16人以上,到突破20人,并树立更高目标)、以“八十华里徒步远足”为代表的“德育套餐”活动课程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等等都告诉我们:“一切都有可能!”只要我们永远充满理想,永远充满信心,永远充满激情的奋斗。

一切的一切在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领导者就是一个好团队,有了好的领导团队,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引领得当。这要求学校管理者办学必须以教师为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始终做到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要“眼里有教师,心中有学生”,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让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为此,我们一方面关心教职工,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有效促进教职工的专业成长,让他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另一方面,让教师引导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天赋和特长,督促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校长和教师必须“大爱无疆”,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始终做到“不歧视、不埋怨、不放弃”,真正做到“爱生如子”。

“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恩之心向上看,这样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校长要想办好学校、办好教育,必须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灵魂的校长、办有灵魂的学校、办有灵魂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家栋梁。

作为一校之长,我们的心中一定要有一座高山,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情怀!无论社会多么浮躁,都要坚守教育本真,遵循教育规律,将灵魂置于高处,成为道德高尚、精神纯洁、对人厚道、履行职责、孜孜不倦和精力充沛的人。

(作者系襄阳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周小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中凡事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凡事都怕犯错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凡事都有定律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凡事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