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三字经”

2018-03-12刘祥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字经弟子规礼仪

刘祥云

(栏目主持人 周小益) E-mail:798330152@qq.com

近年来,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在“依法治校 以德育人”的理念指导下,紧紧抓住校园文化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行为文化培养人。学校主要通过“学、做、管”三方面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

“学”——着力打造以诵读《弟子规》活动为载体的传统礼仪精品校园文化,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知”的教育

为了营造浓郁的传统经典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学校近两年来持续推进诵读《弟子规》系列活动。第一阶段开展“千人诵读《弟子规》”营造学习氛围;第二阶段开展“班级诵读《弟子规》”培养行为习惯;第三阶段开展“主题再现《弟子规》”,形成教育常态;第四阶段开展“践行《弟子规》行为养成教育”,达到“习惯成自然”。学校分别举办了“《弟子规》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千人诵读《弟子规》活动仪式”“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促成三自三学三成”“学《弟子规》 感父母恩 养好德行 争做文明学生”,南漳县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千人诵读《弟子规》”等大型活动。

为了巩固系列活动带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近两年来,围绕学校“1234”工作思路和“三自三学三成”的育人目标,学校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细节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了“行为养成教育”的40字标准:“言行有礼貌,学习勤动脑;三餐不挑食,宿舍显整洁;集会无纸屑,乱扔互监督;尊师又孝亲,文明共创建。”

同时,学校成立了德育教研组,建立起心理咨询室,编印了《走进中职》校本教材,分月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理性使用互联网、防欺凌、讲文明、禁烟、禁止赌博、理性使用手机等主题教育。

“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以“读经典、促内化、重践行”的策略,落实“行”的要求

学校通过吟唱、话剧、小品、相声、竞赛等多种文艺节目形式,使传统文化学习入脑、入心、入行。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建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通过“言行有礼貌”“尊师又孝亲”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合“礼仪伴我行”“学会感恩”“家有孝子(女)”班会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学会感恩、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结合“校园欺凌、暴力、校园贷、赌博、抽烟的不良行为”和“拒绝早恋”两项专项教育整治活动,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提高学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通过“宿舍显整洁”“集会无纸屑”的生活习惯教育,结合“创建市级文明宿舍”“千人集会无纸屑”的倡议活动,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卫生、讲公德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通过“学习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教育,结合“技能大赛”“诵读《弟子规》系列活动”和各教研组活动,如语文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数学组“知识竞賽”“小制作”、英语组“英文歌曲大赛”,加强学生勤学多练的学习教育,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通过“三餐不挑食,乱扔互监督”的节俭习惯教育,结合“三餐之外杜绝吃零食”“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系列倡议活动,培养学生节俭意识,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增强社会公德心。

同时,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统筹安排,确立主题,成立由语文组和德育组牵头的专门备课小组,统一教材,统一教案,统一课件。通过“开学第一课”“我们的十七岁”“如何调整情绪”等主题教育班会将各类理念传递给每位学生。

“管”——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自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学校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新生入学单一的军训模式,对新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分别从国学教育、习惯养成、感恩礼仪等方面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新生入学有特色,有成效。其次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引入准军事化管理,聘请退役军人担任日常管理教官,加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管理。最后,结合工作实际,学校摸索出一套“六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模式,即干部值班;班级管理;安保巡逻;门卫值守;陪护监管;督查巡查。督促学生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了全方位、无缝隙管理的效果。

同时,依据“40字标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学校逐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完善了《安全工作教育培训宣传制度》《学生住宿陪护制度》《安全值班制度》等,并加大制度贯彻执行力度,真正起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作用。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通过以上的学习、教育、培训和管理,逐步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行为上、习惯上养成好习惯并终身受益,真正达到校训所提出的“做人真善美、做事精细实”的标准。

此外,学校结合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着力打造其他三大精品校园文化:道德法治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学校标识文化。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传统教育要使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行为习惯发生很大转变,取得一定成效,受到家长的赞誉,社会反响强烈。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落实好“以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娜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字经弟子规礼仪
朗朗韵味话经典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