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着力点

2018-03-12李夏蔚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双师教师队伍

李夏蔚

新时代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前高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必须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实现理念的变革、思路的转向、方式的转型和层次的升级。

树立成人成才内涵发展目标。“兜底”教育是高职的职责,高职教育须走“低进高出”之路。要把大众化和个性化有机融合,促进高职学生成人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工匠精神应当成为高职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标志、底色与印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要注重个体的内在品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团队意识等。“教育在乎过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靠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教育在乎示范”,高职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高为师,行高为范,精益求精,言传身教。

卯足自信自强内涵发展底气。高职内涵发展的底气来自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成,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规模,具备了全面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人才支撑和技术积累。

高职内涵发展的底气来自于未来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伴随着我国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实施,以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将需要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高职内涵发展的底气更来自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越來越大。

打造创新创业内涵发展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新创业方法的高级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需要完成的新命题。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传授学生创新创业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建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将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与专业教师队伍融合,培育“专创互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双师型、创客型、导师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型教师团队;将创新创业平台与专业实习实训中心融合,搭建“创训一体”的实践基地,共建共享一批专业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一体的平台。将创新创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推进众创视域下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包容、开放、分享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突出技术技能内涵发展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在技术,优在技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胜任一个岗位的同时,还要适应职业岗位群,具备较强的转岗能力,真正成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技能高超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由需求方(企业、行业)和供给方(学校)一起决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两个轮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培养制造强国的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脱离了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就是无本之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能型双师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