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8-03-12王新福

化学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核心素养

王新福

摘要:以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为突破口,通过优化课堂提问,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2-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2.013

高中化學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它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即将实施之际,高中化学课堂如何开展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呢?有的是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有的是通过整合教材,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笔者从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为突破口,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基于实验探究。铺设前导问题

“前导问题”是为了提出或者解决课堂主题问题,在主题问题之前出现的问题。前导问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或激活学生的准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案例1:苏教版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为引入精确配制溶液的仪器容量瓶,老师铺设了一系列前导问题:

师:图片引入:死海不死。死海盐分较高,每100mL溶液中NaCl约为0.4 mol,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模拟“死海”中NaCl的浓度,粗略配制100mL约含NaCl 0.4mol的溶液。

生甲:用托盘天平称量23.4g NaCl,用100mL规格的烧杯加水溶解至刻度,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即可。

师:试剂配制好后,需转移至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上该如何标注?(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基本计算公式),追问若要精确配制100mL 4mol·L-1的NaCl溶液,又会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设计新的量器,画出它的大概形状。

生乙:画出量筒形状,解释:口径比烧杯小,读数时误差小。

生丙:画出的形状与容量瓶较为接近。

教师精心设计系列前导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减小实验误差出发,探讨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仪器,学生发散思维,画出心中的“容量瓶”。相比直接给学生展示容量瓶,简单介绍规格和操作事项的课堂教学,本节课彰显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理念,凸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模式。

二、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发问题共鸣释疑

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我们对化学品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却不甚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化学概念教学)编制真实的情景问题,能较好地引发学生共鸣并积极地寻求答案,这种情景由于源于生活,所以,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并走出原先思维的误区,形成正确的化学观。

案例2:苏教版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2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本节课教师精心编辑了四段视频:视频一,普通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大致内容是,很多人都曾收到这样的短信,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和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奶粉知道了三聚氰胺,一条手机短信反映出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国人关注,随后,“食品添加剂”不断被提到。那么,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采访中,大多数人听说过,但对食品添加剂具体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即使有人知道,但对其印象也不好,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最好多吃纯天然的食物。这段视频的播放激起学生的共鸣,同学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什么认识,刚才所说的石蜡、敌敌畏、三聚氰胺与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食品添加剂有无直接关系呢?视频二,专家释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某些性质(如颜色、味道等)的天然或合成类物质。此时,同学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然有疑惑,为什么要加食品添加剂?能不能不添加呢?添加剂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视频三,以蛋糕制作对比实验释疑,加入基础原料和某些添加剂烘焙而成的蛋糕外形美观、蓬松而富有弹性,而未加添加剂的蛋糕组织不均匀、易破碎等,从而说明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他食品的制作亦如此。视频四,专家解读,为食品添加剂正名,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就跟人具有灵魂一样的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反映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并通过视频中专家的释义和解惑,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化学品的合理开发和使用,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这样的课堂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5)。

三、基于学生的真探究。设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催化灵感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同一课题,不同的问题设计,效果会显著不同。设计的问题过多,程序过细,预设性越强,思维容量也就越小,课堂非常热闹,但没有思维深度;而问题太宽泛,隐含条件太多,学生不易抓住要点,使讨论无法深入,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既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有充分的拓展余地,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案例4: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镁的提取及其应用”,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从海水中提取镁,下面对比说明不同的问题设计,效果迥异。

四、几点反思

前面案例中提到“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我想说课堂问题设计则是一堂课的“灵魂”,它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肤浅地给出“明知故问”、“问简答易”、“虽问甭答”等问题,或者只着眼于学生的无知,将问题过多的铺设台阶,急于填补学生的无知,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消极的,无趣的。而教师立足于丰富和放大学生的认知,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不断发现自己认知能力与优势,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幸福的,令人奋进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核心素养
精设计,巧提问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如何让化学史在化学课堂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