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能源市场拓展分析
2018-03-12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山东 东营 257000)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客观地讲,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能源需求会持续增加。国际经验也表明,就某一国家的能源消费而言,其消费数量曲线呈倒U形,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处于倒U形的爬坡阶段。要想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费,而我国的能源生产水平却跟不上消费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从海外拓展能源市场。
一、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2012-2016这5年间的的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分种类生产、消费量消费量见表1、表2。
表1 12-16年能源生产情况(单位:万吨标准煤)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水电、核电包含于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
表2 12-16年能源消费情况(单位:万吨标准煤)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水电、核电包含于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在12-15年增长缓慢,在16年出现下降趋势,而能源消费却逐步增长,且远超过能源生产量;若想满足能源消费,仅仅依靠我国自身生产能源是不够的,还需进口能源。我国原煤的生产、消费量在13年达到顶峰,随后下降,但消费量始终高于生产量,但差距甚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消费量同步上升,且消费量的上升速度大大超过生产量的上升速度,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均衡。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生产量尚且可以满足能源消费的需求。
二、我国拓展海外能源市场时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分种类的能源生产、消费量,我们知道,我国的能源消费量高于生产量,需要从海外能源市场获取;煤炭的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所以生产量与消费量相距无几,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都比较少,自给自足;然而,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却远远超过生产,这就导致我们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能源,但在拓展海外能源市场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投资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能源具有可耗竭性、地域性,能源产品具有多样性和不完全替代性;能源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加之美元结算机制和能源金融化使得能源市场不确定性较一般产品市场更大。
(二)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与挑战
政治风险与挑战既包括外国政府对能源拓展开展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调查等,也包括政治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由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者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对外国国有企业投资收购本国资产的行为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以确保投资行为不会对该国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确保投资行为是纯市场经济行为而不带有负面的政治目的。
(三)地域差异较大,不易管理
管理方面的挑战包括缺乏国际性管理经营人才以及与当地社会的适应性问题等。项目投资后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的长期运营,中国与一些国家在文化和商业习俗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能源投资如果单纯依靠国内经验或者投资目的国的当地经验都很难获得成功,只有在关键岗位使用融合中西文化、通晓中国和当地企业运营的人才,才能很好地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和矛盾。
三、海外能源市场拓展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合理规避风险
制定长远可操作的海外能源市场投资战略规划,并付诸于年度计划中,这样有利于有组织、有层次地稳步推进海外投资战略和海外市场扩张。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做细做深投资尽职调查工作,严格把关投资项目的质量,实现投资风险可见、可控、可承受。同时内部要优化审核程序,缩短投资决策时间,提高企业在投资市场上的响应速度、项目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如此一来,可大大降低能源市场风险。
(二)明确海外能源市场拓展目的,降低政治风险
中国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保持低调,强化投资的纯市场经济行为以及与对方互利共赢的特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尽可能把潜在的干扰影响降至最低。海外能源投资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在现有的资金扶持政策基础上,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细化海外能源投资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地适当加强项目前期及投资的资金扶持力度。
(三)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寻找合适管理机制
中国缺乏海外能源投资复合型跨国管理人才,要根据自身长远战略规划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促进投资项目公司的本地化。海外能源投资项目不论是投资前的尽职调查、项目实际开发,还是投资结构的设计、公司架构的优化以及降低和避免法律风险等方面,律师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要在项目财务评价、融资及税务方面主动与当地规则实现对接,聘请当地的财务公司协助完成,促成融资成本、税务结构等方面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1]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樊瑛,国际经济合作,2015(2)
[2]我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战略问题研究,谷增军,煤炭经济研究,2014(8)
[3]中国国际能源合作若干问题论析,余建华,同济大学学报,2011(4)
[4]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模式的选择,崔守军,现代国际关系,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