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8-03-11赵洁

科技资讯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第二课堂信息化

赵洁

摘 要:在职业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背景下,综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个性化培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之一。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既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建立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方式与内容,探索了一条信息化条件下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建立提供了样板和范例。

关键词:信息化 第二课堂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02

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习得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同时,职业院校中处处充满着“隐性课堂”,那就是第二课堂,在某些条件下,第二课堂对学生职业规划及职业生涯的影响甚至大于第一课堂。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今天,符合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的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建立与研究任务迫在眉睫,虽然各个院校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尚未形成体系。

经过科学论证与研究,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将第二课堂的各种类型活动进行提炼,凝练为第二课堂的课程,并注重划分第二课堂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充分利用好“慕课”等教学信息化资源,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课堂学分,制定第二课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与考核标准,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将原有的较为零散的学生活动进行整理、总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兄弟院校提供了案例和样板。

1 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制度体系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牢牢把握住正确的第二课堂方向,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构建素質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基本教育模式。制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分计量标准及其他系列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菁英成长履历、文体素质拓展、技能培训认证8个方面的教育。通过调研论证,最终确定课程模块。对各种类型活动予以对应学分,成立学分认定工作组织,实现学分认定。

2 构建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从确定的教育活动模块中提取相同元素,成立对应课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培养目标逐步形成第二课堂课程体系(见图1)。

3 制定第二课堂主要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考核标准

根据第二课堂教学模块确定的主要课程,选取每个模块中建立1~2门主要课程的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考核标准。课程教学计划必须体现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每门课程理论课时不超过20课时,实践课时不低于40课时。

参照第一课堂课程标准模式撰写主要课程标准与考核标准,对第二课堂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评价标准形成教学指导性文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步入社会奠定综合素质素养基础。学生可以根据每学期自身学习进程,按照学分要求,随时调整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获得情况,最终获得第二课堂成绩单素质拓展证书,取得毕业资格。

4 建立信息化的第二课堂运行和评价机制

本着导向性、自愿性、激励性、发展性、普遍性原则制定,以学生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素质素养提升与发展。将培养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课程化、项目化活动的形式展现,吸引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学分得到成长。拟采用较为成熟的信息化系统,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稳定。建立信息化的运行和评价机制。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对第二课堂进行模块划分、信息发布、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依托数据中心适时调整体系建设及供应,鼓励学生特色发展。同时,对各级学生组织发起的素质拓展活动实施管理、监督、考核和评价,对课程类别实施宏观调控。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方式进行成绩评价,保障评价结果科学客观。

5 挖掘信息化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掘校园特色教学视频并通过信息平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同时,对学校特色教学资源开展线下教学与实践活动,尝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才刚刚开始,还需要职业院校共同探索其规律,不断挖掘内涵,才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耀相.“准职业人”视域下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66-170.

[2] 郑芳,韩包海.基于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2010(36):41.

[3] 汤宗礼.论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0(23):193-194.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第二课堂信息化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01—02合刊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