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2018-03-11张新蕾
张新蕾
【摘 要】本文论述自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理念模糊、保障体系不健全、实际授课面临困难等问题,分析独立学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要性,提出完善制度建设、树立“主客体二象性”教学模式的平等合作原则、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水平、大胆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等措施,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客体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37-03
自媒体具有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化等特征,极大地契合了“90后”大学生追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往、娱乐平台,为大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独立学院迄今的发展历史十分短暂,但是它的社会影响力却越来越大。独立学院借助着投资方和母体学校的优势,发展迅速。当前全国独立学院有200多所,已经脱离母体学院转为民办的有57所。其所招收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样,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独立学院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自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教学理念模糊,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模式。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有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并不成熟。为求稳妥很多独立学院采用传统典型的“单主体”教学模式,深受主体哲学“主客体二元论”和“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将目光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行为,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将学生放在可以被教师塑造的客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很多独立学院认为只要固定学生和老师的单一关系,确定主体与客体的从属关系,就可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并不去探析此类理念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升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
有些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模式,在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学生理论基础的差异。独立学院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和知识接受能力方面整体弱于母体学院学生,按照母体学校方式授课,达不到理想效果。其次,学生自觉性的差异。很多独立学院学习其他学校最前沿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慕课、翻转课堂等。但是,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要求较高,对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要求也较高。在实际进行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上课方式无从适应。最后,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在整个社会共同目标的培养下,学生在大目标方面不会有差异,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培养目标各具特点,每个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和自己学院的培养目标吻合。
(二)保障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领导机制不健全。虽然教育部规定要成立独立的部门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教学,但是很多独立学院为了节省成本开支并没有真正执行这一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经常和数学、物理、体育等基础课程部门合并在一起,对外是独立的部门,但实际上并没有纯粹的思政领导班子。
其次,人员配备不健全。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师生比的配备国家有明文规定,很多独立学院达不到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独立学院或借用母体学校师资力量来上课,或用辅导员充当专任教师,同时严防死守思政教师的人数,甚至采取线上课程取代部分现实教学且不算或少算教师课时,进一步压缩成本。
再次,资金保障不健全。独立学院自负盈亏,投资方严控资金的用处,很多独立学院没有专项思政经费。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不能直接提升学校知名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往往成为经费压缩的首选对象。很多独立学院教师申请经费活动时缺乏资金支持。
最后,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一般只有教务处下发的学院性规定,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自己的规定。因为缺乏专门的教学检查规定、实践教学活动规定、教学监控规定,教学活动很容易就失去应有的效果。
(三)实际授课存在不少困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很多实际问题需要重视解决。
首先,大班授课方式的落后。为了节省开支,很多独立学院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虽然国家文件规定上限120人为一个班级,但是在实际授课中,很多独立学院的班级人数都超过了这一数字。按照学校教室的容量和间数,一般都排满最大限度。有的学院一个班级甚至高达200多人。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严重限制了课堂的有效性,空间大,学生多,老师很难做到全面管理学生。在和学生互动中,也会因为教学设备限制、互動时间限制等,很难和学生建立完整的互动模式。很多独立学院思政教师往往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 单主体式,老师做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过程中互动性的缺失是学习兴趣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点是大班授课不可避免的现实情况。
其次,实践教学环节的删减。教育部文件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必须有课程内实践环节。这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将课堂里的知识观点带出教室,结合社会实际进行自我探索。但是,这个重要的环节往往被独立学院忽视。现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一般分两种状态。一种是按照文件规定,划分实践教学课时。将实践环节变成单纯的课程内论文。另一种是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减少授课课时。随后将实践课时变成线上课程,由教师控制学生进度。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教学成本。
最后,师资来源复杂,教师教学压力大,主体间教学无从体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母体学校派遣、自己聘用、自有专职教师。其中,母体学校派遣的教师人数不多,但是学历职称方面是其领头作用。自有专任教师人数最多,但是大多学历职称不高,且年纪不大。自己聘用的教师,来源更加复杂,学历职称良莠不齐。加上近年来,独立学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任务相应增加。但是学生人数增加,教师人数不变,变相地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压力。外聘教师和母校派遣教师本来和学生交流不多。自有专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年经教师居多,理论功底不足,在授课方面对学生的说服力较弱,对于课堂的把握和掌控程度较差,使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开展其他教学模式。
二、自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如何,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如何做人”,面对的群体是人而不是物,老师和学生交流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交流前提下,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必须从“单主体”转变为“主客体二象性”。所谓“主客体二象性”教学关系,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固定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接受的客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因此学生往往会出现逆反形态,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大学生都成长在网络时代,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占高位,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学习相应的课程。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不少机遇,“主客体二象性”教学模式就是在交流中学生也成为主体,共同完成教学,两者相互平等。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利用自媒体的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不看对方为相互转换的对象,而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中对话中的“你”。
(一)自媒体发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转变。自媒体带来了信息的增长,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凶猛。新知识、新事物、新理念纷纷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这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在自媒体蓬勃发展趋势下,学生快速大量吸收学校、课本之外的知识,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这种变化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难程度。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随形势的发展变化有所改变。
(二)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转变。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是有明确定位的—— 应用型。独立学院每个专业都是按照社会发展需要来设定的。传统的单主体教学模式只能灌输理论,缺少“学以致用”。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有效发挥,不能引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来的独立院校学生也与国家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也必须转变为主体间教学模式。近年来,某些高校率先改革,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微课、对分易、易班等改革教学模式,更多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课堂,有效利用自媒体的平台,加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主体性”的体验,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值得学习的。
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一般家庭情况较好,思维活跃,见识较多,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和社会接触较深,对社会理解比较成熟,对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无法完全解答他们在社会中遇见的一些问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相比课堂上的死板教学,他们往往选择浏览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在网络上的所看所知,对等的主体关系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反之则容易使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怀疑和否定。自媒体时代,知识信息大涌现,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提出了更多挑战,合理利用自媒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很有必要。
三、自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实效性的路径
(一)完善制度建设。独立学院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标准。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贯彻教育部等相关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保障经费。经费保障是教学活动的必须基础。独立学院每年的专门经费必须下发到教学部门,做到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用于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科研活动等方面,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自媒体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划拨经费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自媒体大环境下能积极“走出去”和有效“请进来”相结合。同时,人事部门从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明确奖励。
(二)树立“主客体二象性”教学模式的平等合作原则。自媒体的特点之一是平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树立“主客体二象性”教学模式的平等合作原则。一是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策划教学活动,确立师生平等关系。二是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老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老师。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接触、相互成长。三是确立转换的平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挥,可以在特定环境中让学生也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利用自媒体提高学习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再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查找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及时发现问题,加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体验。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尝试互换角色,相互体验不同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相互之间的理解交流。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水平。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很难吸引或留住高水平人才。独立学院专任教师普遍人数少且年轻化,学历学位一般是硕士,因此独立学院教师的素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走出去深造和培训,参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多借鉴和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改革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自媒体时代的大发展,更加反应及时和深入。
首先,学院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引进条款,对专业人士可以单独提升引进条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方面的博士成为骨干教师,由他们带动其他教师进行科研教学活动。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形成一种爱科研、爱教学的氛围。
其次,高薪返聘老教师。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且科研能力较强。聘请他们来校教学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一对一地帮助年轻教师提升自己的水平。并且在自媒体环境下,面多纷繁错杂的信息,向经验足的老教师学习,对如何有效把握课堂、驾驭课堂,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提升理论水平非常有益。
再次,大力支持老师外出培训。提升老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仅仅在学校内是不够的。应委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其他学校和地区的先进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找出适合学校改革并且顺应自媒体时代需要的教学模式。在认真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与课程特点、更新和改革教学內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能有效利用自媒体中提升教师素质。
(四)大胆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具体如下:
首先,大胆运用互联网技术。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技术就是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迅速、沟通便捷、内容新颖、更新及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选择知识吸收时,往往会首先想到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相应的网络引导。建设自己的网站网页,在上面运用各种流通信息分享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组织网上讨论,充分释放学生的想法;上传相关视频,用小品、时事、要闻等内容吸引学生。
其次,大胆运用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主客体二象性”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独立学院可以将实践教学与暑期实践相结合,比如拍微视频宣传党的信仰或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并有效利用自媒体传播速度,扩大影响,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时间上的充足,又能保证学生真正接触到社会实际和体验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教师平时可以策划各种小型的社会实践,有选择地带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将教学主题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营造第二课堂红色氛围。独立学院学生十分喜欢校园活动,参与性很高。通过各种校园活动,把自媒体的高效性和及时性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可以将课堂知识进一步地深入学生脑海,加强学生的学习。
最后,大胆运用监管体系。教学模式效果的提升,离不开监管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十分特殊的教学,它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因此,建立监管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建立网上网下的监管体系。专门设立线上线下的意见箱,方便随时沟通,及时了解自媒体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缺点以深化改革。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监管条例,培养学生观察员,发现授课中的问题后及时和老师沟通,减小不良影响。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注重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如何提高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利用自媒体环境,加强师生共上一堂课,促进教师学生“主客体”角色转换,符合自媒体社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艳,张雳.构建新课改下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师生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2]李包庚.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的危机与对策——基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调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3]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