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球票房前五十的影片看电影的片名翻译

2018-03-11余隽晖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直译意译

摘要:全球化进程加速,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电影文化更加多元,電影的片名翻译进入大众视野。结合功能对等理论,本文从全球票房前五十的影片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特色。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直译;意译;电影片名翻译

一、引言

电影自从问世以来,不仅成为作家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更成为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作为传播价值观的重要工具,电影名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电影被引进国内,但受众面不广。诚然,拥有优秀的文化核心,没有一个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名字,也是很容易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反之,甚至可以激发观众无穷的想象,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三种:直译,意译,音译。然而在实际中,墨守陈规往往使得翻译僵化,生硬。先入为主的印象往往限制了观众的思维,甚至造成了误解,曲解了原作者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翻译时应该适当结合双方文化背景,抓住电影本身的主旨内涵,言有尽而意无穷,以至于达到“信达雅”的效果。

二、文献综述

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翻译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向,翻译学家包惠南(2001)曾指出,影视作品的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他也指出了此类翻译的特殊性,“要能起到很好 的导视和促销作用”。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编写了《翻译科学初探》一书,其中提出了翻译理论原则——功能对等理论。他认为,接受者和译文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的原文信息者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在《语言、翻译和文化》中,作者给出定义,其定义是:A minimal realistic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ould be stated as“The reader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该定义不仅给出了翻译的性质,也明确了翻译的判定。首先应该是明确内容,使读者了解到文段的字面意思,其次是传达作者的情感,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除此之外,语言符合规范,合理自然,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吕晶晶(2015)指出,翻译的句子应该符合译入语言的习俗,文章内容通俗易懂,没有阳春白雪的语言,但存在一定弊端,即容易篡改原文信息,但完全机械化对等又会使语言失去灵性,变得僵化,死板。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贺莺(2001)指出,电影片名应该做到形神兼备,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共存,用观众最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进行翻译。

2、直译与意译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范畴下,不同学者从直译、意译等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在翻译理论中,直译和意译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基础的研究内容。

所谓直译,不仅需要忠于原文内容,而且需要符合原文形式。它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是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虽然它使得翻译变得简洁明了,但有时往往会使得译文词不达意,晦涩难懂。这往往是没有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后果。这时与它相辅相成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意译,则不必苛求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把翻译原文意思作为主体,易于理解,但容易与原作者所描述的意象,表达的情感产生差异。富有文采但有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中国龙翻译成Dargon可谓是一大直译败笔,在中方文化中,龙是风调雨顺,和平盛世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邪恶的代表,勇者斗恶龙的故事层出不穷。显然,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意象,在西方人眼中,大概一个是上帝,一个是堕落的天使撒旦。

俗语中常使用意译,如:as silly as a goose像鹅一样蠢,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Out of woods 走出困境。

直译和意译绝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尤为如此。不仅有简单的直译名称,也有富有文学气息的译名。

三、全球票房前五十的电影片名翻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为了中国电影观众更好地欣赏影片,电影发行公司都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影选择了中文译名。本文基于Box Office Mojo(该网站隶属于亚马逊公司,负责系统性计算电影票房)列出的全球票房前五十的电影片名翻译进行系统分析。(见表1)

结合上述列表,我们可以发现全球票房前五十电影的片名翻译呈现如下特点:

1、意译为主,直译为辅。

从上述列表中,50部影片中,只有15部电影的名称翻译选择了意译,占比30%,分别是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Furious 7速度与激情7;The Fate of the Furious速度与激情8;Minions小黄人大眼萌;Frozen冰雪奇缘;Skyfall007:大破天幕杀机;Pirates of the Caribbean:Dead Man's Chest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Despicable Me 3神偷奶爸3;Alice in Wonderland(2010)爱丽丝梦游仙境;Zootopia疯狂动物城;The Jungle Book(2016)奇幻森林;Spectre007:幽灵党;Shrek2怪物史莱克2;Finding Dory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其他影片全部选择了直译。

正如在文献综述中所述,意译指的是根據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详细分析上述15部电影名称的翻译,意译也不完全与直译隔绝,如Shrek2,它的中文译名为《怪物史莱克》,史莱克是直译,但同时添加了“怪物”二字,以丰富内容并增加信息量,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

直译的大行其道则反映出,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意译虽然更加本土化,有利于观众认知,但同时也增加了翻译的工作量,同时,极有可能因为翻译而损失部分目标人群,如最近上映的动画片Coco,台湾地区翻译为《可可夜总会》,“夜总会”是台湾人对墓地的称呼,这样的翻译其实不利于电影在华语地区的传播,因为“夜总会”在两岸三地的含义大有不同。相对来说,直接翻译成《可可》,可能更有利于观众的理解,毕竟Coco是电影的灵魂人物。因此,直译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电影的信息,传递电影制作者的初心而非译者的理解和再次创作。

而且,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不同族群对彼此的认识也在加深,例如Toy Story(特洛伊)虽然来自西方神话,但不少中国观众也能够耳熟能详,不必再翻译成所谓的“木马空城计”。

2、具有模式化特色。

通过观察票房表,不难发现,电影不仅仅是单打独斗,常常以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为特色,推出系列影片,如速度与激情系列,总动员系列,007系列,漫威系列,霍比特人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等。这些电影的片名翻译也就呈现了模式化特色,如Finding Nemo被译为《海底总动员》,Finding Dory被译为《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等,这样的翻译,一方面减少了翻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利用了观众的既有认知,利于巩固电影的群众基础,保证基础票房。

3、用字的本土化。

在片名翻译中,虽然直译居多,但在用字上,依然有本土化特色,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吸引观众,如Iron Man 3(钢铁侠)没有选择“钢铁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侠”比“人”更具有正义感。“侠”的概念,最早见于“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 《五蠹》)。“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唐李德裕《豪侠论》)。

四音节受欢迎,如《魔戒2:双塔奇兵、《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冰雪奇缘》、《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等。

四、结语

全球化进程加速,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电影文化更加多元,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也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如《卧虎藏龙》、《战狼2》等影片。

结合上述分析,在引入国外优秀影片和输出中国杰出影片的过程中,片名翻译也值得深入研究,一是突出文化元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卧虎藏龙》的英文名为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突出“龙”“虎”意象;二是本土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电影毕竟也是一种商品,票房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三是译者基本功的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广泛的知识面和敏锐的时代视角。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3]吕晶晶.论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J].玉林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03)

作者简介:余隽晖,安徽省第九中学高三在读。

猜你喜欢

直译意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汉英动物词“龙”与“凤”的文化内涵及英汉互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习语英译探析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