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校园犯罪预防措施研究及其启示

2018-03-11曾敏玲苏婉仪毛媛媛梁泳贤吴奇穗

城市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犯罪预防犯罪校园

曾敏玲 苏婉仪 毛媛媛 梁泳贤 吴奇穗

1 概 述

高校校园是传授高深领域知识、培育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人才的场所,校园环境的安全情况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面对日益引起关注的高校治安问题,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主要以“教育”为主,辅以一定的安保巡逻、设备监控等技术手段,但后者往往缺少针对实际犯罪问题的系统性部署。实际上,大部分的教育工作在犯罪预防方面收效甚微,既然如此,从规划及环境设计这一“物理预防”层面的安全防范工作未尝不是一个有益尝试。另外,根据国外安全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经验,“物理预防”措施较教育类的“社会预防”措施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1],这对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校园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从理论发展的角度而言,尽管学术界已对高校安全问题的对策有了较多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尤其是在治安防范方面的文献大多是从学生教育及校园管理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环境设计进行犯罪预防的研究在国内尚在起步阶段,而专门针对校园犯罪的研究仍然空白。因此本课题研究将是国内在该领域的一次较早的尝试。

2 犯罪预防的理论

2.1 犯罪的三要素

犯罪是指那些与公共秩序相违背,并因其社会危害性而必须被逮捕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和公众的日出生活模式相联系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观点便被美国的社会学家Cohen和Felson所提出。他们的日出行为理论(routine activity)[2]指出,大部分的犯罪行为的成功实施必须同时实现3个要素:潜在的罪犯、合适的目标和缺乏有力的犯罪监督者。尽管现今社会已经出现一些似乎超出此模式的违法行为类型,如噪声或乱扔垃圾等,但这一犯罪行为结构模式仍然给我们打开寻求有效犯罪预防理论和措施的一扇窗户[3]。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控制一项或多项要素,降低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作为社会犯罪预防措施之一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便致力于减少潜在的犯罪者;而作为情境犯罪预防核心措施之一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更是加强了对犯罪行为的监视力度。

2.2 犯罪预防理论及其分类

Maurice Cusso将犯罪预防定义为:“一切针对犯罪行为的原因、理由和准备的非镇压行动,目标是减少犯罪的可能性或阻止其恶化。”[4]法国的《地方安全契约操作指引》中指出犯罪预防的3个组成准则: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作用于犯罪的某一要素或某一阶段;预防行动为有组织的集体行为;行动为非镇压性[5]。

学术上习惯将犯罪预防理论划分出不同的学派。西方学者对预防理论的犯罪学分类则倾向于:社会犯罪预防和环境犯罪预防。后者包括两个主要分支学说:情境犯罪预防(SCP: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和环境设计犯罪预防(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3]。

2.2.1 社会犯罪预防

这一概念的定义比较明确,即一切直接或间接干预人性或个人生活条件的行动,以助于行为个体能形成一个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价值观,避免产生对社交的不适应性和异常行为,以抵抗社会上的犯罪诱惑[4-6]。进一步说,社会犯罪预防学说深入挖掘犯罪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一原因被认为和文化、社会和经济等非物质因素有关。通常儿童和青少年是最有可能成为罪犯倾向的社会群体,也因此是社会犯罪预防所重点关注的人群之一。

2.2.2 环境犯罪预防

犯罪行为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早已备受西方学者关注。例如著名的“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指出,人们更乐意在井然有序的场所中活动,缺乏维护的环境(如没有及时更换打破的窗户玻璃或修复损坏的环境设施)一方面被认为是街区衰落的标志,另一方面也给潜在的罪犯带来良好作案机会的信号[7-8]。

在理论和实践上,学者将环境犯罪预防理论划分为两大学说:通过对物质环境设计改造而达到预防犯罪目的的CPTED以及直接干涉与犯罪发生场景的SCP。前者更多是涉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而后者重点针对各个特定的场景[3]。

情境犯罪预防的创始人Ronald V. Clarke将其定义为一切减少犯罪机会的措施:①它针对特定的犯罪类型;②它包括一系列持久的对犯罪发生的即时环境的改造;③它令犯罪行为变得更为困难、风险更大、收益更少和更为不可饶恕,以此达到减少犯罪数量的目的[9]。该理论的核心是降低犯罪行为的吸引力并增加犯罪所付出的代价。它基于3个基础理论:日常行为理论、犯罪模式理论(crime pattern)和理性选择理论。其基本观点便是罪犯所作出的每一行为决定都是和所处的特定环境相联系,该理论所提出的所有技术均是基于这些联系所得出的,目的在于降低犯罪机会。

环境设计犯罪预防学说的原理于1972年由C. R. Jeffery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对建成环境的适当设计和有效使用可以达到减少犯罪恐惧和犯罪发生的效果,以改善生活质量,它重点关注物质形态是如何影响空间使用和人类行为。该理论是从J. Jacobs和O. Newman的学说中发展起来的。Jacobs认为应当加强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中的自然监视,以阻止犯罪并减少罪犯作案的风险[10]。“街道之眼”的思想最终成为CPTED理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Newman的学说则着重对公共住宅区的犯罪问题提出建筑学解决方案。他诟病现代居住区的形态,并提倡小地块及能提供更多监视机会的布局肌理,以创造出能为居民所掌控的社区环境[11]。尽管Newman的“可防卫空间”学说受到不少质疑,他仍为CPTED众多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石。

2.3 空间及环境设计的犯罪预防方法

相比起其他犯罪预防理论,CPTED更为关注通过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及建筑设计的手段实现犯罪预防的目标,其核心技术包括:用地加固、监视、入口控制、活动支持和形象管理[12]。这些技术不能单独起作用,它们必须在城市规划的整体框架下综合应用[13],以实现最佳的犯罪防控的效果(表1)。

CPTED的策略中强调“自然性”,即有别于强调警力和守卫的“组织性”和强调安防设备的“机械性”,更关注空间设计本身如何利用自身条件开展犯罪预防。强调自然性的环境设计预防手段通常包括自然访问控制、自然监视和自然区域强化三大策略。具体设计中需要针对空间的定位、定义及设计(3D)进行开展,常用的方法包括:定义可控空间边界,明确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及私密空间的过渡区;在安全性不同的地区举办安全等级不一的活动,空间功能定位时为潜在冲突预留隔离区等[14]。

3 校园犯罪的预防措施

3.1 校园犯罪问题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校园多发的犯罪类型主要有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以及打斗、伤人等暴力犯罪[15]。其中前者的实施带有随机性,罪犯选择作案对象或场所具有一定规律性[16];后者则通常为激情犯罪或者预谋犯罪,犯罪实施与所处的即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17]。据统计,高校校园犯罪中主要为盗窃案件,占所有案件的60%~70%,多发生在寝室、教室、食堂与自行车停放区[18-19]。有研究显示,校园侵财案件的分布受校园环境特征的影响,处在郊区的校园更容易遭遇盗窃案件,而抢劫案件则可能与夜间照明程度有关[20];同时,校园环境设计还会影响师生心理安全感受,且其具体表现未必与实际案发情况相关,不同校园间具有共通性[21]。校园暴力也被认为是根源于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校园整体文化氛围对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影响[22]。

3.2 社会预防手段

美国校园暴力是困扰当地高校乃至中小学校园安全的严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学者Roark提出了一项多层次预防方法[23],以预防该情况的出现或恶化。第一层预防旨在降低在校个人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或犯案者的风险,内容包括教育和培训社交技能、个人魄力、性问题处理方式、愤怒和压力处理能力、调节冲突能力以及自我防卫技巧等,使学生避免成为暴力犯或者受害人。第二层预防旨在尽早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并减小问题的影响,主要要求提升全校的共同意识,明确校园内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制订暴力行为的处罚规定。第三层预防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涉及对暴力事件中当事人权益的干预,主要包括为受害者、施暴者、证人等提供包括医疗救助、人身保护、心理及法律咨询,甚至可以推广至有关人员的配偶、父母、家人、室友和朋友等。第三层预防可以更好鼓励受害人去举报暴力问题,也可以使第一、第二层预防措施有更明确的预防对象。Roark的这套方法被誉为是基于教育、管理和个人干预的传统方法,而新的理念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生态学”的观点,认为校园暴力是源自文化和环境的问题之一[22]。

在上述的校园暴力及犯罪预防方法论指导下,美国不少高校都有结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制,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校园安全管理政策,就包括依据美国《校园安全法》执行的校园犯罪日志的公布以及对校内所有学生及教职员工有效的禁酒、禁毒条例,此外还设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健康测试中心等援助机构协助学生解除酒瘾、毒瘾等[24]。华盛顿大学的《安全校园项目》也同样包含类似的针对校园危险情况评估的免费咨询会、校园秩序维护的方案、预防暴力犯罪进行全校范围的培训、被害人的事后援助、公共信息宣传活动的开展,以促进暴力犯罪的预防和信息获取、校园安全网站的设立,等等[25]。

3.3 组织性及机械性手段

3.3.1 警务及安保人员预防手段

通常,校园警务及安保人员主要职责为安保执勤、巡逻、门禁检查、案件侦查、安全信息发布及警务后勤管理等,其中安保执勤、巡逻、门禁检查等可以被纳入环境预防手段之中。安保执勤和巡逻属于环境犯罪预防中的“正式监视”手段,其目的是增加罪犯作案的风险,从而降低其犯案欲望;门禁检查属于“入口控制”手段,其目的是拒绝潜在的罪犯进入校园或者校园内的特点建筑物,增加罪犯犯案难度。人员预防手段是国内外高校的犯罪预防中最普遍的手段之一,然而其效果往往受到警务安保人员自身的使命感、专业程度以及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校园警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责任与服务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落后等问题,且缺少国家层面的校园警务管理立法,使得管理效果不佳、执法难度较大等[26]。

以美国为例,其校园警务工作主要由校园警察负责,是与联邦、州和市警察没有隶属关系的独立警察机构,主要负责校园防盗、安全防护及反恐工作,具有执法和犯罪预防职能,并只对校长与法律负责[27]。校园警察首先强调的是对师生及校园安全的使命感,如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便是将“公正、公平和专业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维护最高的道德标准,从而保持公众对我们的信任”等作为其工作使命[22-23,27]。其次,美国的校园警察中负责执勤的人员均是经过考试培训取得资格的正式警察,并在录用前接受一定期限的野外训练以及每年接受不同的业务培训[27],由此保证执勤警察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可以用最新技术应对多变的安全状况。最后,国家及州层面的校园安全立法是保证校园警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律依据,既限定校园警察的执法责任与权限,也确保安保过程有法可依。

表1 / Table 1 CPTED的技术[12]CPTED Technology

3.3.2 技术设备预防手段

如上文所述,与CPTED学说相比,SCP学说更为关注与设备、技术等相关的犯罪预防措施。通常认为,常见的金属探测仪、上锁柜子、闭路电视监视、门禁系统等均属于常用的SCP技术防控手段。实证表明,具有门禁系统的校园,包括校门或教室及其他校园建筑,要有较低的财产犯罪发生率,这是由于潜在的罪犯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从事此类案件;然而对于暴力犯罪则有相反的效果,这是由于门禁使得潜在罪犯和受害者会处在同一空间中,从而更利于犯案[28]。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是另一项广泛用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预防手段,其中也包括校园的设备防控技术。其作用和巡警类似,可以起到正式监视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案件发生后的侦查和举证。此系统由实施实地监测的摄像头和远程控制中心两部分组成。除了网络设备外,此技术更多的依赖于人工管理与操作,即所谓的“视频分析”。操作员必须同时监控数个屏幕以便及时发现监控地的非正常状况。然而绝大部分时间里,屏幕中的内容都是平淡无奇的,对监控人员而言,这无疑“使人麻木、厌倦,甚至是精神枯竭”[29]。操作者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监控的效果。当然,在保证监控分析人员或操作者工作状态的前提下,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至少在校园犯罪预防方面是较具成效的。此外,新的视频分析软件系统也可以提升旧式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效能,通过编制程序设定特定监视目标,并及时传送到安保人员设备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人员监控的工作压力、判断误差以及应对延时。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Homewood校区为例,该校区于2005年在旧监视系统上加载视频分析系统后,校园年自行车盗窃案件从原来的30辆左右降至5辆左右,且均发生在监视区之外;严重的犯罪案件从2003年的52起降至2009年的3起[30]。

3.4 环境设计预防手段

校园环境设计犯罪预防的基本观点认为环境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环境设计预防手段的具体措施有很多,如环境治理、活动流线控制、环境物的改造、增加监视,等等。通常认为,整洁、没有涂鸦、维护得体的校园环境中,暴力犯罪较少[31],这可以用“破窗理论”进行解释。

3.4.1 活动流线控制

活动流线控制可以限制潜在罪犯和受害者接触的活动轨迹,从而减少其接触机会,如在美国一些校园中会通过设计建筑物内的交通流线避免敌对学生碰面,并采用区分餐厅的出入口、调整用餐时段、控制自由活动时间等措施限定活动轨迹,从而降低校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28]。

活动流线的控制还可以延伸至整个校园的室外空间。台湾省台南护理专科学校就对其校园进行“校园安全规划”,对校园内的活动流线及监控节点进行统一安排,包括校园安全路线3条及求救点2处、安保人员巡逻点5处及监视摄像机16处,其目的是维护夜间部同学上课安全及预防校园性侵害及性骚扰事件发生,规划详图见图1。

图1 / Figure 1台南护专校园安全规划图Diagram of Campus Safety Planning of National Tainan Junior College of Nursing来源 / Source: 台南护专校园安全规划文本 / Safety Planing Text of National Tainan Junior College of Nursing

3.4.2 环境物改造

环境物改造是最常用的环境设计预防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特定空间内的物质环境要素的调整,使空间更不利于犯罪的发生,如提高空间的可视性、增加罪犯作案的难度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对校园的部分停车库进行过环境物改造,在随后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经过改造的停车库犯罪率比改造前下降一半,师生也比在其他停车库有更好的安全体验。具体做法是增加车库内的照明效果,并对车库的可入性进行限制:将照明设备从原来的梁底以上125mm处调到梁底,并将天花板使用白色、高反射的油漆进行粉刷;在半开放的围墙上加上黑色铁丝网,使其视线没那么通透;修剪车库外围的乔木与灌木,使得没有可以匿藏的点,也减少通过爬树进入2楼的机会,具体做法见图2、图3[31]。

图2 / Figure 2停车库环境改造前后对比图Diagram of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king garage

图3 / Figure 3停车库一楼开放性围墙上加建黑色铁丝网Add black barbed wire to the development fence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parking garage

3.4.3 自然监视强化

通过环境设计增加监视预防手段,与上文提及的警员及闭路电视的正式监视不完全一样,其作用是增加非正式监视,即自然监视。不同于正式监视所兼有的监控和及时终止犯罪的职能,自然监视更多是使潜在罪犯处在一种总是被“看着”的感觉中,从而心理上对犯罪实施产生阻吓作用。在一般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活动,使得场所中众多的使用者承担起自然监视者的工作。然而在校园内受到教学日程的周期性限制,难以保证校园内所有场所都经常有活动进行、经常处在被“监视”的状态。

英国纽卡素大学开展了一项针对校园盗窃自行车犯罪的名为“监视之眼”的实验,研究人员将校园内的部分自行车停放点作为实验区,张贴如图4所示的海报,试图通过海报上的“监视之眼”对潜在窃车罪犯造成心理阻吓。经过长达12个月的实验观测发现,实验区的窃车案件比过去下降一半以上,但不幸的是,在其他停放点的案件却有显著上升,且约为实验区下降的数量。尽管数量显示出案件的转移,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犯罪预防手段,且其在实验区的效用比一般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更显著[32]。

图4 / Figure 4“监视之眼”干预措施 / Intervention of “Eye of surveillance”

4 对我国校园安全规划建设的启示

4.1 设施维护

4.1.1 灯光设施

校园灯光照明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特征选取不同的照明器具以及光源色调,尽量采用较为明亮的、暖色调的灯光,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同时,灯光越明亮,越能减少人内心的恐惧,对于犯罪分子也更有震慑力。

在不同场所需要注意照明的设计。

(1)建筑出入口及建筑周边广场。相较于建筑主出入口,一些较为偏僻的建筑出入口处的灯光布置应该更为密集(图5、图6)。

图5 / Figure 5灯光布置稀疏图Sparse light layout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6 / Figure 6灯光布置密集图Dense lighting arrangements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2)需要配置低矮的草坪灯,让光线照射到草坪以及植物上,减轻人们内心的恐惧(图7、图8)。

(3)可以改进路灯的布置方式,由单侧布置改为双侧对称布置或双侧交错布置[33],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路灯的类型(如将单悬臂式路灯改为双悬臂式路灯)来增加光照,增强机动车道路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照明效果,减轻晚归学生心理上的恐惧感(图9、图10)。

图7 / Figure 7路灯照射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streetlight irradiation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8 / Figure 8草坪灯照射示意 / Schematic diagram of law light irradiation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9 / Figure 9单悬臂式灯光覆盖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single cantilever light cover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10 / Figure 10双悬臂式灯光覆盖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 cantilever light cover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4.1.2 监控设施

监控设施需要根据不同场所选择,定点摄像机主要适用于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人流量较大但对监控点无控制要求的重点场所;红外一体球主要适用于田径场、广场等监控范围较大、需要控制监控的大范围监控点。

特殊地段监控设施的布点要结合场所特征以达到最佳监视效果:在建筑物拐角处可以适当增加定点摄像机数量,或者采用红外一体球,尽量使拐角空间监控角度透明化(图11);路口流线选择较多的路段需要特别重视该区域的监控布置,尽量从多个方位布置监控,有利于对该区域更好地进行监视以及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图12)。

图11 / Figure 11拐角监控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corner monitoring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12 / Figure 12路口流线选择图Diagram of intersection streamline selection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4.1.3 围栏

围栏是校园很常用的防御设施,其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达到安防效果。围栏的高度应当高于一般人的身高, 防止不法分子进行攀爬,建议围栏高度设置不低于2m。在用围栏进行边界界定时,应当提前规划好出入口的数量以及位置,并用围栏进行界定,尽量控制出入口的数量以及大小。适当采用具有观赏性的围栏,在满足犯罪预防的前提下,增强其趣味性。

4.2 视线控制

4.2.1 植物配置

不恰当的植物配置会给场地造成视线遮挡,从而给特定的犯罪创造犯案条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安全感。因此校园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一些特征,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①建筑靠墙种植的花草、灌木、树木不宜高于1m,高于1m的树木应单株种植,并与窗户、阳台错开;②合理选择植物的位置、形态,避免视线遮挡;③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增强领域感,利于活动支持(图13)。

4.2.2 建筑形体

建筑形体由于功能布置或者基地环境等因素,会有凹凸或者转折形成自遮挡,使得视线不足形成空间盲区。空间无法受到足够的视线监视,犯罪主体会利用这样的空间使该区域成为危险区域。校园建筑设计时应当增加空间死角的自然监视,消除边缘恐惧,使潜在的犯罪行为在这个环境中犯罪的难度大大增加(表2)。

对于已建成的校园,可以从建筑、设施、景观以及活动4方面优化空间,消除空间死角所形成的问题:①可考虑改造遮挡视线的建筑物,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在适当的位置加开窗户;②可以结合技术防控,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安装亮度较强的壁灯、反光镜或电子摄像头等;③利用景观填补视线盲区,建筑形成的“阴角”处通过种植绿篱来填补空间形体的缺失;④可以采取方法增加这类空间的公共活动来加强自然监视的作业,而一些空间也可以结合专业的技术防控来完成(图14—图16)。

图13 / Figure 13合理种植植物示意图[35]Schematic diagram of rational planting

表2 / Table 2建筑外空间死角类型Type of dead space outside the building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14 / Figure 14增加壁灯 / Increase wall light来源 / Source: 网络 / network

图15 / Figure 15景观填补 / Landscape filling来源 / Source: 网络 / network

图16 / Figure 16增加盲区活动 / Increase blind spot activity 来源 / Source: 网络 / network

4.2.3 停车场地设计

自行车盗窃是我国校园最为常见的校园案件之一,自行车停放管理不善,缺少监控是被盗的常见原因。因此,建议通过调整停车场地的布置位置,在主要道路或建筑正面窗、门多的一侧,使周边居住或路过的师生对停车场进行观察,加强自然监视,以降低被盗风险(图17)。

4.3 出入口控制

出入口作为空间通行性的控制点,数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数量过多会削弱对空间的控制力,一方面使犯罪者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进入空间并在案发后逃逸,另一方面影响边界围合感,进而影响使用者心理安全感。另外,出入口数量增多即空间通行性控制点增多,需要投入更多管理成本。出入口数量过少,容易导致某一时间节点该空间控制点和相邻空间环境人流突然增多,使罪犯更容易接触到潜在受害者。

4.3.1 校园出入口

在满足校园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出入口的位置选择不应太过偏僻,且需要明显的空间界限感让人便于发现内外空间的差异性。

对于新建校园的出入口设计,在满足校园相关规范及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应对其出入口数量进行科学控制。校园出入口位置宜选取接近积极的空间环境或能提供较好监视作用的环境,如靠近城市道路。出入口设计应突出空间界限感。设计预留一定的出入口缓冲空间,使用具有一定尺度感或形象鲜明的校门、雕塑、标志石等形式形成标识边界,划分校园内外空间。

对于已建校园出入口改造,根据合理需求及实际使用情况,减少或增加出入口数量;对原来偏僻位置的出入口增加监控设施或增加安保人员值岗,增加监控;加强原有出入口的设计,通过增加标识牌等方式增加出入口空间界限感。

4.3.2 建筑出入口

对于新建校园建筑,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控制建筑出入口的数量;②保持出入口视线通透,日间保持出入口视线通透,夜间建筑门厅内的光线也可通过玻璃门窗照射到出入口,增加了出入口夜间的光照强度;③图书馆、教学建筑的入口空间,交通功能与开放讨论区交织(图18,图19)。

对于已建成的校园建筑,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改善校园安全:①出入口活动增加,将通向建筑物内庭的主通道设置在大楼管理房边,通道的出入口需有明确提醒,宿舍门口外可增加涂鸦画、3D墙、宣传栏等设施吸引过往人员注意,增强自然监视;②出入口环境改善,增加出入口夜间的光照强度,可在主入口处设置吊顶棚,为使用者提供遮避烈日或雨水的区域;③出入口空间过渡,空间的入口处种植低矮的绿篱,强化空间实体边界的围合,再通过不同材质的铺地和道路区分开,形成心理边界的围合。

图17 / Figure 17建筑一侧布置地面停车位置接受监视情况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layout of ground parking on one side of the building to be monitored来源 / Source: 作者自绘 / Illustrated by the author

图18 / Figure 18夜间建筑出入口 / INight building entrances来源 / Source: 作者自摄 / Photo by the author

图19 / Figure 19挪威商学院入口空间 / IEntrance space of 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 / I来源 / Source: 网络 / network

4.4 活动支持

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会产生很强的防控犯罪效应,校园中活动的合理组织和多样化有利于形成开放共融的场所,提高空间的吸引力。同学们多担心在偏僻人少处的犯罪行为,通过功能活动的复合组织,在人员活动较多、领域感强的空间,犯罪行为必然难以实施。

对于新建校园,应结合地形形成符合多样的功能区复合型布局,单一功能区内的功能增加,使得每个分区中有主要功能,同时可兼具其他功能区的活动。例如“运动+生活”:部分小型运动场,如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可以分散设于学生生活区附近,有利于学生就近锻炼的需要。在建筑内部功能方面,新建的学生公寓内设置自习室、单车房、健身房、乒乓球室等。

对于已建校园,应将建筑内单一功能空间转化为积极多功能空间,从内而外地活化空间。多样的活动可以强化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从而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可以包括:①消除建筑内灰暗空间,对建筑内的通道狭长、空间死角多且光照差的情况,可以在内廊墙壁增加装饰画、宣传栏,并增加此类空间的照明;②室内空间划分,除了在新建建筑规划时考虑到建筑户外空间的利用,在建筑内部可通过设施的变化获得额外功能,形成多功能的室内空间,如教学楼、图书馆内部可通过设置自习桌椅、自动贩卖机形成交往空间或休息空间;③鼓励更多的活动发生,开展经过组织策划的校园活动,如有组织有主题的学生会、班级社团成员聚会。这些活动既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

5 结 语

校园环境建设除了要着力于犯罪预防,即通过设计手段阻断犯罪发生的可能性以外,还需提升使用者的心理安全感,即创造秩序良好、维护得当、保护得力的校园环境。对于已建成的校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改善环境细节、加建技术设备、强化活动组织及人员管理等措施加以解决。从环境犯罪预防措施的最佳效果而言,应在校园规划设计阶段便充分考虑出现相关问题的潜在可能性,进行无安全隐患的校园空间规划及环境设计。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校园规划设计法律法规,指导新建校园进行“无犯罪校园”建设。类似的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展基于公共安全保障评估研究的做法在众多欧美国家(如法国)早已写入有关法律,形成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中一项法定程序,具体做法与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相似。因此,我国也有必要尽快开展类似的工作,至少在与公众、青少年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尽早实施类似的制度。

SYNOPSIS

Study and Enlightenment on Prevention Measures of Overseas Campus Crime

Zeng Minling, Su Wanyi, Mao Yuanyuan, Liang Yongxian, Wu Qisui

The crime problem on campus is not a new topic,but it has never left the public's eyes. On one hand,college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with independent civil capacity but still “supervised”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 “rebelliou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rash” behavior pattern of students make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public security very ineffective, which causes the public concern.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the crime problem in college campuses is indeed not optimistic. For a long time, the prevention of campus crimes has mainly focused on “educational prevention”, but the work from the“physical prevention” level of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ha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review the basic theory of crime prevention and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ain schools of crime prevention: social crime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crime preventio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compare the comm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overseas college campuse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rime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crime prevention. Combining with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campus security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asures of crime prevention that can be used in Chinese campus.

Theory of crime prevention

Western criminologists tend to classify the prevention theory into social crime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crime prevention, the latter including two main branch doctrines: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SCP) an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CPTED).

Compared to other crime prevention theories,CPTED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goal of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the measures of urban planning,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Its core technologies include land consolidation,surveillance, entrance control, activity support and image management. These technologies cannot work independently, and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urban planning to achieve optimal crime prevention effect.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versea campuses

Social prevention is often used to deal with school violence in oversea campuses. For example, the multi-level prevention method proposed by American scholar Roark is considered to be a traditional method based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intervention. Another new concept with the idea of “social ecology” indicts school violence to be one of the problems from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school violence and crime prevention methodolog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k out their ow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the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 policy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and the Safe Campus Project in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rganizational and mechanical prevention include police and security, as well as technical equipment.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campus police and security personnel, whose missions are security duty, patrol,access control inspection, case investigation, security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police logistics management. Campus police is an independent police agency separated from federal, state and municipal police and responds only to school presidents and the Law. The latter, technical equipment, refers to metal detectors, locked cabinets,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urveillance, access control systems, etc.Studies showed that CCTV surveillance systems loading video analysis softw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rime rates.

The basic idea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prevention is that the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students'behavior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fewer violent crimes in a clean, ungrained, well-maintained campus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broken window theory”. Typical techniques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prevention include activity space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modi fication and natural surveillance enhancement. Activity space organization can reduce the chances of contact between potential criminals and victims, including cases in the campus building and the whole campus. Environmental modi 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environmental design prevention methods, with purpose of making the space more unfavorable to the crime by adjust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elements, such as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space and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commission. Examples include retro fitting lighting, adding guardrails and trimming plants. Natural surveillance refers to informal surveillance by common user,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olice control and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monitoring. Cases include activity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rom deterrent poster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 Campus in China

Inspired by the cas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crime prevention in overseas campuses, this paper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afe campus in four aspects: facility maintenance, sight control, entrance control and activity support.

In regarding to facility maintenance, suggestions include: 1) selecting different lighting fixtures and light colou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s, using the bright and warm light to reduce people's fear; 2) sel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mera facilities and their loca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sites and their spatial connections; 3) and choosing the height, material and entrance and exit position offenc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ecurity and aesthetics.

Sight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are 1) arranging plants with the principle of permeability; 2) elim-inating blind areas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building form, windows and surrounding objects;3) and creating natural surveillance to vehicles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s of parking and surrounding buildings.

The ways of entrance control in campuses are 1) choosing less remote locations for campus entrances with clear spatial boundary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school; 2) and designing the number of building entrances, activity settings and landscapes to enhance natural surveillance and psychological boundaries.

The ideas of activity support believe that reasonable functional zone planning will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crime prevention. The r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ctivities on campuses can help to form an open and inclusive place to increase the attractiveness of space. It is suggested that people can design a space with multi-activities and strong sense of domain to deter cr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 campus is to prevent crime, namely to block the possibility of crime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to improve the user's sense of security by creating a well-ordered, well-maintained and well-protected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he bes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prevention measures, it is suggest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potential problems in relevant to crime in the process of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the risks of crime and insecur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domain of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e-free” campus.

猜你喜欢

犯罪预防犯罪校园
公园里的犯罪
Televisions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
犯罪预防模式研究
环境犯罪的崛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PPP项目常见犯罪预防
“犯罪”种种
构建立体职务犯罪预防网络 加强医疗行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