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王墈出土岳州窑青瓷的EDXRF分析

2018-03-11熊文婷张茂林

陶瓷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箱式胎体青瓷

熊文婷 张茂林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市, 333000)

0 引言

岳州窑地处湘阴县铁角嘴窑头山、城关镇水门、立新坪等地[1],又称为湘阴窑。岳州窑烧造瓷器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汉晋时期,唐朝时已颇负盛名。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并且说“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可见陆羽对岳州窑的器物极为欣赏[2]。质灰白,釉色较多呈米黄色或虾青色,有的呈红棕色,最多的是豆绿色。釉层较薄而玻璃光泽较强,有细开片,甚至因胎釉结合不是很紧密而出现剥釉现象。器型有碗、罐、钵、瓶等,墓葬出土和传世的很多,说明当时生产的数量相当可观,质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陆羽才将它与越窑相提并论[3]。

岳州窑作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学者们大多从考古学的角度,例如造型、装饰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其制瓷的原料、配方以及工艺技术关注较少。运用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能探知文物的化学组成元素,通过分析古陶瓷的成分、结构及性能等等,能够推测出当时的制瓷工艺以及工艺技术的演变和发展,为深入了解古陶瓷的制作工艺及文化交流等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4]。鉴于此,本文采用EDXRF分析了马王墈窑址出土青瓷的胎釉元素组成及配方,进一步丰富了古陶瓷多元信息数据库。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样品

本次实验选用的岳州窑马王墈青瓷共计21件(部分样品照片如图1 )其中晋代样品共5件,编号为MWK1-5;南朝样品6件,编号为MWK6-11;隋朝样品10件,编号为MWK12-21。选取的样品的器形大多为碗、盏、钵、罐等。釉色多青中带黄,大多有细开片。

图1 部分样品照片Fig 1 the photos of some samples

1.2 测试仪器及方法

将样品整理编号后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再放入比朗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半小时后,最后放进101-1型电热鼓风烘箱中调至80度恒温烘干10小时。烘干后将样品放入美国EDAX公司Eagle-Ⅲ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中测试其胎釉的化学组成。仪器配置为侧窗铑靶,50WX射线管,下照射式,入射X射线束斑直径为300μm,Si(Li)探测器。测试时X光管管压为50kv,电流200μA,真空光路,死时间为25%左右。测试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岳州窑青瓷胎化学组成Table 1 The chemical componet of body of YueZhou porcelain %

表2 岳州窑青瓷釉化学组成Table 2 The chemical componet of glaze of YueZhou porcelain %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岳州窑马王墈遗址出土青瓷胎组成分析

图2 岳州窑青瓷瓷胎主量元素箱式图Fig. 2 Box-plot for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in body of YueZhou Ware

根据测试结果(见表1)分析可知,马王墈出土的青瓷的胎中Al2O3的含量较高,基本在15%~25%之间,最高可达27.45%。SiO2的含量在70%左右,少数低于67%。总体看,岳州窑青瓷胎的化学组成与越窑等南方青瓷胎体“高硅低铝”的特征有一定差距。此外,胎体中TiO2含量也较高,基本在0.4%~0.8%,远高于瓷石中TiO2的含量。由此可推测岳州窑青瓷的制胎原料可能是沉积粘土。再结合箱式图(图2)可看出,晋代、南朝、隋朝时期胎体中的SiO2、Al2O3、Fe2O3等含量较接近,这可能与使用了相同的原料配方有关。胎体中助熔剂总量在5%左右,K2O含量在3%左右,胎中Fe2O3含量在1.8%~3%之间,少数超过了3%。铁与钛含量偏高应是岳州窑瓷胎呈灰色的主要原因[6]。

2.2 岳州窑马王墈遗址出土青瓷釉组成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釉中Al2O3含量基本在12%~15%之间,SiO2含量在59%~63%之间。瓷釉中CaO含量较高,在13%~20%之间,近乎一半的样品CaO含量在17%以上。由此可见,岳州窑马王墈出土的青瓷瓷釉以CaO为主要助熔剂。釉料中MnO含量在0.2%~0.3%之间,P2O5含量在0.2%~0.5%之间。一般来说,由于石灰石、沉积粘土或瓷石等釉用原料中Mn、P含量很低,釉中Mn、P等元素基本由草木灰引入。由此可推测岳州窑青瓷釉配方中可能使用了草木灰。从数据来看,瓷釉中P2O5含量略高于MnO的含量,使用松木等木灰的可能性较大。此外釉中含钙量较高,推测CaO是由石灰石等原料引入。历代南北方青瓷釉中Fe2O3含量大部分在1.4%~2.2%[7],岳州窑青瓷釉中Fe2O3含量在2%左右,K2O含量在2%~3%之间,并且含有一定量的TiO2。

图3 岳州窑青瓷瓷釉主量元素箱式图Fig. 3 Box-plot for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in glaze of YueZhou Ware

图4 不同时期岳州窑青瓷釉的因子载荷图Fig. 4 Factor loading diagram of the glaz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Yue Zhou Ware from differernt time

结合箱式图(见图3)可看出,从晋代到隋朝,瓷釉中的Al2O3、SiO2、Fe2O3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从晋代到隋朝瓷釉的配方可能相同。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时期的马王勘青瓷釉的配方关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含量较高的Al2O3、SiO2、Fe2O3、CaO、TiO2、K2O、Na2O、MgO这几个氧化物含量进行主因子分析,提取得到主因子F1、F2、F3,F1、F2、F3的特征值之和为80.108%,即包含了80.108%的数据信息,其结果分析见图4.由图4同样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瓷釉混在一起,难以区分,说明从晋代到隋朝马王勘青瓷瓷釉配方基本保持一致。

3 结论

(1)岳州窑马王墈遗址出土青瓷胎中Al2O3较高,与一般南方青瓷“高硅低铝”的特征有所差异,推测胎体所用原料为沉积粘土。马王墈遗址出土不同时期青瓷胎体组成变化不大,说明所用原料配方没有发生改变。

(2)岳州窑马王墈遗址出土青瓷釉以CaO为主要熔剂,并加入了一定量的木灰,属于石灰釉。从晋代到隋朝,瓷釉中的Al2O3、SiO2、CaO、K2O、Fe2O3等主次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同样说明它们可能使用了相同的釉料配方。

猜你喜欢

箱式胎体青瓷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箱式叠压供水设备水泵电机散热仿真分析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龙泉青瓷
超细CeO2粉末对铁基合金工具胎体组织性能的影响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WC添加对热压铁基预合金粉末胎体性能的影响
基于混料设计的WC基复合胎体性能研究
青瓷出越窑
10kV箱式变电站的运行管理